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课人物装饰画
教学目标:
1、欣赏研究艺术家的作品,了解人物装饰画的特点。
2、掌握人物装饰画的创作方法,能使用多种表示方法绘制装饰画。
教学重点:用变形、夸张、概括的手法表示人物的装饰效果。
教学难点:使用富有节奏感装饰手段,体现人物的特征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人物装饰初学时主要是凭借各种资料(如中外保守艺术,现代艺术和民间艺术)进行学习。通过欣赏、分析、临摹,认真地看、想、画、写,从中找出人物装饰造型、形式美感和程式化表示手法的规律。如我国的人物装饰造型极具特色,从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人物造型到明清年画、剪纸、皮影戏中影形人物造型,都凝聚着东方人的独特审美观。还有保守戏曲人物造型的程式化扮演动作、石窟石刻、陶俑艺术、民间剌绣等。
人物装饰画,可以是有心的加工,也可以巧妙地变形。它是富于情趣、装饰美感的图形,切忌刻板的和拘谨。
古老的岩画上的人物,用点、线、面作了装饰性的处置,富有神秘的美感。
汉画像砖上的装饰人物。
中国明间绣品上的装饰人物,色彩雅致,造型可爱。
比较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操作技巧
人物装饰画操作技巧
人物美感因素的表示:人的形体美、动态美、服饰美和情趣美,这些形式的美感因素应尽力发掘和运用,使之转化成不同效果的装饰美的人物装饰画来。
选择好人物素材后,首先必需掌握具体的变形方法和表示手段。一般人物装饰画的装饰变化方法有下列几点规律:
1、影绘简化:就象描绘物体的影子一样去表示人物的轮廓特征,最大地简化人物的结构关系而采用黑形干涂的手法。这种方法应注意人物外形的轮廓特征,选择适合的角度在乎涂后仍能表示出人物特征。还应对外形轮廓进行概括性的简化,去繁就简。如民间的剪纸和皮影中运用得很好,形成了典型的风格。
2、秩序化修饰:用统一化、条理化的手法使设计画面出现一种有秩序的美感。要求对杂乱的内容进行整理,使之整齐而统—。可采用重复、近似和渐变等具有规律性较强而又单纯统一、规则整齐的形式来修饰人物造型。还应对人物的某些结构作为必要的简化、删减,适当进行夸张和装饰加工,增加画面的装饰效果。
3、夸张加强:这是装饰变形手法中最必要的—种手法。进行夸张和加强,必需以简化与秩序化为基础,再去夸张或加强人物的某些特征,如比例、结构、形态等,从而得到自然状态中所没有的美感表示,增强画面的装饰性。我们要夸张和突出实质的、富有特征性的东西,放弃非实质的、非特征的东西。夸张加强是装饰变化的重要手段,当然,其目的是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优美,而不是离奇古怪,这点与漫画中的夸张是有区别的。
4、添加综合:根据我们构图的需要,在较为单一的纹样上添加一些能突出特征的装饰纹样,使人物形象更加完美突出。我们还可以从画面的整体形式美需要,在简化后的形象中添加一些笼统的点,线、面或其它形象,使画面的层次更丰富,更具有装饰趣味性。但应注意一点就是要注意所添加的纹样与原形象要风格相统一,防止生搬硬套。
5、组合移位:这是一种接近于笼统装饰效果的变形手法,在变化人物形象时,可将不同的造型作局部或全部的交错、重叠等,使形与形之间发生透叠的视幻效果。还可将具象人物加以分割,再按我们的构思重新组合,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三、作品展示
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人物装饰
外国民间艺术中的装饰人物
京剧脸谱的人物装饰
画家作品中的人物装饰
现代绘画中的装饰人物
四、设计要求
1、在学习人物装饰画时注意借鉴古今中外优秀人物装饰形象的造型规律和表示手法。
2、可以把图片资料和自身的写生演变成装饰性的人物作品。
3、可以作头像的变形,也可以作单人全身像或群像的装饰画。
4、作品可以用多种资料完成。
学生活动
1对比欣赏,初步了解人物装饰画与写生人物之间的区别
2欣赏研究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作品,用儿童的眼光分析他们的表示方法。
3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示方法
4尝试用1至2种装饰技法进行练习
5作业评价(自评互评)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讨论(一)人物装饰画和写生人物的联系和区别(方式:集体交流并由老师归纳提升)
2组织学生讨论(二)欣赏研究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作品,用儿童的眼光分析他们的表示方法。(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启发追问)
3组织学生讨论(三)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说说自身的作业创意,包括内容和技法
4学生作业时,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组织学生作业评价(自评互评师评)目的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么画,说出自身想要表示的内容和方法。
五、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体会人物表示出的美感:人的形态美、运动美、服饰美和情趣美,使这些美转化到自身的人物装饰画作品中。
教后小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