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7篇供你参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从而导入课文。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角色的模拟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课堂上就会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于是,我设计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同桌学生之间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老爷爷,帮助孩子“尝试”各种角色的模拟。在角色的完成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地走入了课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对课文产生更深的理解。

  3、阅读教学的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往往“走过了头”,把尊重等同于“放纵”,把张扬等同于“随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于“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而老师没有主观意见,没有核心理解,学生说什么都对,都给予肯定,从绝对的“书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绝对的“学生中心”。因此,我设计升华主题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认为文中老爷爷看到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难道其他两个儿子就不优秀了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同时也做到了正确处理“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正确价值取向”的辨证关系。最后,为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孝顺父母的心愿,我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使文本转化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2
今天有幸请到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先生来听我执教的《三个儿子》,结合张老师的评课和我自己的上课感受,我觉得收获是巨大的。

  1、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个妈妈,看到妈妈们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在教学中我们不必给孩子讲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导、启发、点化、调动学生读书、感悟、交流的热忱,学得生动有趣,读得入情入境,说得真切真实就可以了。

  2、在教学设计上,我着意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预习时学生提出问题的梳理,直接切入主题——围绕两个重点问题展开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初步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围绕这两个问题,把老师的教成和学生的学成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教学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学生的学习也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

  3、学生理解能力和进入问题(文本)的能力快:

    原因是因为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孩子们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全班近半的孩子提出,第二个问题“……”,除了五六个孩子之外,三十多个人提出疑问,所以问题来自他们自己,是他们想迫切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专心,学得开心。

  4、教学的预设文本和课堂的实施整合得和谐而有实效:

    学生在课堂中的理解、朗读、思维、说话都很不错,上课的情绪和发言很棒,全情投入。许多环节可以体现,如: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水桶很重?一般的孩子找到的都是第八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但是我们有一位平时学习一般的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第七段也写出了水桶的重,‘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说明妈妈们拎的水桶很重,走得很慢,所以老爷爷自然也跟着慢慢地走。”说得多精彩呀!那么细小的细节描写他竟能发现,可见这节课他学得如情入境。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这个时候你就是妈妈,你的心理会想些什么?”;“如果是你的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走在你的前面,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们发言真切的、积极的、精彩的。

  5、在解决第二问题“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时,还可以进一步设计教学点,将这个问题挖掘得更透些。

  6、不论是那种类型、哪种风格的教师,教师的情感必须要和文本高度一致,教师进入文本才是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这一点我需要努力,今天的状态只能说自己的状态界于文本和学生情感之间的中间地带。

  7、在朗读方面,我也觉得张老师的提议很有价值,尽可能少读孤零零的引号里的句子,而是读有前后背景或指导语的句群。

  8、张老师还建议,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经解决了字词的认读,那么第二课时伊始就不要再认读词语,而是改成听写词语或看拼音写词语,也可以出现几组词(字),说一句(段)话,这样,字词的训练和落实更具有实效性。

  9、在最后的写话环节,可以改进,不要提供几个词语,这样可能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将真正的训练弱化。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头的句子,让他们自由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0:46:00 | 只看该作者
3
《三个儿子》是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本节课教学是让新课程理念回归课堂的一个尝试。新课程强调的是对人的尊重,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基础,尊重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生活经验。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尊重语文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
    在实践中学语文,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本课教学设计围绕学生读书的主线来安排教学活动。通过示范读书,自主读书,合作读书,欣赏读书,探究读书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字词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示范读书,帮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读书兴趣;自主读书,展示学生的成功,增强自信;合作读书,互帮互学,扎实基础,体现真实的学习生活;欣赏读书,注重同伴引领,深化理解;探究读书,促进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2、尊重学生的基础,落实识字和写字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

    识字和写字是第一学段语文的教学重点,多识、写好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真实的基础,设计了轻声字读音和汉字的书写。教师通过范读和范写来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在理解“即……又”和“沉甸甸”词语时,给学生提供了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落实词语的学习和生字的巩固。教学把识字、写字、朗读和理解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效益。

  3、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一切出发点是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教学前和课堂上教师始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于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争论:第三个妈妈不夸自己的儿子心情是难过,还是平静?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一个儿子呢?这一个儿子是哪一个呢?这些问题的生成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这是学生最好的阅读探究。教师不给学生设计问题,而是充分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和文本开展真实的对话,在阅读中提升自己,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4、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多元理解:

    当学生的思维聚焦在“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老爷爷的说法是不对的?”这一问题时,教师利用这个问题资源,没有急于得出结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前两个儿子也是很爱自己的妈妈,他们用自己的特长来表达的,也是妈妈的好儿子。”“第三个儿子是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妈妈,是最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了争论,教师不做评判,只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这节课的结尾能出现学生的质疑和争论,是教师对学生尊重的结果。是尊重,学生有了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是尊重,课堂上有了学生自己真实的声音;是尊重,学生对文本有了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是尊重,教师有了循循的诱导和耐心的等待。尊重就要以人为本,还学生自己的、真实的课堂生活。新课程的理念,不是去追求华丽的包装、精彩的表现和轰动的效果,而是教师用真诚和爱心给每一个学生营造自由成长的时空,让学生敢说自己的心声。真实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是新课程课堂的品质和生命。让新的理念回到我们的课堂,春风化雨,侵润教师和学生的心灵。

  由于是低年级的学生在一个学生陌生的环境中上的第一课时的语文课,学生的探究行为和合作学习还显单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张力不够,有待于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0:46:00 | 只看该作者
4
自课程改革以来,情境化的教学设计成了数学课堂的杀手锏。教师们根据知识特点,选择一个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尽快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自主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么高效的环节设计,怎么就不能在语文课堂上大显身手呢?在教学《儿子们》一课时,我尝试创设了一个悬念横生的故事情境,课堂效果显著。

  一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

  这节课,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喜欢听故事的同学请认真听:有一位国王,他没有儿子,当他上了年纪以后,他就想找一个真正孝敬父母的年轻人做他的干儿子,将来就让他来继承王位。于是,有一天,老国王化装成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来到了民间。那么,老国王到底能不能找到真正孝敬父母的干儿子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有了这样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做开头,他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学生们急于知道选皇子的结果,都迫不及待地读起书来,对于生字的认识也就在读书的过程中迎刃而解。

  接下来,我又一环紧扣一环地设计了几个与情境有关的问题:

  1、老国王来到民间,正好遇到了谁?
    (三个正在谈论自己儿子的妈妈)

    机不可失,老国王可要好好听听。

  2、三个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我简单提示: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

  3、听了三个妈妈的话,如果你是老国王,你会选择谁做干儿子?为什么?

    这时,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选第一个,有的说选第二个,却很少有说选第三个的,为什么呢?学生说:因为他的妈妈说,他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于是我说:“到底该选谁呢?老国王犯难了。正好,这时候三个儿子都从远处跑了过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来看看他们各自的表现吧”。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三个儿子表现的句子,大声朗读。

  4、为什么明明有三个儿子,老国王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他看见的又是哪一个儿子呢?

    这时,同学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马上给他们一个小组讨论的机会,接下来的交流,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有的同学说:“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了水桶,所以老国王就看见了他。”还有的同学说:“ 前面两个儿子虽然表现也很好,但只有第三个儿子帮妈妈减轻了负担,所以只有他是一个真正的儿子。”……

    “是啊,只有关心妈妈、体贴妈妈、心疼妈妈,肯帮妈妈做事的人,才是真正孝敬妈妈的人。”我适时做了小结。“那么现在你猜,老国王到底会选择谁做干儿子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第三个儿子!”

  5、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一个真正孝敬父母的人呢?

    今后,你准备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

    一节课就在这个情境化的故事中结束了,从母亲节大家给妈妈所送的礼物中,能够明显的看出,同学们已经知道,真正爱妈妈,就应该多帮妈妈做实事,多为妈妈的健康、心情考虑,而不只是讲一两句空话。这真让人感动。

    所以我想,贯穿始终的故事情境,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它像一条飘逸的红丝带,牵引着同学们走入课文深处,走入心灵大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5
那堂语文课上《三个儿子》,临近课末,想小结全文时,不想一个学生已经急不可待地提问道:“老师,老爷爷怎么只看见一个儿子?”提问真是恰到好处,正是我想问学生的。学生质疑再请学生解决,不正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吗?我大大地表扬了该同学,然后有些得意地请另一位学生回答,答案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一个儿子翻跟头翻到远处去了。”啊?居然错了!还是学习委员呢。我满怀希望地再请另一位学生作答,答案同样的令人咋舌:“因为两个儿子被妈妈们挡住了,老爷爷看不到。”真是令我啼笑皆非,自以为一目了然的问题,学生居然屡屡出错。

  怎么办?举手的还有几个,我也清楚其中会有我满意的答案。但是,教学关注的不是结果,而是孩子们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课堂中教师以为简单的问题,一位学生答错了情有可原,接连两位学生答错就绝非偶然。看来,症结在于学生并未真正读懂课文。

  于是,我请学生再一次自由地轻读,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三个儿子是怎么做的?然后划出三个儿子具体做法的句子。

  一个在翻跟头,一个在唱歌,另一个在提水……

  “你最喜欢谁?”我换个角度,孩子们满脸兴奋,小手高高扬起。

  我随便叫了一位,答曰:“我最喜欢帮妈妈提水的孩子。因为他很孝顺。”我满意地笑了,暗想:看来,学生已逐渐走出“误区”,与我预设的目标逐渐“接轨”。正当我准备来个完美收场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很喜欢翻跟头的孩子,因为他跟头翻得实在太好了,就像车轮在转,妈妈看了能消除疲劳呢。”经他这么一说,另一位孩子也忙不迭地发表高见了:“我也喜欢会唱歌的孩子,因为他的歌唱得真好听!”

  是呀,会翻跟头是棒的呀,何况翻得像车轮在转;歌唱得好听也很能干呀,为什么不能喜欢他?孩子们说的确实是心里话。要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但也要立足于文本的价值取向呀。可文本的价值取向是要孝敬父母,我硬灌吗?不行。绝不能以自己成人化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课堂中最通俗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就是读书,还是让孩子们读书吧。我渐渐镇静下来,先对学生来个“将错就错”:“既然喜欢,那就请大家用欢喜的语气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孩子好吗!”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孩子们完完全全地投入了朗读,一个个读得津津有味。

  然后引导他们再次读第八自然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一段学生早已读过,并且也有学生答出妈妈们拎着的三桶水很重。可我忽视了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没有采用一些适合孩子的富有情趣的教学形式。毕竟现在的孩子很少提水,想让孩子把握文本的情感,必须换个角度,链接孩子的生活,唤起他们心中劳累的感觉,进行移情体验。

  “你有没有非常累的时候?累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这一问,孩子们的记忆闸门打开了。一生说:“有一次,我跟爸爸去爬山,一开始我还爬得挺快,可还没爬到半山腰,我就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背痛了。”

  另一生手舞足蹈说:“搬家的时候,我搬自己的小盒子,盒子里只放了三本书,走了一小段路,我就累得胳膊都痛了,只好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到了新家。”

  这下激起了更多学生的类似经验,想说的人很多,于是请孩子们同桌互说。

  此时,再回过头引导学生读第八自然段:“是啊,课文中三个儿子的妈妈就是这么累。多沉的一桶水哪!水直晃荡,三个妈妈?”

  “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真没想到,有了自己的体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可以读得这么声情并茂。我趁机问:“此时,妈妈们最需要的是?”

  “儿子的帮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趁热打铁:“是啊,能唱歌固然好,会翻跟头也不错。可是,当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给妈妈送去帮助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也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能称得上是好儿子。那么现在你知道老爷爷看见的是哪一个儿子了吗?”“帮妈妈拎水的儿子!”一切水到渠成!

  通过此次课堂实践,我深感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

  1、要敢于让学生质疑: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一个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师,应自觉加强教学基本功、书籍阅读量以及临场应变能力,随时作好接受学生质疑挑战的心理准备,果断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平台, 真正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2、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

    课前,教师细读文本、潜心会文,对文本的解读透彻到位,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教师精心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留足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空间,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把握课堂中的生成点,敏锐捕捉学生即兴闪现出来的疑问,予以引燃,并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究,从而引领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6
《三个儿子》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其中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一个在翻跟斗,一个在唱歌,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一位老爷爷在旁边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对教材的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的确定,我就不再多说了,我只想说说我是怎样教学这篇课文和教后的一些体会:


一、认识略读课文,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

  1、读题,说说题目上有与原来的课题不同的地方吗?学生很容易发现“※”,说明这是略读课文的标志。怎样学习这类课文呢?

  2、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制定目标→自主学习→汇报情况


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1、读“阅读提示”制定了三个学习目标:
    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些什么?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读课文提问题,制定了一个学习目标:

    这三个孩子今后的发展会怎样?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了不少的问题,但价值都不大,这个目标是老师提的)


三、学生围绕这四个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四、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在汇报第一个目标时,多数学生都能说:只有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为妈妈分担重担,只有他是勤劳、孝顺的孩子,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2、在汇报第二个目标时,学生只能说要帮父母择菜、洗碗、扫地等。

    (我觉得学生已经懂得了为父母分担家务,就没有提更高的要求。)

  3、在汇报第三个学习目标时,很多学生都积极争取起来讲故事,但只能把故事的大概内容讲出来,讲得并不生动、形象。

    (只有两个同学讲了后就下课了)

  下课后我想:

  还有一个目标没有完成,而且有的目标完成得并不好,能不能再上一个课时呢?由于是平时,所以,我上了第二课时。没想到,第二课时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继续讨论第四个学习目标

  说实话,在上课之前我都在想:第三个儿子的发展应该没有前两个儿子的发展好,这个目标的制定会不会影响编者的意图呢?但经过讨论,学生的回答令人欣慰:好嗓子的那个将成为歌唱家;大力气的那个将成为体育明星或将军;第三个儿子勤劳,他什么都可能成为(科学家、总经理、大老板、领袖、教师、医生、百万富翁等)因为他勤劳。如果前两个儿子没有“勤劳”这个品质,也不可能成为歌唱家,不可能成为将军,不可能成为体育明星。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孩子们的能力不可小看。紧接着,我采取了下面的方法:


二、给出四种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

  分角色朗读2改写成诗3编成故事讲4编课本剧演。


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好后分组合作学习

  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


四、各组汇报学习情况

  选择分“角色朗读”和“编故事讲”的同学多,选择“编课本剧演”的有十多个,选择“改写诗”的只有一个。但从汇报的情况看,表演和改写诗的学得最好。表演的那个组基本作到了有声有色,还有人在旁白叙述。改写诗的同学汇报后,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其内容如下:

  三个妈妈去拎水,三个妈妈提水回,只有一个好儿子!

  两个妈妈夸孩子:一个孩子翻跟头,

  我的孩子力气大!一个孩子唱着歌,

  我的孩子嗓子好!一个孩子接水桶。

  一个妈妈不说话。爷爷一旁笑着说:……

  课后,我把改写诗这个题作为家庭作业,学生积极性很高,写出了三字经、四字歌、七言诗等。

  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想:

  我们应该大胆地相信学生,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7
语文是充满灵性的,它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也能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及思绪融入文本的解读中,与文本的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如何让语文走进学会心灵,我尝试“诗化语文”教学,即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对话实行中,让学生感悟到作用(或文中主人公)的脉搏,结合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学习经历,找到共鸣点,在与文本、同伴、老师和自我的多回合对话中,进行精神交流、意义分享。同时,在感悟语言中,抓住重点词句,对文本进行剪接、组合,创作新的文本──诗歌,让学生的心灵之弦再次在诗歌中得到拨动,从而加深对语言的体验。

  《三个儿子》一文,内容浅显,却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它教育子女们怎样才是真正的儿子,与我国《三字经》中“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主题相符。但是,现在的孩子大都以我为中心,很少有主动帮助父母的行为。为既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社会教育的失误。因此,要使蕴含在文章中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达到感到的目标,非得下一些苦功,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中主人公的心灵不可。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诗化”尝试:


一、导课诗化,激发学生质疑阅读兴趣

  我认为,导课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学习情境,使其有良好心境和情绪准备,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学习的重点目标上。在本课教学中,我应用诗歌创作中“设置悬念、对比、夸张”等手法进入导课:

  1、板书课题夸张化。

  2、我将课题中“三”字写得特大,其中上面两横特小,三横之间空距较大。学生看了以后,马上提问:“为什么这么写‘三’?”我顺势问:“你认为老师在写‘三’吗?”学生疑惑了。我抓住这个悬念,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去猜测老师为什么这儿写?

    学生读完后,有人认为:“张老师与课文中的老人一样,只有肯定一个儿子。”于是,我引导学生质疑,归纳出以下三个探究的话题:

   ⑴ 写了三个儿子,可老爷爷为什么只看见一个儿子?

   ⑵ 怎样才算真正的儿子?

   ⑶ 怎样做真正的儿子?
 
二、品读课文,将课文语言转化诗化语言,探究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后,很快地划分三位妈妈夸赞自己儿子的语言,以及三个儿子的语言,以及三个儿子对待妈妈拎的水桶的表现的句子。

  2、我让6位学生分别读1~6自然段,让他感受三位妈妈如何夸奖自己的儿子,

    然后板书如下:

聪明有力气

                 嗓子好

                没有特别地方

    再让学生揣摩几位妈妈夸奖时的心理,通过加修饰语,指导学生她们的语言,如:

    一个妈妈(自豪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神气地)说:“……”

    这个妈妈(轻轻地)说:“有什么可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抓住三个儿子“面对妈妈沉甸甸的水桶”的不同表现,感悟“什么是真正的儿子?”

    我先指导学生读第8自然段:

    师:你们读第8自然段,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生1:我发现这段围绕第1句话写的。写出了妈妈拎的水桶很重。

    生2:第2句中的“水直晃荡”,写出水桶的水装得很满;“走走停停”写出水重;“胳膊痛、腰酸”都写妈妈很辛苦。

    生3:“胳膊痛,腰酸”都是写水重,重得妈妈受不了。

    师:你们能读出水重和三位妈妈的辛苦吗?

      (板书:沉甸甸的水桶)

    生:齐读第8自然段。

    师:面对妈妈沉甸甸的水桶,三个儿子是怎么表现的?请你读课文有根有据地说。

    生1:(在教师板书的引导下说)聪明有力气的孩子翻着跟斗,面对妈妈沉甸甸的水桶好像没看见一样。

    生2:嗓子好的儿子只顾唱歌,不顾妈妈的劳累。

    生3:没有特别地方的儿子,接过妈妈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板书:面对妈妈,翻跟斗、唱着歌、接过)

    师:行为是心灵的镜子,你从三位儿子的表现,看出他们心里都阗装着什么?

    生44:前面两个儿子都装着自己,只顾自己快乐,不顾妈妈的辛苦。没有特别地方的儿子,却心里装着妈妈,是一位孝顺的儿子。

    师:根据学生发言,补充板书:只顾自己快乐,不顾妈妈劳累;孝顺的心。

      你想得跟文章的老爷爷一样,在他的心里,怎样的儿子才算真正的儿子?

    生:有孝心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师:是啊。乌鸦都知道报答母亲,何况是聪明的人?让我们一起背诵孟郊的《游子吟》。

    生:背诵游子吟。

    师:请你再读课文,再读黑板上的诗歌,和伙伴一起说说:怎样做个真正的儿子?

    生:学生发现,此时的板书将课文改写的诗歌。这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创作的,因此,也谈得很投入。
 

三、诗化想象,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文章倡导的价值观,做一个有孝心的儿子,必须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空白点进行诗化想象,拓展中结合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在与同伴、老师和自我的对话中深化认识。

  师:假如文章的三位妈妈正站在你的旁边,你想对她们说些什么?

    (让学生看插图后说)

  生1:我想对前面两位妈妈说,你们千万别宠自己的孩子,不然的话,长大会成为废物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她们宠自己的孩子?

  生1:这两位妈妈夸自己的孩子,说了许多优点,可是儿子见到妈妈拎着很重的水桶,像没看见一样,她们也不提醒儿子。

  师:如果你是她们的儿子,妈妈叫你帮忙提水,你愿意吗?

  生1:愿意。

    (说得不是很干脆)

  师:相信你现在会愿意。儿子孝不孝,一靠父母教,二靠儿子自己不怕苦。我们有的同学,说得很好,可到家里表现不一定好。老师送你们一句话(板书):“心动不如行动!”你们还想对妈妈说什么?

  生2:我想对前面两个妈妈说,你们不要只看见自己儿子的优点,这些优点都是父母给他的,没有什么可夸的,应该教育他们做人。

  师:你的劝告很有价值。夸自己孩子要有分寸,更主要地要教他做人。

  生3:我要对第三个儿子的妈妈说,“你真了不起,你的儿子这么孝顺。你说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他这么孝顺你,就是最可贵、最了不起的地方。

  师:你赞扬得真有水平。的确,“了不起的儿子后面就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同学们,父母之恩,是永远报答不尽的。你们课外去了解我国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一定会懂事很多,一定会在自己的行动中表达自己的爱心、孝心。


附:

二个不如一个

                 张林华

              面对母亲沉甸甸的水桶

              聪明有力气

              却翻跟斗、唱歌

              只顾自己快乐

              不算儿子

              没有什么特别

              却接过母亲的辛劳

              有了孝心

              才是儿子

              乌鸦懂反哺

              游子报春晖

              心动

              不如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6 17: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