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优秀教案(推荐)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4、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发明性地复述诗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选两位同学交流。
    效果展示:
    深秋时节,天空高阔辽远,狂风怒吼,卷走了草堂顶上的茅草。茅草被风卷着,飞过了江,散落在江边上,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低的飘来飘去,落在积水的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小朋友欺负我老了,没有力气了,竟忍心这样当面抢起东西来,公开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他们不转来。只好回到家里,倚着拐杖独自叹气。
    一会儿风停了,云的颜色像墨一样。秋天的天空迷迷蒙蒙的。渐渐进入黄昏,进入黑夜。盖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铁似的。宝贝儿子睡相不好,把布被的里子都蹬裂了。屋顶漏了雨水,淋下来,床上没有干的地方。阵雨虽然过了,小雨还密密麻麻地不时地下着。这样长的夜晚,床上湿淋淋的怎么挨到天亮呢?这一夜因为很难挨过,所以觉得夜更长了。
    杜甫睡不着觉,想到在这个“丧乱”的年代里,不知有多少穷苦的读书人跟他一样流离失所。他想:怎么才干有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庇护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让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长叹一声:什么时候在我的眼前能出现这样的高屋华舍,那么,即使我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教师点拨: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倒霉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和人,表示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5、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教师提问: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理想?
    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杜甫是在做秀,自身身居破茅屋,怎么能“大庇天下寒士”呢?
    教师点拨: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这和杜甫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许多反映实际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和人的博爱情怀。诗人由自身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在这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身,他甚至说:只要能看到这样的广厦,冻死也心甘情愿。总之,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无可置疑的。
  6、学生齐读诗歌两遍。
四、指导学生自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教师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内容如下:
    岑参(公元715~770),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做过宰相,所谓“国家六叶,吾门三相”。但他的伯祖父和伯父都是获罪被杀的,父亲岑植做过刺史,在岑参幼年时便已死去。由于父亲早死,家道中落,他从小便刻苦读书,以求出路。30岁中进士,授兵曹从军。时值西北边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功立业,曾两度从军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晚年迁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56岁那年,客死于成都,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现存诗360多首,其中以写边塞生活的诗最为出色。他曾两度出塞,边地风光,戎马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写出许多气势豪迈、充溢报国激情的边塞诗。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时,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在出塞的时候创作的。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同桌之间交流看法。
    教师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明确:从诗题上看,全诗有两个主要内容:咏雪和送别。开头四句写胡地奇丽的雪景。“北风卷地白草折”写风,“卷”字写北风席卷大地的态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写雪,先点明时间、地点,突出飞雪之早,气势之奇。“即”字足见作者惊诧之情。“飞”表雪下得猛而紧,与“卷”照应,写出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状写飞雪落缀在千树万树上的奇景,用梨花喻飞雪,而且以千万株梨树枝上的繁英喻玉树琼枝上的雪花,奇异夺目,气象万千。
    “散入珠帘湿罗幕……都护铁衣冷难着”四句,笔锋由帐外转入帐内,写军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写大雪的寒威。风吹散雪花点点入帘湿幕,四周骤冷,白日狐裘不暖,黑夜锦衾嫌薄,将军的硬弓拉不开,都护的盔甲冷难着,实在奇寒难忍。
    “瀚海阑干百丈冰……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雪中送别归客。“瀚海”两句,万里阴云,百丈坚冰,是雪的陪衬。这两句过渡,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中军”两句,中军置酒,众乐齐奏,一时热闹,却提不起送他人的兴致。“纷纷”以下六句,写酒宴后送别的情景。别宴持续到垂暮,终须散席;送客从辕门外直到轮台东门,总要分手。出得辕门,环顾四周,但见雪白世界中的一面鲜红旗帜。它在茫茫雪原中显得如此鲜明;在北风的猛烈拉掣和冰棱的覆盖下欲翻不能,显得异常坚强。再看归客前程,雪满天山,归途艰险。归客远上,山回路转,不见人影,只在雪地上留下数行马蹄印迹,惹得诗人凝思慨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3、深层探究,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岑参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⑴ 学生自选写景诗句,揣测诗人的情思。
     生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只写出边塞气象变幻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迎风赏雪的惊喜之情。
     生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不只写冰天雪地,阴云低垂,而且传达出诗人送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生3:“风掣红旗冻不翻”不只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雪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他们心中奔涌的豪情。
     生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以景作结却不离送别,景中融情,耐人寻味:友人已去,诗人不顾风雪侵衣,看着雪上马蹄印迹,在想什么?不尽思潮,凝聚笔端。而巍巍天山、茫茫雪海为背景,为送别增添豪壮的气氛。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示的情调是豪放的。诗人描绘了边塞的大风雪和气候的早寒,可是在他笔下着重表示的不是将士生活的艰苦,而是西北边塞奇异雄伟的雪景;诗中虽然写了惜别之情,却丝毫没有伤感的情绪。在西北大风雪景下,送别的局面带有雄浑悲壮的色彩。
   ⑵ 这首诗表示了岑参诗怎样的艺术特色?
     学生考虑,明确:岑参的诗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立意奇、构思新,常以新奇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宏大的气势、绚丽的色彩发明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开拓出广阔、隽永的境界,充溢乐观进取的精神。
   ⑶ 学生读诗,感受岑参诗的艺术特色。
五、比较鉴赏
  教师提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豪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两首诗的异同。
  学生考虑,并合作研讨。
  明确: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无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表示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以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艺术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埋下伏线,最后直抒胸臆,过渡自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简洁;抒情含蓄而典雅;四个“雪”字(送别前雪景、饯别时候的雪景、临别时的雪景、送别之后的雪景)一线串珠,章法严谨而又富于变化。
  (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教师不宜动辄评判,只需稍作指导即可,以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为主)
六、课堂小结
  1、学生齐背五首诗。
  2、教师小结:
    这五首诗体裁不同,题材有别,情思独特,风格各异,有陶渊明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有李白困居长安的慷慨悲吟,有杜甫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有岑参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有龚自珍辞官还乡的浩荡离愁,无不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在欣赏中,我们发现陶渊明以归隐表达与官场的决裂,李白以勇往直前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抗议,杜甫以热血衷肠为民众呼喊,龚自珍以身许国而有万般愁绪。他们壮志难酬、失意悲愤,我们不由为他们扼腕叹息。如今时代变了,有才干的人终有用武之地。假如你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那如何才干实现自身的志向呢?
    学生畅所欲言。
七、安排作业
  1、背诵五首诗,并积累名句。
  2、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完成下列题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⑴ 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诗中哪些句子写的是梦境?哪些句子写的是实际?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诗中表达要守卫边疆志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 不是考虑自身的衰老,而是考虑国家的兴亡。
  ⑵ 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风吹雨既是眼前的实景,又象征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诗人巧借自然的风雨把实际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巧妙地融为一体,借此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⑶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⑷ 强烈的爱国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板书设计】
饮酒
陶渊明


行路难
李 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诗五首》优秀教案三
【创意说明】
  1、阅读背诵,体悟诗的情感和意境。
  2、研读品味,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反复阅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饮酒(其五)
一、导入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实际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二、诵读理解
  1、反复诵读《饮酒》,注意读出诗人清高、自得的感情。
  2、学生介绍作家作品:
    (复习《五柳先生传》的文学常识)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身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3、解读诗歌:
    通过课堂讨论,师生一起研讨诗歌:
   ⑴ 这首诗还有没有不能理解的字词了?
   ⑵ “结庐在人境”和“而无车马喧”不是矛盾了吗?
   ⑶ “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作者什么样的意?
   ⑷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⑸ 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明确:
   ⑴ ① 喧:吵闹的声音。
     ② 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 心远地自偏:自身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 辨:说明。
     ⑤ 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⑵ 不矛盾,因为“车马”是达官贵人奔波于仕途的喧嚣,而诗人归隐田园,虽没离开“人境”,但心情舒适,志趣高远自然不受搅扰。
   ⑶ 人的自然本性。
   ⑷ 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的虚伪、黑暗,从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⑸ 各抒己见
三、当堂背诵
行路难
一、导入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希望能成绩一番伟业,但世事艰难,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漂泊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由人引见做了供奉翰林,其间扮演的是一个以文娱君的半弄臣角色,根本谈不上施展自身的政治志向和理想,两年后黯然离京,这使他不经发出“行路难”的感慨。
二、朗读
  1、指名朗读。
  2、全班齐读。
三、考虑探究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能充沛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发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知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比喻和象征。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身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3、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身也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发挥自身的才干。
  4、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同时在悲愤中又不失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
  课堂抽背。
已亥杂诗
一、导入
  龚自珍曾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二、朗读
  1、男生、女生互读互查缺漏
  2、教师范读
三、探究
  1、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
  2、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两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记叙自身满怀离愁地离开京城的事,抒发了自身仍系心国事,为国尽忠的感情。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言外之意是:自身虽然离开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3、表达作者离开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也抒发自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对脱离黑暗官场感到喜悦。
四、背诵
  五分钟当堂成诵,抽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展示杜甫草堂原貌图片,简不简陋?这样的大诗人为什么住在这样简陋的草堂当中?他处境悲凉,内心绝望吗?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朗读
  老师示读。
  学生再读。
三、考虑探究
  1、本诗中还有哪些疑难未解的字词?
  2、诗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3、诗中哪写词你觉得精妙?为什么?
  4、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怎么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的高尚理想?
  明确: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实词: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2、秋风破屋──惨
    群童抱茅──悲
    长夜难眠──哀
    广厦庇寒—一愿
  3、“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倚仗自叹息”不只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哀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俄顷”二句不只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标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粗犷有力,壮阔深达。
  4、不记小我,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事世情怀。
  5、各抒己见。
四、背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段,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军入幕,为国效力,在体验到边塞紧张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之时,他们以笔著录了自身的军旅生涯和感慨。岑参就是边塞诗人的代表。
二、解题
三、朗读
  1、听录音朗读,区分节奏。
  2、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
四、探究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1、“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只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3、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发生的无限难过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资料平台】
李白的志向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与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迸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志向;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格调高亢。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澎湃、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局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高昂:气势流畅,富有高尚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饮酒》优秀教案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身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摧残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干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干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需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示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
  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实际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
    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身“心远”的正确。
〖板书设计〗
        在人境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一起分析解决: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括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身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括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示。
   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身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身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小朋友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身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
    A、诗句的外表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走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身“还”,还在规劝其他人,无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区分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板书设计〗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以讨论小结本课
  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明确:
  1、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2、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3、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饮酒<其五>》优秀教案
【教学设想】
  1、朗读作为基础;
  2、品析欣赏作为难点;
  3、写、说作为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形成的导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
二、作者
  陶渊明以歌咏田园生活为主,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归园田居》就是一首表示诗人的闲适生活田园诗,其实他29岁就踏上仕途,但四十一岁那年的秋天,被封为彭泽县令的他,因深恶痛绝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又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更是无能为力,才当了80多天的县太爷的他选择了逃避,毅然辞官归隐。虽然当时有点愤而不平,但是当来到那片贫瘠却老实的田园时,住进被鸟语花香包裹的小屋时,看见篱笆旁的数朵菊花时,他的心怀慢慢旷达了,于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从他笔下流淌了出来,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诗《饮酒》。
三、过渡
  朗读、背诵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内容。由于诗歌感情充分,语言富于音乐美,所以要通过读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下面学习读。
  1、读──节奏、重音、情感:
   ⑴ 听录音,划节奏,再读。
   ⑵ 再听录音,圈重点。再读。
   ⑶ 齐读,读出感情。
    过渡:诗是讲究意境的,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那么读诗时,需要一种“猜想”的穿透力,通过画面的外表的出现,找出它背后隐藏的画面,以和它背后的深层意蕴即弦外之音。
    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板块二的学习:悟。讨论考虑:
   ⑴ 找出诗中描绘了那些画面;
   ⑵ 以诗中画面为参照物,想象它背后还隐藏着哪些丰富的画面;(最好用描写的语言)
   ⑶ 通过这些画面悟出作者写这些画面的弦外之音(言此意彼)是什么?或给读者什么启迪?
  2、悟(讨论):
    过渡:通过以上的朗读、想景悟情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心静自然美”的人生真谛。感受到了作者陶醉于山水的情怀。但我们回过头来一看,觉得作者独具的艺术匠心跃然纸上,作者开始心态似乎有点反常,虽然居住在“结庐”,但无“车马喧”的感觉,但继续再看,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原来他是“心远”的原因。 其实我们学过《陋室铭》,意境也很相似,但句式对称整齐,。我们能不能用对称的句式将本文的意境再写一写。
  3、写:
    下面是一同学习作: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过渡:我们知道学诗不只要学会读、悟,其实背诵默写也不可忽视。那么你能不能将这篇课文背诵默写?(单独背,一人上台默写。其余的用本子默写。)
  4、说:
    过渡:《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大都表达了陶渊明酒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其实酒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市场,上至达观贵人,下至贫民百姓,有的人或借酒浇愁、或借酒助兴、或借酒交友、或借酒抒发情感等。那么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故事?
    (请同学说故事)
    酒虽然闻起来香,喝起来醇,但是假如掌握不好,就会吞噬灵魂,危机生命那么你可不可说一句有以“酒”为话题的或格言,或俗语或听到的歌词来让我们一起或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氛,或从中吸取教训。
    请争先恐后继续按以上的句式说话。
    小结:不论是写,还是说,我感觉同学们的语言非常丰富,有刻意从书本中学来的,有无意从茶余饭后听来的。总之,只要我们留心,我们的语言就会丰富多彩。同时我们也是否从《饮酒》中有所感悟:吃了三餐,高兴了不要失态,忧愁了不要乱饮。因为生活给予每个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幸福的含义却相同,谁接受了生活的给予,谁就掌握了生活的幸福。
【板书设计】
饮酒
陶渊明
           一:读  结庐  无喧
           二:悟
           三:写
           四、说  心静  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行路难》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默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解题: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身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朗读:
    注意字音:金樽 zūn  珍馐 xiū  投箸 zhù  歧 qí 路
    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 值”,价值。
  3、理解:
    金杯盛着高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4、赏析:
   ⑴ 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⑵ 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实际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身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⑶ 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哀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身的政治志向。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身必定会有施展才干的时候。
    全诗情感迭变:他的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溢信心,执着追求。
  5、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身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披荆斩棘,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此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身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志向的坚定的信念。
  6、背诵,指导感情的表达。
  7、作业,默写强调标点符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3: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