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小学教师随写杂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00:4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小学教师随写杂谈
  儿童是上天赐给世界的天使,他们有着最诗意的灵魂。他们的想象的方式、表达的习惯和认知的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让儿童学写诗,比让儿童学写文似乎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苏教版教材中很多经典的童诗,从形式排列看,是一行一行的,但是,把它连起来,是一句完整的富有童趣和诗意的话语,是儿童学习语言的经典句式。
  苏教版二下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诗歌蕴含丰富,语言浅近明快,亲切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这篇课文的第五节是对第四节留下的疑问的回答,也是理解全文的难点。我在执教第五节时,先出示了美丽的荷塘图,结合图画再读诗句,让学生感受到荷叶的可爱,体会荷叶与大伞的相似。然后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讨论: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学生带着这一话题,反复地读,用心地想,激烈地议。有的孩子说:“因为荷叶很美很美。”有的孩子说:“因为很多小动物来了,能在荷叶周围做游戏。”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设计了句式训练:“ 来了,在荷叶 。”学生仿照文本,展开想象,说出了许多富有个性化的诗句,如:小乌龟来了,在荷叶下游泳;青蛙来了,在荷叶上跳舞。小鸭来了,在荷叶下游玩,小蜻蜓来了,在荷叶上乘凉……通过这样的补白,学生不仅感悟到了荷叶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更明白了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是快乐的这一道理。这一难点的有效突破,为后面的想象说话做了有效的铺垫。
  在学完文中的“我”6个愿望后,我不失时机问:“文中的“我”变呀变呀,想变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现在,如果夏姐姐就来到你的身边,她能满足你的一个小小愿望。你想变点什么呢?”台下一阵骚动,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窃窃私语起来。我又补充说明,“说之前,老师有三个要求:1.想变的东西必须是夏天里常见的;2.既要说出想变什么东西,还要说出变了这种东西干什么;接下来,我就让学生用 “我想变 , 。”这一句式展开想象练说。孩子们讨论十分热烈。全班交流时,他们的答案也是精彩纷呈:
  我想变一朵荷花,在池塘中美美地绽放。
  我想变一朵茉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我想变一道彩虹,挂在遥远的天边。
  我想变一阵风,在美丽的荷花旁边跳舞……
  多有诗意的句子啊!我被学生美的语言感动着,我知道,孩子思维的闸门已然已经打开。于是,我又接着引导:小作者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伙伴们带去快乐,你们呢?短暂的静默后,更令人喜出望外诗句从学生的口中如珠般吐出:
  我想变一只萤火虫,给迷路的孩子照明。
  我想变一个太阳,给大地带去光明。
  我想变一阵雷雨,滋润干渴的麦苗。
  我想变一阵清风,给人们带去凉爽……
  等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我故作神秘地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把你们刚刚独立编的诗句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一首优美的小诗了。谁愿意来当当小诗人?我来为你们配上音乐。”我一连点了刚刚回答的几个人。先让全班同学一起读诗歌第一自然段,接着,则让他们每人说一句。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孩子有声有色地合作完成了小诗的创编。在创编的过程中,孩子就能自己发现:每一节诗歌的句式都基本相同,都是“我想变什么,变成了以后干什么”。
  看着学生兴致盎然的样子,我又出示了四季典型景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四季的特点,孩子们小手如林,争着抢着要说。见他们对四季了解得比较深入,我就让孩子们学着课文中诗歌的基本句式,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教室里片刻的静默后,一句句活泼泼的充满儿童气息的语言,就像泉眼里的泡泡不断地涌出来,涌出来,有个小朋友这样深情地说道:
  冬天来了,冬天是一个纯洁的少女。
  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什么?
  我想变黄灿灿的腊梅,在寒风中开放;
  我想变一个雪人,和孩子们一起打雪仗。
  我想变一只企鹅,在茫茫的南极散步;
  我想变一条小鱼,在河底玩捉迷藏。
  我想变一个太阳,给冬天带来阳光;
  我想变一件毛衣,给怕冷的孩子穿上。
  我想变一道光线,
  我想变一个热水袋。
  最后,
  我看见自家的玻璃,
  真想变成晶亮的冰花。
  冰花像一个个小朋友的脸,
  静静地贴在窗户上。
  雪花来了,
  和它做朋友。
  小鸟来了,
  和它说说悄悄话……
  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曾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他们的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乃至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说话的、懂感情的。他们这些天真的想法,如果佐以引导,可能就是一首首优美的童诗。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孩子需要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儿童诗做拐杖,做导航,从中汲取“写”的形式、方法和视角,在“仿”中习得语言图式,摸索童诗写作路径,感悟独特的视角带来的新奇。作为教师,指引他们去读这样的诗篇,去赏析,去感悟,学习创作,培养他们的诗性,无疑就是送给孩子们最美好、最永恒的礼物!

港下实验小学 徐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7: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