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壕镇蛤蜊小学校长 杨丽姝
“农远工程”是一项国家投巨资的惠民工程,其目的就是要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革新,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推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因此做好农远工程实施工作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提高认识,明确加强农远工程管理与应用工作的重要性
推进农远工程,关键是抓好设备的管理和应用,通过有效的应用,才干实现农远设备的价值,充沛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干通过农远工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异,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学校更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宣传加强农远工程管理与应用的重要意义,充沛认识到农远工程的应用是促进教育教学,转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从而加强农远管理与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培训,强化管理,不时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管理和应用水平
(一)领导带头、明确任务、督查培训
作为农远工作的责任人,校长要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建立相应培训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督查培训质量,保证学校教师人人能用、会用、爱用和用好远程教育设备。
(二)加强教师培训管理,保证合格率达标
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培训是应用的前提。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农远教育培训的中长期计划,确定培训目标,加强培训管理,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考核。要求学校教师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三)把农远工程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作为培训重点
学校依托农远工程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有计划地重点抓好校本全员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工作方式和考核措施,同时,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手段对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学校设专人充沛浏览和保管卫星播放的教师培训教程,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观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新课程的知识,更新教育教学思路,逐步提高教师使用农远设备和资源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
(四)重视对管理员的培训
学校管理员承当着对本校教师农远设备操作技能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技能的培训任务。学校积极发明条件,支持项目管理员参与各种学习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五)注重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培训中,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所有教师能熟练掌握光盘播放并组织教学。要求所有教师做到“会用”,即:会计算机的简单操作,会播放“空中课堂”光盘,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和上课。学校教师要100%达到“应用三会”,即:会制作电子教学设计、会组织和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会修改或开发简单教学课件。
三、拓宽渠道,丰富内容,加强农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一)充沛发挥现有农远设备作用,拓宽获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渠道。
通过教学光盘、卫星地面接收设备、互联网、市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地广泛引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农远资源的利用率。
(二)加强农远资源应用的管理,整合、加工教学资源
管理员和时对浏览的卫星IP数据资源归纳、整理、编目、刻录、存储。为校本教学活动和教研积累储藏丰富资源。每周定期公布资源目录,采取座谈、演示等多种方式,向教师主动介绍农远教育资源所提供的丰富素材,让教师熟悉农远教育资源。定期将各科教学资源刻录成光盘进入资源库(柜)保管或借送到各学科教研组和实验教师手中。鼓励和支持农远项目校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整合和再加工,自行开发具有特色而又实用的本地农远教育教学资源。
四、抓好典型,普和应用,充沛发挥农远设备和资源的效益
(一)依照“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普和应用
学校将应用农远教育资源进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切实制定好本校远程教育的发展、推广和应用规划。充沛利用农远教育资源和设备,以教学应用为重点,推动远程教育在校本教研、校本管理、校本培训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二)通过活动,保证应用
学校每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少于20课时,确保各年级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能够接受2课时的远程教育课程教学。
(三)通过活动,提高应用效果
应用农远教育资源开展校本教研,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基于远程教育资源的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运用示范课例和优秀教学设计等农远教育资源,组织教师采取观摩、研讨、说课、专题讲座、课例分析、教学评比、课后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总之,今后要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尽快掌握操作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
搞好教研活动,结合学生教师的差异,因地制宜,将浏览的课件进行整合,再加工创新,形成适合自身课堂教学的模式,促进学生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充沛发挥地区教育优势,积极宣传农远工程,改变局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