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解“新课改,我们该听谁的”的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新课改,你说我们该听谁的》,在教师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网站、论坛纷纷转载。文章写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改中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就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发表文章、讲学等形式进行反思……专家学者之间的相关争论,却让广大基层教师和教研人员乱了方寸。”文章还引用一位老师的话:“……课标组专家来时讲的是一套,一些国家级专家来时讲的是一套,大专院校和研究所的教授、研究员来时讲的又是另一套。这些人都是大专家、大学者,你说我们该听谁的?”

  文章真实地反映了教师在新课改中渴望专家指导、同时又对专家的指导脱离教学实际不满意的矛盾心理。但是,我认为,教师之所以会在众多的专家指导面前显得无所适从,除了有专家各说各话、理论在课改实践中“水土不服”的客观原因,还有教师放弃自己的思考、被动实施新课改的主观原因。

  我国长期大一统的课程计划、僵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学校的层级制管理,已经使相当部分教师形成了思维惰性。教学、管理本该是充满智慧的创造性工作,事实上却都成了“根据教参”、“听上面的”,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沦为了机械重复的“体力活”,这也是很多教师感到工作乏味、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则是在教育教学中依照课程标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能动性,对课程资源的取舍、教学的设计、课程评价的方案都可以有自己的决定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正是教师行使课程权力的一个缩影。

  可以肯定地说,现在教师的课程权力还不够大。除了评价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旧的管理制度限制了教师的原因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说出来:我们的很多教师还没有真正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决定,也就是说,教师还不真正具备行使课程权力的能力。在这种状况下,教师一下子面对这么多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当然会手足无措了。

  教师要成为一个思想者,对教育教学问题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从众多专家的观点中辨析出真伪,提炼出真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验、修正。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要求太高了,教师还做不到,但是,除了这样,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因为一线教师是新课程的真正实施者,前方的路是要靠自己来走的。

  我一直认为,新课程代表着教育思想的解放,是对教育文化、教育价值、教育行动方式的全新追问与构建。难道这种追问、构建仅仅是教育专家和学者的事情吗?其实,每一位教师都要为新课程的发展贡献思考和实践成果。

  郑州市金水区教研室的潘英老师到孟津县课改实验区调研时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新课改实施了几年,如果当地还没有产生一批本土的课改专家,那么就不能说你这里的课改有成绩。本土的课改专家实际上就是本地的一些教师、校长或教研人员,他们能够有效引领和指导当地的学校、教师去实施新课改。这些本土课改专家都是自己在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并不是靠“听谁的”成长起来的。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借鉴,但是都有自己的思想、思考和判断,知道自己怎么走。我想,教师在抱怨“不知道该听谁的”时,应该去逆向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思维惰性?自己是不是太被动了?

  我注意到,在对“新课改,你说我们该听谁的”这个问题的谈论中,除了对专家提出“从高高的理论平台上走下来”的声音,还有两种声音值得关注:一是“有经验、有良知、有主见的老师们,听自己的”;二是“谁说了算就听谁的,你的课上得再好,学生和你互动得再好,及格率再高,优秀率如果不高,在学校、在区片、在全市你的名次就靠后。

  看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在对广大教师提出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的要求时,我们还必须加快教学评价体制的改革,使之与新课改真正结合起来,毕竟,教学评价制度是教学的指挥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