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0 12:46:00
|
只看该作者
《活动的桥》课后反思
新《语文课程规范》的制订和公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有力的支撑条件下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出现出生机,焕发出活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执教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以后,感触良多。
一、胜利之处
1、学生在学习中担当的角色更明确: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由于在活动中成为活动过程的设计者与执行者,使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更加明确。一是学习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发现、问题探索性的学习;二是协作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合作、讨论式的学习;三是学习问题的解决者,以专题学习效果的设计与制作来实现学习问题的解决;四是知识的意义建构者,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知识重构,进行网站共建的创新实践。
2、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开发方法得当:
⑴ 着眼学科自身的资源,学生以自身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选和重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发展。
⑵ 关注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语文课内容应有尽有,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万缕的关系。我们在掌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以课文语言为凭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适当适时地向各科教学开放,并相互渗透,发挥整体协调提高的作用。
⑶ 社会生活资源的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的显著特征:变化性和生成性。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并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利用网络的链接,学生广阔地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种资讯,随着活动的展开,新的主题不时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时加深,发明性的火花不时迸发。
3、构建主题内容的多层次结构:
学习内容的组合,应围绕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从学科内外、校内外筛选与该主题有关的所有信息,确定最有表示力和学习价值的资料。把相关的学习领域组织起来,先确定学习内容的主干,再确定枝叶,使内容出现网络状的有机整体。作为习以为常的事物──桥,它不只仅是一种建筑,而且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教师独具慧眼地把它作为学习内容的凝聚核,从三个方面选择内容,并有机地组织成一个整体,因而学习的辐射面广、信息量大、探究性强。可以设想,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形成的关于桥的知识结构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其中有科学世界中的桥,有历史长河中的桥,有文学艺术中的桥。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东西将远远超出知识自身。学习主题中的内容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和序列结构。比方,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由12个一级主题构成:桥之发展史、桥之分类、桥之结构、桥之专家、名桥荟萃、桥之最、桥之魅影、桥诗拾贝、桥之故事、桥之成语、心中的桥、网络资源。一级主题之下又包括若干个二级主题,这就是层次结构,而在主题中,哪些内容在先,哪些在后,就是序列的不同。
4、兼顾过程与结果的量化评价方式: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富有开放性和丰富性,它的教学效果不只体现在学习效果方面,更多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这就是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一个评价,而应把评价贯穿于活动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的内容、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它应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组织、合作、展示、创新等。综合性学习评价中评价设计应该能够公正的评价出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各项表示,量化评价方式能在学生之间引入竞争机制。
二、缺乏之处
1、教师的主导作用定位不准:
在学习进程中,教师害怕学生打乱自身原来的计划,就把学生圈定在自身确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按自身预设的思路走,可这样的学习活动下来学生得到了什么?只是一些知识而已。这样的综合性学习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发明性,剥夺了学生实践的权利和机会,是完全背叛课程规范的做法。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学习主题创设的引导者,组织活动的协调者,学生实践的指导者与服务者,要充沛利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掌握好指导的切入点,和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发明潜能,因势利导开展学习活动,过度指导与指导缺乏的毛病都要逐步克服,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教师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过度定位:
在综合性学习的前期阶段,组织学生开展问题探究时,我要求他们像专家那样研究专题,明显地走入了综合性学习的误区:过分的成人专家化。其实,综合性学习依然要以“学生为起点”,必需抛弃“综合性学习=科学研究”的狭隘模式,不必限制形式,不应突出效果意识,而是真正回归尊重学生本性的理念追求。
三、改进措施
1、做好失败的充沛准备:
学生的探究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一但遇到挫折,无论是语文自身,还是信息技术运用,教师都应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在综合性学习开展之前就要尽量估算学生可能出现的失败情形,可以“防微杜渐”,也可以“亡羊补牢”。教师也应利用网络积存一定量的探究资料,以供学生在有需要之时加以调用。除了师生互助外,不要忽视生生互动以和借助网络求助的方式来解决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问题探究过程中搜集、整理的资源放在固定文件夹中,以供全体师生共享和交流之用。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探究进程适时、适量地动态增加网络交流平台中的导航信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网络链接。除了知识与技能上的引导,教师更要注重学生在探究中的情感变化,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效果与进步都要作出肯定,充沛调动激励机制的积极效用。
2、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不要盲目求全求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