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8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优秀教案(获奖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掌握其读音、词义。
   ⑵ 了解作者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⑶ 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⑷ 整体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能力目标:
   ⑴ 掌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⑵ 掌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⑶ 揣测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掌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发生的。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掌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充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
    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掌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
    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掌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发生的奥妙,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掌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掌握文意;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发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妙;揣测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设计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多媒体显示:一支蜡烛点燃到众多蜡烛燃亮了……出现字样“蜡烛”。
  设计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高尚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作者和文体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和时准确地报道实际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示主题的需要,对资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布置,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实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示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反映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电影、电视片断,声屏显示课文朗读。
    学生听读,初步掌握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削  迫击炮  拂晓  颤巍巍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
    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明确: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捍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和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⑴ 学生自由讨论。
   ⑵ 选两位同学发言。
    明确: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身的敬爱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珍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示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4、探究考虑:
    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发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自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教师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费劲,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示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胜利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五、揣测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回答一题):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费劲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假如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默读、品味,同桌之间交流后明确:
  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表示了老妇人奉献给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黑色围巾,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示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示,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师生一起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高尚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六、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敬重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七、安排作业
  1、用“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五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自然合理。
  2、阅读下面这首诗,体味诗中的情感。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世纪挽歌
王晓霞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消息传来,群情激愤,遂成诗句,以悼念殉职的许杏虎、朱颖、邵云环三君。
       大海狂啸
       长天垂泪
       亿万万同胞的愤怒
       化作悲哀的世纪挽歌
       作为战地记者
       《亲历炮火》
       用心作证 用笔控诉
       战争罪恶
       硝烟中为正义呐喊
       长夜里为和平奔走
       虽然生命潜伏着危险
       想不到是在自身的领地被黑手掠夺
       真理何在 公平何在
       罕见的侵略必遭历史谴责
       强权扩张的野心昭然若揭
       怎能不令人深深思索
       愤怒的手啊举过头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悲哀的心啊不会缄默
       听,正义和平的吼声
       已汇成滚滚的长江
    (摘自1999.5.19《光明日报》)
  3、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蜡烛》优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学习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优秀教案】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三年级。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衣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这是一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3、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考虑问题。
  4、投影考虑题:
  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示了什么主题。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
   ⑴ 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
   ⑵ 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示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研读赏析
  教师导学: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读课文,考虑问题。
  投影考虑题:
1、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2、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学生默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预期达到:
  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费劲;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蜡烛的珍贵意义:
    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一直舍不得用,现在,把它们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的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示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测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考虑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只要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理解就深刻了。
五、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六、安排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蜡烛》优秀教案三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
  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喊了几年要改,但到现在为止基本上还是原地不动。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基本上还是以语文老师的讲为止,学生仍处于接受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一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受江西南昌特级教师张富“跳摘教学法”启发,本学期开始着力进行教学改革,虽然时间还不算太长,但现在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已由过去怕说、怕写、不会听而想说、想写、注意听,由过去被动的去听、去说、去写到现在已成为我要说、我要写、我想听。本课的内容设计就是我把课型分为学课、习课后的学课教学设计设计。
【教学设计过程】
一、宣布学习重点,提出问题
  这节课学《蜡烛》(板书),本文学习重点有三条:
  1、围绕中心精心选择资料;
  2、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示主题;
  3、结合特定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板书)。这篇文章围绕“蜡烛”,描写了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和一个苏联青年红军之间的感人故事。
  这节课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以叙事为主,向读者交待清楚报道的事件的前因后果,即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请问: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要叙清楚是不容易的,必需有一定的篇幅。全文共44节,分几个局部叙述其前后事件?请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段意。
  除叙述的表达方式外,通讯还往往借助于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景物描写是其中一种手段:它往往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和交待故事背景的作用。本文中随同着老妇人的出现,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动作描写是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女人这一切行动的?
  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二、带着问题读书,做答
  共五个问题,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做书间笔记。
  学生答完,在小组中作答后,在班上作答。
三、精讲教材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局部。第一局部(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第二局部(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局部是全文的核心。可分三层。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第三局部(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第四局部(43~44):再现并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和近一带”一段环境描写,渲染了法西斯匪徒屠杀人民造成的恐怖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无私和勇敢。她早已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了。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守护英灵。这些是只有母亲才有的对儿子的动作,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老妇人育乞西满心的哀痛。“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再次渲染了浓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气氛,烘托了老人失去爱子般的伤痛。
  第(28)自然段中“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身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高尚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请同学们结合精讲内容,自改书间笔记,并看着板书,将老师对教材的讲解复述一遍。
【和:结构提纲】
一、战士偷袭牺牲
二、老妇人掩埋战士
  1、发现烈士;
  2、掩埋烈士;
  3、守护战士。
三、老妇人英雄行为感动战士
四、再现并赞美火焰
  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动作描写:整理 清理 吻别 掩埋 守护──母对子:敬意与哀痛
  母亲对烈士最高尚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8: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