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38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整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恍然大悟的感慨声中结束的。

  总体来说,本课的设计及实践是成功的。笔者教过此文数次,每次皆感难度极大。鲁迅的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大(4000字左右),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学生。这样长且难的课文,多讲只会造成师生双方的疲惫,费时而难见实绩,故笔者反复思量,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授课任务,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笔者首先将此文压缩为两课时(以往多4课时完成,在此次教学中,熟悉、解决字词疑难、了解基础事件为一课时,阅读分析为一课时,实现了长文短教)。

  其次,笔者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自找事例自行剖析,分析单一事例与理解主题相对而言难度大大降低。

  这二点设计是在研读课文,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此,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典型事件)、理清了全文的脉络,才实现了长文短教;巧设并巧排线索的悬念(两条线索),明白了文章明暗相辅,才化难为易,实现了难文浅教;而短教不等于只抓一点忽视全面,恰恰是以点带面;浅教亦不是忽视课文的深度而是由浅及深,深入浅出地从微言看大义,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且关于文章的线索之全是学生自发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一堂语文课所引发的思考──《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案例描述】

  我在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学生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参与热情,尤其是针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时,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堂课,似乎就要圆满结束了。但当我进一步把问题拓展延伸,问学生:“文章在结尾写到‘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对于前一个问题,学生们的回答依然是那么积极、热烈,但对于后一个问题,便戛然而止。我于是让学生们互相交流,然后再汇报,但结果还是不近人意,发言的人只有寥寥几个,而且形成的答案跟课本的雷同。下课铃响了,我只好布置学生们回去练笔完成。


【课后反思】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言行举止,无不对我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们能在文中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母爱,但却说不出母亲的性格在哪些方面影响了自己。我百思不得其解。为此,我找了学生谈话,向他们了解家里的情况,结果情况不容乐观。

  垦区地处偏远,文化信息传播渠道不够通畅,数学生的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些甚至连小学都没毕业。他们整天忙于劳作,饱尝生活的艰辛,因而越发不忍让孩子受苦,极少让孩子参加劳动。这不但没有让孩子们学到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好品格,也没有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勤奋好学之人。而有的父母则热衷于玩乐,整天无所事事,不是去喝酒,就是去赌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和家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能让孩子们学到什么呢?长此以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岂不丧尽?要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创造一种文化的氛围,人人都读书,人人都知书达礼。惟有这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由此,我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所肩负的重担。我一定尽自己的能力,让今天的孩子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有修养的人,造福下一代的子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第一本书》教后反思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很远,他们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表现出一定的难度,但同时在对于文章的感情的把握上,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适当在文章的写作背景上多介绍一些,并注重对学生感情的引导,以此为突破口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实这是一堂没有亮色、也无创意的常规课堂教学,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绪一直为文本的故事所左右。感受苦难,我们心情沉重;体验温情,我们不觉感动。在感受苦难体验温情中,学生能严肃地思考生活和人生,从而得到了一次情感上的熏陶,达到了预期的情感教育教学目标。

  第一,以学生的原有基础来设计教学的起点。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学生)的科学、客观分析确定“务实”的教学起点,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判断或经验为基础来确定“理想”的教学起点。

  第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充分挖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材。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有效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绪生活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新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课本与生活的资源整合,学生体验与教师感悟的资源整合,课堂文化与历史文化的资源整合,等等。有效的资源整合设计会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化进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践层面有一个目标不好把握的问题。以前,一种流行的做法是“堂堂清”,一节课结束,马上做一个教学质量的测验,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学的东西。这件事情非常值得思考。每节课能清的、能测的,多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东西。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绝对不是靠某一节课能完成的,但是每一节课都必须体现这些目标。因此它更多的是靠在许多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逐渐积累而获得的。这正体现了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挑战。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便成为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可见,大部分教学设计,决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至少,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一纸空文,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因此,教学目标便是整个教学设计的“航标”,教学过程就是催生课程理想的 “摇篮”。

  教学的过程不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如果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设的答案,那么,课堂就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主角当然是教师,学习好的学生只是配角,多数学生只能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只能是观众和听众。

  有效的课堂,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三是学生的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四是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五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六是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简而言之,有效的大课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回归生活,凸显体验,传递知识,增进交往,纯化情感,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

  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主动,合作,探究。积极优化学习方式,就是使学生全员,全程,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应该不是一种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现代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展开中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运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有引导的发现性学习和有指导的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学会选择,主动发展。这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不仅有效,而且高效,长效。

  总之,开放、互动、和谐的课堂,不仅仅关注教育理念,人文素养,教学思路,学科功底,组织协调,教学机智,更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创意空间,成为教师成长的生动舞台!

  教学常规视同学校的法规。冷冷清清不象是课堂,热热闹闹未必是课堂。课堂上必须重视对全体学生的纪律约束,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更要强调规范性。常态课、竞赛课应该日趋同化。多些表现,少些表演。既要务实求真,又要厚积薄发,一方面练好技能,一方面学习技巧,将技术上升到艺术,由艺术回归生活。

  学生的自主暴露必须成为可能。自我探究,质疑发问,在课堂上要更多些。敢不敢让学生暴露他们的思考和发现,关键在于敢不敢暴露自己的缺点和盲点。

  多媒体不叫万金油,合适是选择的最佳原则。现代教育技术强调合理贴切,恰到好处,要服务于教学。它有不可替代性,但是有些板书又是多媒体不可替代的。所以,既要正确使用,提高课堂效益,又要合理使用,降低教学成本。有的课堂完全可以返朴归真,提倡本色。

  台上精彩一刻钟,台下修炼三年功。加强课程标准的掌握,从教学语言、体态、板书表达上下功夫,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教材、琢磨生动鲜活的生活,在实践中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反思
3月16日,我上完了一节初中二年级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研讨课,详见《献给母亲的歌》教学实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够平静。因为当我走下讲台时泪流满面,心情无比激动。我为学生的默契合作而感动,为自己勇敢地与学生坦诚交流,心安理得。

  我在准备上这节课前,曾经认真地学习过专家们有关的资料。在决定要上这种课型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而不踏实。因为准备不是很充分,真的要进入备课提笔时,只有一天的时间。而自己还有上课和许多事情要处理,因为学校要选教师参加片区竞赛。我因为年纪大精力不足,也不准备参加挑战。只想让年轻教师去锻炼成长,所以思想上重视也不够。当我静心设计教学流程时,才深深地感到力不从心。当我准备的内容太多时又怕时间把握不到位,特别怕老师们误解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我流露出紧张的神情,好在得到徐莉专家老师的指导,才把疑惑解决了。

  《献给母亲的歌》综合学习活动课,要体现“母爱”的感情基调,以爱母亲为主线展开活动。通过多侧面认识和体会表达爱母亲,多层次互动交流达到母子(女)沟通,培养学生热爱亲情的思想感情。实现感动心灵,传授知识,培养智慧,学会做人做事做文章的目的。

  现在初二的学生心理已经悄悄地变化了,心里也慢慢地走向封闭。我请同学们带母亲的相片来学校,好多同学借口说没有,其实应该有。因为刚换第二代身份证不久(我忘记从这提醒学生)。结果带相片来学校的同学很少。当然住宿的十几位学生不能回家拿来,也是可以谅解的。

  歌颂母亲的录音磁带,很少有人留下来。时下一些学生有耳机,可以听MP3自我陶醉欣赏音乐,不能够资源共享。我托多人找我需要的音乐,找了好久才找到。我知道电脑中有,可是我们没有配备刻录设备,就算刻在光盘上,也没有多媒体教室给我使用。因为全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而本周已经安排高中年级使用满了。我是在上课的头一天晚上,才找到出售音像的老板(我教过的学生),费了很多心机才找到我需要做背景的歌曲《母亲》《妈妈的吻》《慈祥的母亲》录好给我。

  课前我也来不及检查电源线路,当天早上安排我到其他班上早读。结果上课刚开始播放时电源接触不良,此时我很尴尬。但是摆弄几下还是可以使用,配音朗读文章效果也不错。我过去多次组织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但要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讲自己的故事比较少。这次活动来不及请家长来参与,我在徐莉老师的提议下,让我自己通过多重身份参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交流。

  当我以女儿身份出现时,我讲把自己写的《角色》读了,当我读到少年时,母亲帮我洗澡,看到我大腿萎缩的事,我的心里很难过,止不住的眼泪往下流。当我作为母亲抚养儿子步入青年时,他生病不能够上大学,我心里更加伤心。我也把自己写的诗《寄语孩子》读了。

  由于我是课堂的组织者,我心里虽然很难过,但是我还要坚持上完活动课。我克制住自己的感情讲下去,我以自己的真情去感染人。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等多层次的交流。特别是通过学生对母亲关心孩子成长的细节材料描写,让学生了解体会母亲的真情的流露更进一步凸现。整节课有学生读诗文、讲故事、介绍照片与教师一起交流,高潮起伏,拓展延伸,达到升华。

  语文综合学习研讨活动课后,我写下这些反思,我体会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成功的课,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活跃的课堂,要有学生多层互动参与;感人的课,要有动听的故事溶入其中。这是自己教学生涯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借此机会感谢徐莉老师给我的研讨课悉心帮助,真诚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让学生走进文本──《雪》教学反思
《雪》是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进动力。

  《雪》虽然是《野草》中色调相对明朗,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但学生在解读上仍存在较大的难度。

  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呢?我想,在教学程序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让学生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

  首先从文字入手,在作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绘中去感受江南雪的热闹美好与朔方雪的孤独奋飞。然后,在两幅雪景的比较中体会作者内心的孤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朔方雪的赞美之情。再进而走近鲁迅的生命,去感受他那在孤独中仍奋然前行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坚强面对今后的人生。

  教学之后,在“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上有以下几点思考:

  1、个性解读铺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阅读也应是老师的个性化行为。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没有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便没有其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目的就是要确定“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哈姆雷特”,以便在灵动的课堂中把守对话的底线、不断校正对话的方向、适时推动对话的进程。

    对于《野草》,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这本体现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小册子也因此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也有着诸多解读:有学者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八年级上的农村初中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孤独与战斗精神”这种解读。

    原因一:《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原因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是比较概念化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政治家。

    基于这两点,我决定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战斗精神。

  2、巧设问题走捷径: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解答问题,从而完成对文本的学习,教师的问题成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条路径。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等。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这些问题:

    第一个环节中有两个问题:
   ⑴ 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 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里的每个问题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主体,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完全要求或指向我们的学生,要获得认识必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探究。“滋润美艳”、“活泼”、“生机”、“热闹”、“干燥”、“升腾”、“奋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句子,在学生完全沉入文本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在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分析了两种雪的特征之后,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追问了一句“鲁迅笔下的雪仅仅是雪吗?”再次促使我们的学生一头扎进文本,从雪的表象里思考抽象出内在的东西。这里的雪不仅仅是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内心的含蓄表白。江南:雪和蜜蜂、山茶、梅花、人──人、雪、物共融的美好画面,而朔方:雪和旷野、天宇──孤独,孤独中纷飞。此时此地的雪,其实就是鲁迅自己的内心思想的写照。虽然孤独,但朔方的雪是否寂静、停留?不,它仍然旋转、升腾,旋转、升腾。在这个旋转升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雪的精魂,鲁迅的精魂。

    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学生的走进雪走进鲁迅,自然顺利,并没有很大的障碍。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由自觉地学习、体悟,真正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真正实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

  3、适时点拨排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答非所问”、“学生游离文本”、“学生死钻牛角,不能自拔”以及“学生思维停滞,陷入僵局”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使学生重读课文,回归文本。那什么是“点拨”呢?蔡澄清认为: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三处地方进行了较好的点拨:

   ⑴ 句子“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的闹着”中“闹”字的理解;

   ⑵ 句子“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中“孤独”的理解;

   ⑶ 在学生提及“雪的战斗精神”却无法理解“雪的战斗精神就是鲁迅精神的写照”。

    此时教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雪战斗精神的词语,并让学生阅读资料“鲁迅的故事”,引导学生从“雪的写作背景及鲁迅生平”这一角度去理解。

    就这样,老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又重读课文,回归到了文本,走进了雪,也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例如在学习“朔方雪的特征”时提到了雪的外形特征──如粉,如沙和雪的内在气质特征──蓬勃奋飞,旋转升腾,我并没有就此点出“雪的内在气质特征即雪的精神特征”,也没有以此作为学习“雪的战斗精神和鲁迅精神”的切入口,造成了教学环节的脱节现象。我想这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太依靠原先的教学设计,不能很好的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来适时调整。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丝毫激情与悬念的行程,而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优秀的教学设计不是对课堂情况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要给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应该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

  2、深度的挖掘缺乏必要的语言浸润和资料帮助解读,显得略微生硬。因为要从一篇文章中读出鲁迅的精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有点难度,必须要援引一些资料加以引导,帮助理解和解读。虽然,我也援引了背景资料、专家学者的解读以及鲁迅的故事,但由于在课堂上没能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衔接上处理不当,导致多数学生一下子难以从雪的精魂到鲁迅的精魂,最多只能体悟到雪在灰暗的天宇下升腾奋飞,很难想象到鲁迅在困境下孤独的情境,以及鲁迅在孤独中不沉沦,依然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必须要加以克服的瓶颈。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刻,很多老师善意的批评也为我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弱点。我相信自己能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雷电颂》教学反思
《雷电颂》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文章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现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前,我虽然仔细地备过课,但总觉得知识点繁多,也没有把握能够讲好,似乎不管怎么备,心里也没底。到了课堂上,我抱着临场发挥的念头,期望着能在课堂上上出一点惊喜。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介绍完这些信息已经过去了半节课的时间。接下来,我给学生范读了课文,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其实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反复在想下一步怎样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课文读完后,我发现学生好象没有马上从课文的意境中回过神来,于是我停了片刻,没想到片刻之后学生竟然鼓起掌来,“老师,你读得太好了。”一个平时课堂上很活跃的男生喊道。这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说道“谢谢大家的夸奖,但是我读的好在哪里呢?”“语调、语气处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其实这就是这篇文章内容方面的重点,紧接着我们根据这两种感情将课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并概括出了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结束这节课之前,照例有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我说“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相当好,那么谁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一个平时并不爱发言的学生,起来问道“老师,文中对光明的渴望表现在哪里?”虽然象征这个知识点没有涉及,但从表面上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有的学生就回答说“因为文中反复在大声地呼唤风雷电,而风雷电代表的就是光明。”最后我总结说“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也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就这样一节本来没有多大把握的课,顺理成章地完成了重点,并自然过渡到了下一节课的内容。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必须是教师要充分地备好课,将教材的内容装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会在思维的火花闪现时及时抓住并有机地融会贯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反思
本教案是根据时令而设计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纵观全教案,板块清晰,活动流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过程设计细致,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选题1、2项内容可任选,第3项必做,突出了在实际体验、艺术欣赏中的创造性发挥。成果的呈现方式注重多元化;课内活动将记录──展示──创造与活动选题的三项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体验和总结交流中,从感性到理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

  本教案注重了学生的探究性和创新意识;注重在实际观察、记录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了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活动过程设计细致而有层次性,活动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选择,活动流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一篇能较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学习教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0: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