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0 12:55:0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2、培养学生搜集处置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课前准备】
1、推荐学生观看战争影片《南京大屠杀》、《最长的一天》、《斯大林格勒捍卫战》。
2、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提供有关网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确定选题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
“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
“动荡不安的地区抵触”(伊拉克地区热点问题)
“文学与战争”
“寻找家乡的战争印迹”
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身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以3~5人为宜,自主选出自身的组长。在组长的带领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明确活动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由教师、学生一起制定。)
三、搜集、整理资料
组长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各小组认真展开活动。
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和时交流,互相合作,一起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效果(活动时间大致为两周)。
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到的资料和活动过程记录和时存档,以备老师、同学评价时使用。
四、小组活动
搜集资料的活动大多放在课外进行。
第二课时
〖明确要求〗
各小组选出参赛选手,展示本组的活动效果。
效果鼓励丰富多彩,可以讲故事、编剧本,也可以展示搜集的资料、图片,还可以制作课件或编辑手抄报等等,只要有利于展示自身的效果即可。
选出一名主持人、三名评委(也可聘请历史老师做评委),进行知识、能力竞赛。
〖竞赛活动〗
一、讲述故事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
老英雄呼延灼勇敌金兵。
二、知识抢答
每小组派一名参赛选手,分轮进行。
(各小题,均由主持人事先从其他学生上交的资料中选择准备。)
第一轮:必答题。
参赛选手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答对1题得10分,超时或答错均不得分。
第二轮:抢答题。
当主持人读完题宣布“开始”时,第一位举手的优先答题。第一位选手答不正确或答不完整,其他两位选手可进行补充,答对得10分,超时或答错不得分,题目作为观众题。
第三轮:风险题。
设置10分、20分、30分等分值不同的题目,让选手选题回答,若答对即得相应的分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如:
1、根据英雄人物,说出作品的名称和作者;
2、出示一首军歌,说出歌曲的词曲作者和时代背景;
3、给出一段历史资料,说明是哪一次战役;
4、给出影视片名,说出本次战役的名称和交战双方。
三、文化展示
1、背诵诗词:
每背出一首10分,越多越好。
如:《从军行》(王昌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2、说出成语:
每说出一个3分,越多越好。
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风声鹤唳、马革裹尸、乌合之众、四面楚歌、揭竿而起、打草惊蛇、用兵如神、出乎意料,攻其不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胜败乃兵家常事
四、口语交际
谈对战争的认识和感想。
1、五十年后,假如再发生战争,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出现哪些新式武器?
2、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干实现真正的和平?
【学生评价】
活动过程中,评委对选手回答的问题可进行简要研讨。
活动结束时,评选出竞赛各奖项(如“优胜奖”“风尚奖”“口才奖”等)。
【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文学知识,对战争有了更深理解,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中,各小组互相合作,一起探究,团队精神得到增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