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7-4-30 13:05:4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谈话引入,感受应用
导入我准备了两个环节:1、根据小明到学校的路线,让学生倒推出老师去他家家访的路线。(这是第一个层次,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什么是倒推,怎么倒推。)2、这是第二个层次,这个例子中加了数量,学生可以用倒推的方法计算出结果,比第一个提高了要求,让学生感受到倒推的价值。这两个都是用了生活中的例子,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也有数学,体会到“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生活中价值,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这个环节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次:体验倒推的策略,初步掌握倒推的方法。
教学例1时,首先要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弄清两个杯子里果汁数量的变化情况。知道原来两个杯子里一共有400毫升果汁,但数量不等;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后,两个杯子里果汁的数量就相等了。在学生借助直观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出“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这一问题让学生解答。接下来,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学习“倒过来推想”并解决问题。可以先提示学生: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后,两个杯子里的果汁总量有没有变化?一共还是多少毫升?那么现在每个杯子里有多少毫升的果汁?由此,启发学生画直观图表示出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回甲杯的结果,进而想到两杯果汁原来各有多少毫升。然后,再让学生根据画图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把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完整,并要求边填边想表中的每个数据是怎样推算出来的。最后,引导学生回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指出:解决刚才的这个问题,主要运用了“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交流后,发现可以用文字表述、画图表示、填表回顾方法,描述了题目中事情的发展变化状况。通过这些方式的描述使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解决还原问题的办法——分析倒推,这样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层次:举一反三,运用逆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例2的教学,我先让学生整理信息,在整理过程中,我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整理,一种是纯粹对已知条件的有序摘录:原来?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另一种是含有加、减符号形式的有思考整理:原来?张→+24张→-30张→52张。我个人认为既然整理了,那就整理到位,纯粹的摘录条件的整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整理等于把已知条件又抄了一遍,如果用有思考的符号形式整理会好一些,即用原来?张→+24张→-30张→52张。除此之外,用含有符号的整理形式更节约时间,更简便。所以我让学生在体会有序整理的基础上,对这两种整理进行比较,优化含有符号形式的整理。
整理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得出要倒回来,这时要提醒学生倒回来也要有序,从后往前倒,先倒推后发生的事情。在学生会整理、会倒回来的基础上,让学生列式计算。
至于教材上呈现的另一种解题的方法,如果有学生想到,则可以让学生把这种方法与上述逐步倒推的方法进行比较,以使得他们体会这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如果没有学生想到,则可以联系上述逐步倒推的过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最后,还应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根据答案和小明邮票张数的变化情况再顺退过去,以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二是引导学生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既要反思是如何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也要反思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的问题有些什么特点。
第三、巩固深化,内化倒推的策略
“练一练”中的实际问题与例2相似,但数量关系稍微复杂一些,需要学生在准确理解题中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利用例题中掌握的策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这题的难点,主要让学生理解“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怎样送的问题。我相信学生会有思考整理,就能解决问题。所以我让学生讨论“一半还多1张”该怎样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整理(鼓励学生可以用摘录条件的方法,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列式计算。通过练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对算理的认识,又有利于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还把这道题目作了小小的改动,把“多” 改成了“少”,并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过程中,力求体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过程,同时也非常注重数学题目的开放性。既有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的基本题型,还安排了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这不仅巩固了倒推法解题的知识,而且又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添加了一笔。
第四、回顾所学,总结延伸。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第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我布置的是“练习十六”的第1、2、5题做在作业本上。
让学生利用初步掌握的策略独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加深体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运用策略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