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7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1
第一课时
  师:在上课时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七日,在美国洛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倒塌,几万人被埋,三十万人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灾难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在历史长河上每一次,哪一个同学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
  
  生读课题。
  
  师:在深情一些。
  
  师:大家读读课文,想想哪个地方最感动。
  
  生自读课文。
  
  师:好,老师检查一下,词都会吗?
  
  出示:洛杉矶  阿曼达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师:回想一下刚才的录像,你觉得哪几个词你从录像中就读懂了。
  
  生:混乱。
  
  师:为什么?
  
  生:废墟。
  
  师: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还可以问其他人,读书就是这样,刚才大家读得这么投入认真,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最让你感动的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三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师:第三自然段说什么呢?
  
  生:是阿曼达说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和他的小朋友在一起。
  
  师:父亲受到打击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生:第二自然段。爸爸挖了八小时,二十四小时……但是他有一个信念,他的儿子在等着他。
  
  师:你来说,和他人重复了也不要紧,就说让你最感动的。
  
  生:表达了他和同学之间浑厚的友谊。
  
  师:实际上你感动的就是阿曼达的一点表示。
  
  生:我觉得第五自然段让我非常感动。一些家长看了废墟之后哭了就离开了,只有这位父亲坚信他的儿子在等着他。
  
  生:我感动的也是第三自然段,但我感动的不是阿曼达的表示,而是感动阿曼达也相信总会和他父亲在一起。
  
  师:这还是阿曼达的表示,没有关系,反正感动了你。刚才大家谈论了很多画面,这个故事的确是感人至深,可以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很多,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找到这个地方“父亲在挖废墟……”有没有?
  
  生:有。
  
  师: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很好,很清晰,请座。在老师看来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能读出很多的联想,请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看看读出来什么。
  
  生读。
  
  师:哪个小朋友来读,你读出什么来了?
  
  生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父亲为了救他的儿子不顾危险。
  
  师: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你们有没有感觉到。
  
  生:三十六小时。
  
  师:三十六小时是多长?
 
  生:一天半。
 
  师:或者说两天一夜,或者说是五十多节课,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在做什么?
  
  生:挖废墟。
  
  师:这么长的时间按道理假如不是机器是人应该做什么?
  
  生:休息。
 
  生:吃饭睡觉。
  
  师:父亲有没有做,他就在做一件事,不时地……
 
  板书:挖。
 
  师:挪走倒塌的柱子,他在挖,读下去。
  
  生接读。
 
  师:你感觉到什么?
  
  生:我感觉到父亲和小朋友互相信任。一直相信小朋友就在等他。
 
  生:父爱也是伟大的。
  
  师:这么长时间就在疯狂地不时地挖。要是你会怎么样?
 
  生:累。
  
  师:只要不是机器都会累的,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累,当我们感受到一种无法想象的累时你应该怎么读这首诗?
  
  生:深情地读。
  
  师;来试试。
  
  生读。
  
  师:很深情,能否再累点。
  
  生读。
 
  师:是的,已经很累了,他挖了八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我们一起来。
  
  生读。
  
  师:这位父亲就这样挖,挖到没人再来阻挡他,你又读出什么了?
  
  生:因为失去小朋友过度悲哀,挖个不停。
  
  师:于是没人阻挡他。
  
  生:因为他失去小朋友后,人们以为他精神失常了。
  
  师:我们看看这句话“没人再来阻挡他”你读出什么了
  
  生:以前他人阻挡他,他就问是不是来帮我的。
  
  师:你从再次读出来曾经有人来阻挡他。不能小看这个词,那你们找找看哪些人曾经阴挡过他,为什么阻挡他。
 
  生:一些好心人。
 
  师:怎么阻挡的,你读读看。
 
  生: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师:为什么要阻挡他,没有希望了,这个时候父亲怎么做,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谁愿意协助我)
 
  师:没人理解他,他便继续挖。还有谁阻挡他。
 
  生:消防队长。
  
  师:怎么阻挡的?
  
  生:太危险了,马上就发生大爆炸。
  
  师:还有谁?
  
  生:警察。我很理解你这样做,这里很危险。
  
  师;父亲怎么说?
  
  生:来协助我的吗?
  
  师:这么多人曾经劝过他,但后来为什么人们不再来阻挡他了呢?
  
  生:大家以为这位父亲失去小朋友过于悲哀,已经精神失常了。
  
  师:为什么认为他精神失常了?
 
  生:因为好多人都阻挡他,他都说是不是来协助我。
 
  师:答非所问。
 
  生:因为他不时疯狂地挖,人家劝他他也不听。
 
  生:因为这位父亲他还双眼直直的,平常他人都不会两眼直直的,所以他们认为父亲精神失常了。
  
  师:真能干,她注意到眼神了,这是呆滞的眼神,这是木讷的眼神,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有这样的眼神,但是我们知道这位父亲。
  
  生:没有失常。
  
  师:因为……
  
  生:他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着他。
  
  师:他企求他人协助他,没人理他,你会怎样?
  
  生:我会觉得很失望很无助。
  
  师:没人理解他协助他,这种无助孤独和若闷,当你感受到这种孤应该怎么读?
  
  生:苦闷。
  
  师:你读读试试?
  
  生读。
  
  师:很不错,你可以叹息了。你来读读。
  
  生读。
 
  师:很有进步啊。挖了三十六小时,就是在这种孤独苦闷中父亲照相地挖啊,你再读读看,能读出什么?
  
  生读。
  
  师:你还读出什么?
  
  生:父亲内心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一定在等着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生:父亲不顾一切,流血了,衣服破了他也不去补衣服。
  
  师:他注意到了父亲的形象,你关注一下,父亲的样子。
  
  生:父亲在地震中自身受了伤还要挖。
  
  生:我觉得这位父亲很累很累。
  
  师:怎么说?
  
  生:他没有休息,也没吃任何东西,我觉得这位父亲很坚强。
  
  师:这个我们已经读出来了,请同学们看这。
  
  出示:他挖了8小时……
  
  师:哪位同学知道破烂不堪,堪是能忍受的意思。
 
  生:已经不成形了,不能忍受了。
  
  师:再看后面,到处都是血迹,想想什么样?
  
  生:所有的废墟上都有。
  
  师:废墟上吗?读读这句话。
  
  生读:他满脸血丝……
  
  师:到处都是血迹,哪些?
  
  生:全身。
  
  生:眼睛、手上、脚上、身体。
  
  师:到处都是血迹,从头到脚,这就是父亲,当你想到这些时,你就会问自身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在这三十六小时会发生哪些惊心动魄的局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什么?
  
  生:他挖到砾时手会被扎破。
  
  生:到处都是小孩的。
  
  师:当父亲在控出一具小体的一刹那,他会想什么?
  
  生:这会不会是我儿子呀?
  
  师:他会怎样?
  
  生:浑身冰凉。
  
  生:浑身发抖。
  
  师:对,不是我的儿子,不是我的阿曼达,我的阿曼达还在等我,于是抹掉眼角的泪光继续挖,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不时地在痛苦煎熬中继续挖。你会怎样读。
  
  生读。
  
  师:很好,我听到你们有感觉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是饱含着血泪的情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样一份令人心痛的爱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生:他挖了八小时……
  
  师: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间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
  
  生:是爱的力量。
  
  师:讲得好,还有吗?
  
  生:是他对儿子讲的一句话。
  
  师:什么话?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是吧,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生读。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悲哀欲绝地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读。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时候还是这句话。
  
  生读。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首诗。
  
  生读。
  
  师: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这首诗也是大山的写照,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读:他挖了八小时……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父亲的倔强坚强,对父亲深沉的爱。第一节课有同学提到了有几个画面很感动。同学们读一读,用笔画画,画下来还要有感情地体会一下。
  
  生读。
  
  师:让你感动,让你觉得这个儿子能打动你的地方?
  
  生:我读出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师:你从哪个词语读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
  
  生:一定。
  
  师:还有哪个词语读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
  
  生:无论……
  
  师:这句话没有无论呀,你再读读。
  
  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
  
  师:把只要读重一点。多么信任啊,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能来救大家。还有吗?你还能读什么来。
  
  生:这个小朋友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师:他刚才跟同学们说了什么?
  
  生:不要害怕。
  
  师:你想到什么?
  
  生:这个小朋友对爸爸非常信任。
  
  师:对,这是对的,就是凭着对爸爸的信任,他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请同学们读读前半句话?
  
  生读。
  
  师:好,你读出什么?刚才我们说到他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也就是说在底下,你说。
  
  生:我读出了阿曼达临危不惧。
  
  师笑:怎么说?
  
  生:在废墟里也不害怕。
  
  师:他不害怕,于是他告诉大家不要害怕,第一层意思同学们害怕了,另外一层是阿曼达不害怕,他为什么不害怕……
  
  生:因为阿曼达的爸爸说过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所以他不害怕……
  
  师:这是他的理由。
 
  生:因为阿曼达认为只要他父亲活着就会来救他,所以他不害怕。
 
  生:我觉得他会害怕,假如是你的话你被埋在废墟下也会害怕的。
  
  师:哎呀,真好,读书会设身处地的想。同学们可能体会不到,我们顺着他的思路再来体会一下。
  
  重放录像:我来同学们都在教室,教学楼像山一样向我们压下来。把我们送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狱,只觉得四周是……
  
  生:黑暗。
  
  师:是无边的黑暗。是……
 
  生:耳边是轰隆隆的声音。
  
  师:对,是房至倒塌的声音。
  
  生:还在父亲小孩哭泣的声音。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很无助。
  
  师:是很无助,甚至被压倒了,还有什么?
 
  生:还有无边的恐惧。
  
  生:在面临灾难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很害怕。
 
  师:你哆嗦了,为什么?
 
  生:那时四周都很黑。
 
  生:废墟可能会倒塌下来。
  
  师:那种惨不忍堵的局面时时出现在眼前,你们害怕吗?对,我们有理由七岁的阿曼达恐惧过,哆嗦过,但他最终战胜了自身,并且影响着同学,他是怎样面对这三十六小时,他会对自身说什么,对同学说什么,请你写下来,把这个过程生动地写下来。
 
  生写。
 
  师:好了吗?写好的小朋友再读一读。
 
  生自读。
 
  师:停,谁来读一读。
 
  生1:你们不用害怕,爸爸答应过我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和我在一起。就算爸爸有危险,其他人也会来救我们的。
  
  生2:假如爸爸死了,我也会死的,不过我相信爸爸一定还活着。阿曼达……
  
  师:有一点我对你有意见。不许说爸爸死,要有信心,我要底下都没死,爸爸不会死,要有信心。
  
  生3:她会想,我的父亲很伟大,他一定会来救我吗?父亲会哭吗?会伤心吗?同学们都忍受这种痛苦吗?爸爸,快来救我们吧。
  
  掌声。
  
  师:你看,你成了明星了。就这样七岁的小曼达凭着对父亲的信心,就是这句话一起读。
  
  生读:无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师:就是这句话让小曼达顽强地在底下待了三十六小时,我们一起读,把他们父子发明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我来当爸爸。
  
  出示:挖到第三十六小时……
  
  师生读。
 
  师:父亲用哆嗦的声音说,出来吧,阿曼达……
  
  放录像(父亲救阿曼达出来的一幕)
  
  师:同学们,他们几乎经历了三十八小时,现在阿曼达已经逃离了魔,我们可以肯定他一定是第一个伸出小脑袋的,我们再听听,想想他会有什么感受。
  
  再放录像。
  
  师:想不想对阿曼达深情地说一句话。
  
  生:你真勇敢。
  
  生:阿曼达你真棒。
  
  师:说得长一点的,有吗?
  
  生:阿曼达你真伟大,我们向你学习。
  
  师:内心感动,我们有理由相信七岁的小曼达,我们深情地把这个结尾读出来。
  
  生读。
 
  师:不够味道,谁再读读,怎么读。
  
  指名读。
 
  师:不错,再幸福一些。
 
  指名读。
  
  师:是呀,这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幸福。
  
  指名读。
  
  师:由衷地赞叹。
  
  指名读。
  
  师:不错,谁还有读得更好吗?有信心地手摇一下。
  
  生读。
  
  师:对,我们一起来,这对了不起的。
  
  师生读。
  
  师:读到这里,我相信同学们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一定有了新的理解,谁来说?
  
  生:这对父与子都是将对方还活着当作自身精神上的支柱。
  
  师:讲得真好,他们是很了不起。
  
  生:都是无私的。
  
  师:怎么说?
  
  生:因为父亲不只救了他一个儿子,而是救了十四个小孩,阿曼达让同学先出去,自身最后出去。
  
  师:都是有道理的,父亲为了救儿子付出那么多。
  
  父亲不顾一切的挖,儿子坚忍不拔地等。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信念:无论发生什么我们……
  
  生:都在一起。
  
  师:所以我们说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对。
  
  生: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他们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们有一种精神,力量,我可以失败,可以牺牲,但我永远不可以被征服,人就需要有这种力量这种精神支撑,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读到这里,回味这个故事的感人至深的一幕,父与子的形象一定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好好想一想,父亲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在我们脑海里刻下的是哪一个,请你找一句最打动你的,或者说出来,等一下满怀激情地说。
  
  生找。
  
  师:好了吗,谁来?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生2:他满脸灰尘,衣服……
  
  师:父亲的形象已经刻在我的心中。
  
  生3:他挖了八小时……
  
  师:父亲的这种叫人心痛地爱已经叫人留在心中。
  
  生4:他顿时感动眼前一片漆黑……
  
  师:饱含深情。人物的语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这一段是最生动的。
  
  生5: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
  
  师:坚决点,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一言一行都可以折射出他们金子般的心。他们感动的地方还有很多地方,回去以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还有回去把字词誊写一下。假如你们感兴趣的时候卢老师还有两本书推荐给大家。一本就是父与子。再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读总有一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2
【教者注】
  有这样一个故事:妈妈问孩子:这个(英文字母O)是什么?孩子张口就答:O。妈妈大吃一惊:你怎么认识的?孩子很自豪:幼儿园老师教的!第二天,妈妈以扼杀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发明性为由将幼儿园告上法庭。法庭上,妈妈给法官和陪审团讲了一件事:某心理学家在白纸上点了一点进行测试,问题是:这是什么?幼儿园小朋友的答案很多且想象丰富、奇特;小学生回答减半;中学、大学逐级减半;研究生回答统一又准确:白纸上的一个点。结果,妈妈胜诉。
  
  读罢,深有感触。于是,学习支玉恒老师《西门豹》的教法,进行本课教学。尽管诸多邯郸学步之举,但吾辈后生,贵在学。贻笑大方,不必介意。
第一课时
  师:小朋友们,我们又见面了!高兴吗?
  
  生:高兴!
  
  师:谁还记得我们以前一起学习过哪一课?
  
  生:《鲸》。
  
  师:对。记得真清楚。那一课我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今天,我们仍然会学得很开心。不过,学习中有可能会让大家“伤心”。哦!
  
  生:不会。
  
  师:好吧。咱们上课。课前已经把课文读过两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很好!
  
  师:请大家看课题,这个星号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师:谁知道什么叫略读?
  
  生:就是说要简单的、简略的读。
  
  师: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这篇课文需要大家自身读懂,老师只能简单地提示你们一下。有信心读懂吗?
  
  生:有!
  
  师:很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同学举手)
  
  师:嗯,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了。有的同学想举手还不敢举手,对自身没有信心是不是?
  
  生:是。
  
  师:请潇洒一点,凡是认为自身基本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
  
  师:好!看来只有几个同学还没有信心。没关系,我们再读读就能做到正确流利了。大家还愿意读吗?
  
  生:愿意。
  
  师:请看,题目叫──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考虑,是不是?
  
  生:是。
  
  师:那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赵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一定要先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假如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现在请各小组开始读书、讨论。
  (学生小声读书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合作学习。
  
  师:刚才讨论时,有些同学提的问题已经接近老师要提的问题了。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题的,你们的思想即将和老师的思想发生共鸣了。哦,对了,我有个习惯:谁能猜准我要提的问题,将会得到我的特别奖励,你提的问题沾了一点边都行。想知道什么奖励吗?
  
  生:想!
  
  师:十月一之前,我会领着这些同学到书城买书,可以任意挑选你喜欢的一本,我买单!
  生:呀!(嗬!噫!)
  
  师:要不要再讨论讨论?
  
  生:要──!
  
  师:那开始吧!(学生再次认真读书,热烈讨论,教师参与。)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对!
  
  师: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身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
  
  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身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好!真想奖励你!但是,你提的却不是我要问的。负疚啦!(笑声)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身的小朋友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论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身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动身,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谁再来说?
  
  生:课文第二十小节说:“父亲哆嗦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哆嗦地说?应该高兴才对。
  
  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好。那你说为什么?
  
  生:……
  
  师:是啊,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见到自身的儿子了,应该高兴才对呀。可他为什么还要声音哆嗦呢?谁来帮他说?
  
  生:我想他是还有点担心。
  
  师:是的。
  
  生:我想他是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
  
  师:有这个原因。挖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吗?累了时候声音是有点哆嗦。
  
  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身的儿子,他一定很激动。
  
  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思想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遗憾的是,还没有猜对!谁再来猜?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身的信念,救自身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身的同学,想先救自身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是!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能。
  
  师:这个问题已经接近我要提的问题了。最后再给大家一次机会。谁来说?谁认为我最有掌握,请把手举得高一点。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家长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
  
  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小朋友的尸首,不愿供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小朋友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家长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小朋友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实际。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这位父亲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
  
  师:你说的是父亲。她问的是那些哭喊一声就走了的家长。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至此,基本上疏通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
  
  师: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也很不错,协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渡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没有?
  
  生:找到了。
  
  师:读。(生读课文)
  
  师:(板书:失常?)我要提的问题就在这儿。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
  
  生:(纷纷举手)
  
  师:别忙。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请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关的例证。待会儿说出你的理由。开始吧。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感悟课文中培养其思辩能力。
  
  师: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请举手。一、二……只有六个。其他人都是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的了。这样吧,你们这几位认为“失常”的同学请坐到那边去,那几个同学请让让。快点!你们几个人重新组成一个小组,从课文中找出从哪儿看出父亲精神失常的。要动笔画。懂吗?
  
  生:懂。
  
  师:我们这些同学要认真读书、考虑、讨论,那几位认为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不同意,我们要考虑那些同学会从哪儿找到理由说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也要找到理由和他们争辩,证明父亲的精神是正常的。
  
  (热烈讨论3分钟。中间,老师指导“失常”组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两眼直直、只有一个念头、挖了38小时”。)
  
  师:下面,我们的争辩即将开始了。认为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正常的同学纷纷举手:“老师!”)请把手放下。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是觉得自身一方是对的,应该是正方,是吧?
  
  生:是!
  
  师:呵,争辩的正反双方与争辩观点的正确与否无关。他们认为父亲的精神失常了,就是“是”,为正方;你们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就是“否”,为反方。反方就是反对对方的意见的一方。懂了吗?
  
  生:懂了。
  
  师:刚才正方同学找到了三个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先看第一个理由──两眼直直。请正方同学回答。
  
  生(是):……
  以下“是”为认为父亲精神失常,“否”为认为不失常。别的家长喊了两声都走了,只有这位父亲还在那儿挖。他人来劝他,他两眼直直地看着他人,一般的正常人,像我,都不会两眼直直地看人,(笑声)可他却直直地看,说明他失常了。
  
  师:有道理。反方?
  
  生(否):可能他的心里已经没有希望了,才直直看着他人,想请他人来协助他。
  
  师:我想协助你一下,好吗?(生答好)与其说父亲心里没有希望,不如说父亲心里充溢了希望,充溢了渴望。他多么希望他人来协助他啊!正是由于他过于渴望,才──
  
  生(否):才有点两眼直直的。
  
  师:有点像失常。
  
  生(否):但不是失常。
  
  师:谁来读读这段课文?要读出父亲的渴望之情。(生读课文)
  
  师:请看第二个理由──只有一个念头。请大家找到那一段课文,看看只有一个什么念头。读。
  
  生:(读课文)“然而……等着我!”
  
  师:请正方同学说说,为什么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精神失常?
  
  生(是):因为他见人就说“你愿意协助我吗?”警察、救火队长也在给他说……
  
  师:注意,“只有一个念头”。
  
  生(是):他心中除了这个念头,其他的一片空白。
  师:这样就显得精神失常?
  生(是):是。
  生(否):不对。我们小组讨论了,认为他还问“有几个小朋友活着?”假如他精神失常了,才不会问他人呢,先把我的小朋友救出来要紧。
  
  生(否):假如他精神失常的话,他干嘛还救自身的儿子?(笑声)
  
  生(是):老师,我反驳李伟婷同学的观点。因为课文后边还说了,他是依照小朋友的说法把别的小朋友救出来的。
  
  生(否):我反对肖瀚同学的意见。就算……就算……他没有失常,就算他是一个再有爱心的(人),也不可能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去关心其他的小朋友。
  
  师:好。停一下,别争了。我要听听这位同学的高见!
  
  生:我认为这位父亲不是完全失常,是半失常。(笑声)
  
  师:请别笑。说实在的,我同意他的观点。
  
  生:因为……
  
  师:请你现在别说,待会儿你悄悄地告诉我。请看第三个理由:挖了38小时。请你说说,为什么挖了38小时就是精神失常了?
  
  生(是):我以一个正常人的规范来看。(笑声)正常人的规范,挖几个小时,手就已经累了,而他挖了一天多,38小时,有点不可思议。
  
  师:就是有点不正常是吧?
 
  生(是):是。
  
  生(否):(纷纷举手):老师!老师!
  
  师:请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生(否):(美国)世贸大厦倒塌,死了很多人,挖了几个月呢!
  
  师: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没切中要害。想一想,38个小时,不吃不喝呀。看看书,实不相瞒,我在这个地方,就是“38小时”旁边写了两个字:失常。我没写“精神”两个字,只写了“失常”。
  
  生(否):课文后边说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正是因为他挖了38小时,才说明他了不起。否则就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了。
  
  师:你是说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
  
  生(否):是。
  
  师:你说的已经接近关键处了。但是,请想一想,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你到我们新建的塑胶操场上挖38小时看看?恐怕校长都会踢你一脚。(笑声)
  
  生(是):我反驳她的意见。他绝对有失常的感觉,否则的话……比方说,其他的家长也有可能是这样想的,假如引起爆炸,那些原本没有死的小朋友也有可能被炸死。他应该更理念一些,去……
  
  师:注意,更理智一些。
  
  生(是):对,更理智一些。去找那些救护人员来挖,这样平安一些。可是他只想到,我一定要救我小朋友,我一定要救我的小朋友,就像发疯一样,不顾任何危险。假设他真的使楼房发生爆炸的话,那他也要和自身的小朋友一起死。
  
  师:你说的有道理,但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他宁可牺牲自身也要救出自身的小朋友?
  
  生:可以。
  
  师:这是不是一种爱的力量?
  
  生:是。
  
  师:大家说是不是?
  
  生:是!
  
  师: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个因为爱自身的小朋友,因为失去小朋友过于悲哀,精神上、行动上与我们一般的人有点不太相似的父亲,你会说你的精神失常了?你会这样说吗?
  
  生:不会!
  
  师:你只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对他的凄惨遭遇而感到同情。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对他说:你的精神失常了!只能是深深地敬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生(否):老师,我想给正方说一个故事。
  
  师:请!
  
  生(否):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位母亲去买菜,突然她看到自身很小的两岁多的小孩从高楼的阳台上摔下来,那位母亲呢,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接住了那个小孩!(后来)消防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跑过去,那位母亲却接不到一个沙包。我想,这位父亲也和那位母亲一样,为了找到自身的儿子,才干挖28个小时……哦,38小时。我觉得这是一种父爱,和那个母爱是一样的。
  
  师:你说的这个事,我昨天还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谈论,确实很感人。不过,我要问问你,你用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
  
  生(否):说明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假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念的话,他就会发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力量。
  
  师:一个什么信念?
  
  生(否):就是一定要救自身的小朋友,相信自身的小朋友在等着他,不会死。
  
  师:也就是说对自身小朋友的生存充溢了……
  
  生:希望。
  
  师:充溢了希望就会发生超出常人的力量?
  
  生(否):是,发生超出常人的力量。要不然那位母亲就不能以超凡的速度接住小朋友。
  
  师:负疚!我要反驳你了。你已经说了,会发生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这就是失──常。(笑声)
  
  生(否):老师……
  
  师:对不起,先停下来吧!我建议你不用再辩了。尽管你辩的时候说明了自身的观点,但同时也协助了正方的同学。
  
  生(否):老师,我还想说!我只发过一次言。
  
  师:好,请你说吧。
  
  生(否):人在紧急的情况下,肾上腺(quán)会分泌胰岛素……
  
  师:肾上腺(xiàn)。
  
  生(否):哦,肾上腺。比方,人在跑步的时候,跑着跑着,肾上腺就会发生激素,激素就会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到全身(笑声)……就会指挥全身发生很大的力量……力量,拼命跑……人在紧急的时候,就会发生一种信念……信念……就会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就会……就会……
  
  师:会使人兴奋,发生不一般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让你想不到的出奇的厉害?
  
  生(否):对!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不过请问,你现在有没有这种力量?
  
  生(否):没有。
  
  师:全班同学有没有?
  
  生(否):没有。
  
  师:因为这是一种超──常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那你请坐吧!(笑声)大家别再辩了。看来同学们都有自身的见解,我们争辩到明天也很难结束。我有一个观点,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假如不同意,咱们下课接着辩。我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笑声)
  
  师:(深情地)小朋友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因此,我还是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小朋友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的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书:爱)同意吗?
  
  生:(肃然)同意。
  
  师:你讲的这个故事很感人。我想请你做一件事,今天晚上把这个故事找到,假如找不到,请根据你的记忆把它整理出来,给大家传阅一下。好吗?
  
  生(否):好!
  
  师:这个问题我们暂时讨论到这里。今天大家争辩的很精彩,出乎我的想象,有点失—常!(笑声)这是骂你们还是夸你们?
  
  生:夸我们!
  
  师:对。这是真正的正常。因为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学会了一种辩证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至此,课文的思想感情、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已经凸现。
第二课时
  (下课铃声想起。)
 
  师:小朋友们,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休息吧。
  
  生:不休息。
  
  校长:小朋友们,下课了,该休息了!
  
  生:我们不休息。
  
  师:大家累不累?
  
  生:不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1:58:00 | 只看该作者

  师:(目视校长询问,校长点头应允)好!下面,老师的第二个问题要出来了。和以前我们学过的课文相比,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大家看书,找找,看看,想想。一定要注意特别之处。
  
  生:(读书考虑了1分多钟)
  
  师:不容易吧,这个问题?
  
  生:我发现了。
  
  师:什么号?
  
  生:感叹号。
  
  师:记得上次上课时我好像批评了这个同学,是吧?(生答是)现在,我要重重地褒扬他:了不起!我拿到课文的时候,读了一遍就深受感动了,读了第二遍就注意到叹号特别多。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5个。现在,请各小组做两件事:
  1、看看这些叹号大都集中在哪儿?
  2、这些叹号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然后,你想法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好吗?开始吧。
  (小组学习,教师参与)
  此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
  
  师:我看了,同学们找得很准。课文中叹号大都集中对话之中。看来咱们之间真的心灵勾通了。先看这一段。
  (投影出示课文片段1)
  
  生:(读书)“在混乱中……向那片废墟走去。”
  
  师:读得不错。特别是这儿,“阿曼达,我的儿子!”真的喊起来了。不过,有一点点不好。
  
  师:我认为你只是在用嘴喊,能不能用心喊?再来一遍。
  
  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读得声情并茂)
  
  师:刚才,我发现有四个同学在微笑。我觉得这样的同学似乎有点失常。假如阿曼达是我们的亲人,被埋在废墟下面,你还会笑吗?
  
  生:不──会!
  
  师:还是呀!我们再来,用我们的心一起喊一次:“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读──!(学生很有感情地齐读。)
  
  师:好!这就是用心在喊。(投影出示第二个课文片段2)请看红色的字,还是“阿曼达!我的儿子!”读这一段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很有感情,非常高兴。好像在笑,又像在哭。开始吧。(生读)
  
  师:“阿曼达!我的儿子!”这一句读得很好。但是中间一句没读好。想想这句应该怎么读?(生练习。)
  
  师:谁来读读?请你。
  
  生:“是儿子的声音!”(稍微强调了“儿子”)
  
  师:有点感觉了。谁再来?
  
  生:“是儿子的声音!”
  
  师:哎──!好多了!大家说,假如要说点朗读技巧的话,这句话应该强调哪个词?
  
  生:儿子。
  
  师:是啊!大家想想,挖了38个小时啊,终于要见到儿子了。“是儿子的声音!”激动吗?
  
  生:激动!
  
  师:太激动了呀!38个小时的疲劳完全消失了!来,再读一遍。(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还有一个地方,叹号用的很多。(投影出示课文片段3)请你来读读。
  (生站起来)刚才你给我说,话都说完了,是吧?
  
  生:是。
  
  师:是的,该说的都说完了。现在也不让你说了。请你读。你的读,就代表了你的一切理解和感情。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师:应该说是读得声情并茂。还有人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师:感情更深了。注意,“是我,是爸爸!”的中间是个逗号,逗号的停顿应该短一些。这里应该读得稍微快一点。“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大家一起来一遍,读!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师:(出示课文片段4)接着读。
  
  生:“一个平安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哆嗦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师:停。没有哆嗦。再读!
  
  生:“父亲哆嗦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
  
  师:“不!”要读得斩钉截铁!读!
  
  生:“不!……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好!读得非常感人。读出了阿曼达的自豪感。
  教学目的基本达成。但由于考虑到时间问题,没敢放开,牵引较多。
  
  师:我要提的第二个问题解决完了。下面我要说第三个问题了。我们每个人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深受感动。感动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你们猜一猜,赵老师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会想些什么呢?或者说想到了什么?
  
  生:你读的时候想到了自身的儿子。
  
  师:是的,我是想到了自身的儿子。但这个念头我只是一念之差(注:教师的口误。本想说“一闪而过”)。
  
  生:您会想到,为什么那些家长只是哭一声就走了,而阿曼达的父亲却有着坚定的信念。
  
  师:那是因为他很……、
  
  生:很爱自身的小朋友。
  
  师:对呀!大家看看,(指着黑板上的“爱”字)我把这个字写得这么大,由这个字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纷纷地)父爱!
  
  师:是啊。由父爱再联想一下?我听你们殷老师说,咱们班在课外阅读课上读过一篇很好的描写父爱的文章……
  
  生:《背影》。
  
  师:对呀!你们会不会想到?
  
  生:会!
  
  师:赵老师会不会想到?
  
  生:会──!
  
  师:还是呀!我读完课文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背影》。还记得文中那感人的情景吗?
  
  生:记得。
  
  师:我今天还特意给大家带来了《背影》的精彩片段,我们来重温一下吧!(投影出示《背影》片段。)请大家轻轻地、深情地读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注:个别地方教师作了删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2: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