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4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一) (1-15课)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二) (16-29课)    16、走访遗迹看历史
  教学目标:
  1.知道帝国主义对中国野蛮侵略的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斗争,以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上一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请你们说一说《南京条约》的内容。”
  2.导入。“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由于列强无耻而且凶残地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遭受了空前的羞耻,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百折不挠的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尊严,面对强权,无所畏惧,开展了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在鸦片战争中就出现了林则徐、关天培和三元里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感人事迹。在这以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北京条约》。”
  3.阅读与讲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9页的图片。“在当时中国的国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座历时150多年修造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以其优美的风景、精良的建筑、丰富的收藏著称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但是,在140多年前的1860年,英法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攻陷了大沽口炮台,占领了天津,直逼北京。10月18日,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英法联军在连续两天疯狂地抢掠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之后,又焚烧了中华文明的瑰宝,毁灭了这座综合了中西建筑艺术,聚集了无数古今艺术珍品,全世界少有的壮丽宫殿,制造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大劫难,犯下了万劫不复的罪行。”
  4.同桌阅读。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59页小文的日记“凭吊圆明园”,然后以同桌为伴,观察该页圆明园西洋楼残景的照片,并与左下角的原景观图进行比较,同桌之间交流自身的想法。教师请几组同桌发表意见。
  5.教师总结:“在国家强盛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发明一个建筑奇迹。当国家衰败的时候,我们连维护它的资格和能力也丧失了。国家的强盛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关系到祖国文化财富的命运,我们应该牢记国耻,树立振兴中华的志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17、屈辱的条约
  教学目标:
  1.知道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2.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历史危机。
  3.考虑中国富强的道路和途径。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英法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加上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没有一次战争不以中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随之而来的就是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中国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
  2.阅读教科书第61页和第62页上部的课文和插图,了解《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的卖国条款。
  3.教师讲授:“尤其是1900年6月,英、法、俄、德、意、奥、美、日组成了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8月又攻占了北京,与清政府勾结在一起,疯狂地镇压了英勇奋战的义和团运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义和团运动之后,各列强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更是把中国社会进一步推向了灾难的深渊。”
  4.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2页表格第三栏中的内容,了解《辛丑条约》规定了哪些屈辱的卖国条款。同桌之间讨论:“当时,清政府一年的收入约8000万两白银,全国有4亿多人口,算一算,要还清《辛丑条约》的赔款,每个中国人要负担多少?”
  5.课堂练习作业。学生根据讨论交流的体会,完成教科书第62页的作业。
  6.小组探究。分小组阅读教科书第63页的时局图,讨论其中的含义,考虑这幅图说明了什么。教师巡视并适当协助学生。
  7.全班交流,各小组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予以补充。重点协助学生理解:显而易见――指时局图显示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瓜分中国的野心;一目了然――指时局图标明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8.教师总结:“19世纪末,列强加剧了对中国的疯狂掠夺,纷纷在中国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妄图瓜分中国,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在危机关头,中国人民逐渐觉醒,不间断地进行着顽强的探索,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18、天下为公
  教学目标:
  1.了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敬重革命先辈,振奋民族意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2.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教学过程:
  1.导入。“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疯狂侵略和一系列丧权辱国屈辱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国力越来越衰败。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许多仁人志士苦苦追寻救国之路,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但有一位革命者从来没有气馁,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最终领导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他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2.阅读与讲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页的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和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无数革命志士献出了生命,他们的事迹不只仅是历史,而且鼓舞着无数的后人。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民主革命英烈的事迹,如陆皓东、鉴湖女侠秋瑾、林觉民等。
  3.教师讲述:“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和武昌的新军在湖北武昌发动了起义,取得了胜利,清王朝土崩瓦解了。1911年是中国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做‘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到南京开会,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并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教师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武昌起义图”。
  4.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64页的课文和图片,并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孙中山先生题词的“天下为公”的含义;建立民国以后,废除了哪些封建保守,开创了哪些新的社会风气;除了教科书上出现的内容以外,还知道哪些内容。(例如:废除磕头礼,改行鞠躬礼;废除拱手礼,改行握手礼;大力开办学堂;解放妇女,妇女可以进入学堂读书受教育,可以走上社会参与工作,废除缠足等。)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进行补充。
  5.教师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19、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反对封建势力出售中国主权的革命运动。
  2.体验和感受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的斗争意志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国的仁人志士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寻找一条民族振兴、救国救民之路,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可是不久,孙中山先生领导取得的革命效果就被袁世凯篡夺,在帝国主义的挑唆和支持下,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泥潭。在中国的广阔大地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混战,使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水火之中。”
  2.阅读与讲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7页第二段课文,教师要注意讲清以下要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意、奥三国为了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发动的一场龌龊的战争。(2)当时中国也“参与”了这场战争,并且是“战胜国”。(3)战后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实际上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一次分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却反而要把战败国德国在我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4)当时的北洋政府中的亲日派卖国贼竟然命令中国代表在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5)消息传到了国内,举国上下群情激愤。
  3.小组讨论:“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能够向中国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
  4.阅读与讲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7页的后三段课文。教师可以把参与五四集会的群情激愤的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故事补充介绍得详细一些。
  5.小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壮举说明了什么?”然后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教师主持。讨论后,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7页右下方“豆博士”的话,知道我国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既是为了对1919年青年学生爱国壮举的纪念,也是要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永远铭记这次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
  6.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并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五四运动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20、开天辟地
  教学目标:
  1.知道是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了解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
  1.导入。“中国的仁人志士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寻找一条民族振兴救国救民之路,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可是不久,孙中山先生领导取得的革命效果就被袁世凯篡夺,在帝国主义的挑唆和支持下,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泥潭。中国的广阔大地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混战,使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向何处去?就在这个时候,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学生可能不了解十月革命,教师可以做简单介绍:“由列宁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10月,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2.阅读与讲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9页的资料。教师讲授:“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一批具有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以极大的热情开始研究和传达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经验,出现了陈独秀兴办的《新青年》杂志、李大钊主办的《每周评论》、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等。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传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还在各地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长沙发起成立了‘俄罗斯研究会’,周恩来等人在天津组织了‘觉悟社’,这些团体的宣传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达。在这期间,1919年5月4日,在北京迸发了规模空前的五四运动。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的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达。各地的早期共产主义组织深入到工人群众之中,兴办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开办工人夜校、协助工人组织工会,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播放《国际歌》。
  4.阅读与讲授。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68页的课文和图片。教师讲述,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在五四运动的基础上,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当时,在中国成立共产主义政党被军阀统治者宣布是非法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一定要严酷镇压。所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秘密举行的。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他们了解答案。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2名代表是谁?(12名代表是:毛泽东、何叔衡、李汉俊、李达、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等。)
  他们12个人代表着多少党员?(代表着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
  这次大会做了什么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党旗上的镰刀和锤子象征着什么?(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表示中国共产党是工农联盟。)
  5.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9页的课文“毛泽东的志向”和乐乐的体会,讨论“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就立下了宏伟的志向,你从伟人的胸怀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然后向全班谈自身的体会。
  6.教师总结:“从12名代表、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强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和流血牺牲。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21、红旗飘飘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创立革命武装的过程。
  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热爱解放军的教育。
  3.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导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广泛发动了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香港海员罢工,并最终取得胜利;领导广东、湖南许多地区组织了农民协会,开展反对土豪劣绅和减租斗争,农民运动蓬勃展开,毛泽东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孙中山先生接受了共产党的协助,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东国民政府开始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革命势力很快从广东扩展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3.播放并学唱北伐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打倒列强》。
  4.教师讲述:“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革命的迅速发展吓坏了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选择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作为代理人,在1927年4月12日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革命者,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但是,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5.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欣赏和阅读教科书第70页的图片和课文,教师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南昌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8月1日凌晨,共产党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国民革命军2万多人,在江西南昌发动起义,向敌人发动猛烈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全部歼灭了南昌的守敌1万多人,使南昌城飘扬起革命的红旗。)
  南昌起义胜利后又发生了什么?(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依照计划,撤出了南昌城,并向广东进发,准备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积蓄力量,再次北伐。)
  八一南昌起义意味着什么?(中国共产党有了自身的革命军队。)
  为什么我国把八月一日定为建军节?(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装建立的日子,把八月一日定为建军节是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南昌起义图”。
  在南昌起义后不久,又发生了什么?(中国共产党又在湖南农村举行了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起义的队伍开进了江西井冈山地区。)
  为什么要到井冈山?(毛泽东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转移到敌人力量单薄的地方去,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管和发展革命力量,因此选择了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是怎么一回事?(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保管下来的局部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发展为燎原之势。)
  5.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欣赏和阅读教科书第70页的图片和课文,同桌之间通过讨论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知道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上“八一”的含义,认识我国威武之师的军旗、军徽。
  6.教师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22、地球上的红飘带
  教学目标:
  1.知道党中央在“左”倾错误统治下,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损失沉重,不得不被迫突围,进行长征。
  2.知道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3.知道红军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检查复习。让学生说一说南昌起义的经过,以和毛泽东为什么要把秋收起义的队伍带上井冈山。
  2.导入。“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革命第一次有了自身的武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又有了很大的发展,相继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的是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不时壮大、革命根据地的日益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一次又一次地派重兵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3.讲授与讨论。“面对敌人疯狂的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怎样进行反围剿?”(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胜利地进行了四次反围剿,连续四次粉碎了蒋介石的猖獗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采用“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寻找有利战机,在运动中以速战速决的行动各个歼灭敌人”这样一种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的斗争方式,总结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取得了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让学生讨论十六字方针。
  4.讲授与讨论。“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了10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但是,这时党中央在‘左’倾错误统治下,排斥了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正确领导,指挥红军‘全线出击’,让红军和处于优势地位的敌人硬打硬拼,红军苦战了一年,没有打退敌人的‘围剿’,自身却损失沉重,不得不被迫突围,进行长征。”
  讨论:“红军胜利地取得了四次反围剿胜利,为什么第五次会失败?”
  5.教师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讲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江西,开始了长征。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敌人安排了四道封锁线。红军浴血奋战,突破了四道封锁线,但是损失很大。在渡过湘江后,红军只剩下了三万人。在这危难关头,在毛泽东的提议下,红军向敌人力量单薄的贵州前进,占领了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城。”
  第二课时
  1.检查复习。“红军什么时候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指图说说长征初期红军的情况。
  2.导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城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3.阅读与练习。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72页的课文和图片,然后同桌之间一起完成“查检查”的练习。
  4.教师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讲述:“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难万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西北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红军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5.故事会。请自愿的学生结合语文课学习过的内容或搜集的其他资料,讲述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
  6.阅读。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73页的美文“大渡河上的史诗”。
  7.教师总结:“红军历时一年,突破了敌人重重的围追堵截,历尽了艰难险阻,经过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取得了胜利。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播下的革命种子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长征的胜利,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朗诵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8 13: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