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两个“打底色”和由一个泪点引发的思考—读王栋生老师的三本书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7-4-30 21:36
标题: 两个“打底色”和由一个泪点引发的思考—读王栋生老师的三本书有感
为课堂教学打底色.

课堂教学的底色是什么?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后,带给我的答案是“尊重‘常识’”。具体为“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学科特点,依从儿童成长规律及特点。”之所以有这种观点,是因为我读完这本书后,粗粗一翻,牵涉“常识,规律,基础”的字眼在本书中多达23处。常识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课堂教学是复杂的,多变的。而“简约”又是我们教师的永恒追求。”尊重常识又是“简约”的课堂教学的根基所在,用书中王老师的话来说是,“尊重常识,我们会少犯错误,少绕弯路。”

大道至简。尊重常识,遵循规律。对此我深信不已。同时我也要在尊重常识的行走中思考、体悟与践行。



为精神打底色

2017年3月1日至25日,我读了《不跪着教书》和《致青年教师》这两本书。印象最深的是《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里王老师在来自学生为他所教的班上的一个女孩儿求情时回应给学生们的一句话“不能原谅,已经16岁了,想改可能也来不及了。” 王老师一改往日的宽容,义正辞严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变得斩钉截铁,绝不姑息迁就。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对王老师当时的态度做了最好的一个诠释:“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我们不敬重崇高,下一代将变得猥琐;如果我们不维护正义,下一代就会丧失羞耻感;如果我们不看重诚信,下一代将以奸诈为荣;如果我们不尊重文明,下一代将会比赛粗野-------”



王老师的著作不但让教师受益,还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向女儿推荐度王老师的作品。



如《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这篇文章就是我极力推荐给女儿来读的一篇文章。起因是在女儿2岁左右时,一次,太姥姥带她在胡同里玩儿,突然,她没头没脑地仰头对太姥姥说“你怎么不死!”等她长大后,我们再谈起此事,她常常羞得无地自容。此时,已处于青春期的她读这篇文章,不觉有种心领神会,羞悔之色再次浮现她的脸上。对于她小时候的那句话,我们也许可以拿:“童言无忌”而释怀。可作为母亲的我,希望女儿能长为一个有温度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她幼时的这句话曾经一度使我这个母亲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随后,我先后推荐给女儿读的还有《不跪着教书》中的《感恩之心》《善良的心是一盏灯》;《致青年教师》里《良好的习惯来自学生时代》《充溢着温情的小事》《吃完最后一根面条》《仪态风范应从小培养》”《留点麦穗在田野上》《看见别人跌跤不要笑》。女儿在读了《留点麦穗在田野上》这篇文章后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写道:“在‘爱’这个概念中,有一种大爱,“留余”与“舍”是对它最有力的补充。记得我曾经读过的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旅人把一只鞋子不慎遗落在了刚刚启动的火车窗外,于是,她急忙将另一只鞋子尽力向车窗外抛去,尽管那是她特别、特别钟爱的鞋子-----”我突然发现:这两本书中这九篇文章是多么适合青少年学生读。



至此,让我想起孟老师有一次在第三高度读书沙龙活动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大意为:当你面容苍白无色时,是选择打腮红还是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教师要真正成长并 发展必须选择读书这个提升造血功能的治本之法。



由一个泪点所引发的思考:

《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中一篇题目为《老师,我的神》的文章。

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原文为——



“有个女孩,大学毕业了,很有成就。回中学看望她的老师,想说说自己的事,也想听听老师的事。可是老师实在太累,虽然他了解这位学生的心情,也想与她说说话,但是他实在没力气了,竟然说:‘你还是走吧,我太累了。”女孩说:‘老师,你什么也别说,你忙你的,我就在这里坐一会儿。’五分钟后,女孩悄悄离开了。事后她对同学说:‘我现在才真正知道老师的可敬,因为我毕业了,他没有必要在我面前掩饰,所以他直说了。我今天才体会到,老师在学生身上耗去了的是生命!以后我们去看他,就远远地看他,让他少说话。’”读完,我泪奔。在这页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段话:“这幅画面对于我自己,对于诸多一线的老师来说,太熟悉了,因为这种精疲力竭,心如绵纸,吹弹可破的体验大家似乎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经历过,甚至正在经历着。



可教育不能仅仅只要温度、柔软、心疼,更要有理性的思考和健康的持续生长。用心细数造成我们心力交瘁的事件:不放给自己提几个这样问题:有多少是因低层次重复而使我们的教育生涯过早出现衰败迹象,毫无生机可言?又有几件是为培养真正的人,而不断学习思考,砥砺前行所带给的呢?我想:这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去思考。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