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6 19:04
标题: 《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生纷纷举手)
  师:我找一位没有举手的。(指一位同学)就是你吧。你为什么没有举手?
  生:我字写的不好。
  师:没关系。没有谁,不练习就把字写好的。练习练习吧。
  (生上台板书“与朱元思书”“吴均”)
  师:字写得蛮可以嘛,虽然不能说漂亮,但是笔顺都对,间架结构都合理。要努力,大胆些,敢于表示,才有胜利。不表示,就没有胜利。今天就是一次胜利,当了一次老师,板书课题。
  (生欲回去)
  师:先不要走。当老师还没有当完呢,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呀。
  生:和……朱元思写信。
  师:“与”,应解释为“给”,“与”有“和”的解释,书,有写的意思,但是在这里是名词,应该是“信”的意思。你连起来解释一下。
  生:给朱元思的信。 师:非常棒!你再看看书,会知道,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名字。
  生:《与宋元思书》
  师:为什么两个名字?到底是“朱元思”还是“宋元思”,已经无从查考,大概过去刻板印刷的时候,刻写不清楚,让读者“朱”“宋”难识别。
  师:这是一篇骈体文。
  师:再请一位同学当一当小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课文。(生纷纷举手,指定一生。)
  (学生把“缥碧”中的“缥”读成了一声,把“窥谷忘反”的“窥”读成了四声。有两个学生起来纠正。)
  师:缥,我们很容易读错,“缥缈”中应该读一声,而“缥碧”中只能读作三声。“缥缈”还可以写成“飘渺”,都是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的意思,而“缥碧”是青白色的意思。“窥”只有一个音,就是一声。他还把一个字读错了,“急湍甚箭”,“湍”应是一声,他读成了二声。 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还写得如此美!
  下面我们一齐,齐声把全文朗读一遍。注意,刚才纠正的字不要再读错了。
  生:(高声齐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师:通过大家的读,我也似乎看到了吴均书信中描绘的那既秀丽、又壮美的景色。大家应该知道,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篇好文章假如按十分计算的话,那么,朗读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应该占到七分。刚才大家的朗读就是如此。
  师:听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开头两句,应当显得特别大气,眼界非常宏观;中间两句,要显得特别自在;而“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应当带着欣赏的态度,非常陶醉。来,跟老师一齐读。
  师:看看,老师是没有看书,背诵的,试试哪位同学能够背诵过。
  (一分钟后有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他背诵。)
  师:全体齐背。 (学生琅琅而背。)
  师:翻译一下,说说意思。
  一生:风烟都干净了,天和山出现一起的颜色。跟从着流水飘荡,任意地向东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地,奇山异水,天下最好的。
  师:风烟,没有译出来,是风和烟,还是风的烟?是风和烟!
  人怎么跟着流水飘荡,是游泳还是乘船?任意,应当是随它的意,随水的意,任凭的意思,任凭流水把我冲到东冲到西。许,是来的意思,左右的意思,不是多,一百许里,就是一百来里地,一百里左右。
  师:我们再展开想像来诵读。在我们的大脑中,要想像,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飘荡,随着水流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呀,全是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我吴均真是看不够。 (情不自禁唱起来)‘船儿哟,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
  (学生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笑声。)
  (边教师示范背诵,边学生背诵。)
  师:这是总写,还是分写。
  生:是总写。
  师:总写富春江总体的特色是什么?课文中四个字可以可以具体来概括。注意具体概括。
  生:是“奇山异水”。
  师:或者叫做“山奇水异”。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分别来写,山之奇,水之异。往下看,从哪里到哪里,分别写的什么。
  生: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
  师:我们再一同来背诵,先背诵“异水”局部。
  (学生很快背诵过了。点名一生背诵。)
  师:齐背。
  (又响起琅琅的诵书声。)
  师:写了几方面?
  生:三方面。
  师:哪三方面?
  一生:先写水色和水深,然后写水清,再写水急。
  师:非常不错,总结还非常简练,都是用“‘水’怎么样”来概括,很精彩!只是有个问题,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生:是!
  生:不是!是写水清!
  师:究竟谁说的有道理?
  一生:是写水清。“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
  师:即使千丈深,仍然能够见到底。对吗?是写水清。
  生:就是。
  师:总起来,是写三方面,水色、水清、水急。
  再背诵,背出情采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带着非常新奇的神情、非常欣赏的态度,来诵读,要有点悠然,读得稍微细微。“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要绘声绘色,读得粗重、浑厚。
  (生齐读)
  师:甚箭,若奔,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甚箭,是甚于箭,比箭还快速。若奔,像奔马一样。
  师:“于”字在这里省了。看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和比喻。
  师: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前两句是直接描写,后一句是间接描写。
  师:还有吗?比如“动态”与……
  生: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师: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再诵读。
  (学生又响起琅琅的书声。)
  师:再读奇山。
  (学生又齐读描写奇山的一段。)
  师:还是首先背诵过。分成三小节背诵。先背诵第一小节,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共24个字。这是写山的,要背诵出气势来。而且,齐背的时候,那种气势就更强化了。
  (一会儿,学生就背诵过了。)
  师:三个地方要注意,寒树,就是看起来阴森森的树,树长得茂盛而颜色幽深;负势竞上,是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轩邈,高和远,这里都是动词用法,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延伸。
  大家看,高山是静态的,生长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夹岸高山高昂的生命力。 这种写法,叫什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6 19:04

  生:以动写静。
  生:化静为动。
  师:很好。再考虑,这一段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来写的?
  生:是从视觉上写的。
  师:也就是说,是从视觉上写树,化静为动,从而写了山,写山之奇。山奇,奇在满山的树木都竞相往高处、宽处竞争,一山树都具有旺盛生命力。我们接下来再往下读,看看通过什么来写山。
  生:通过泉水来写山的。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背。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不绝”,共28字。
  (师生一同朗读、背诵。学生一会儿就都背诵过了。)
  师:这里写了哪几种景物?
  生:泉水、鸟、蝉、猿,四种。
  师:通过四种事物什么来写。
  生:通过响声。
  师:也就是通过听觉来写的。也就是说,有的泠泠作响,有的嘤嘤成韵,有的千啭穷,有的百叫不绝。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喧闹的景象。是吧。
  生:是呀。
  师:大家再仔细品一品。这是一种喧闹的气氛吗?
  生:喧闹的声音让人讨厌,而这里明显是让人喜欢。
  师:对,你看,猿,原本也是一种叫声凄厉的动物,俗话说“猿鸣三声泪沾裳”,可是在这里,我们却觉得是一种美妙的声音。这里外表上喧闹、喧闹,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喧闹,都是一种和谐的自然声音,是一种天籁之声,也就是,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撕杀之声!这里的声音,都是恬静的,“洁净”的,而社会上官员场所、商人场所的一些声音,都是污浊的,不纯真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外表的杂来单纯。
  这里,作者是怀着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来写的。这样,写到这里,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下面两句。 咱们一起来朗读背诵这两句。
  师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师:鸢,一种非常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会平息自已的他们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谋划,治理。谋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
  作者是南朝的著名的文学家,博古通今,对史学有研究。他也曾经做过闲散的朝官。他曾经撰写《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遇了焚书免官的惩办。正因为有这样的遭遇和经历,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自然发生对大自然的留恋、向往之情。
  可是,这里“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说的不是作者自已,而是那些想大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在官场乃至商场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假如见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陶醉在这富春江的美妙之中。大家考考虑虑,这是写人呢,还是写山水呀?
  生:是写山水之美。
  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反衬。
  师:对,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主要突出富春江景色的奇异、独绝。
  师:我们再接着往下背,最后两句……
  师生:“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师:请一同学解释一下。
  生: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昼也如同是黄昏一样;稀疏的树枝想到交错着,时而能够见到太阳。
  (一生举手,有问题要问。老师示意他发言。)
  生:我觉得,文章写到前面两句,应该结尾了,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接着写景?接着写下去,我觉得有点不三不四。
  (学生中有笑声。)
  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没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有道理。
  师:你说说。
  生:文章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就是文末点题了,而最后再写下去,好像又是一个开头,那样结尾不如就在“窥谷忘反”那里结束好。
  师:大家都是文章专家。我跟大家的感觉也是一样的。实际上,也有不少大人,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最后两句删掉才好。理由跟你们的差不多。
  大家再仔细品读一下全文,带着感觉去读,考虑考虑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想想,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仍然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儿,又出现了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
  生:哦,船一直是在前进的。
  师:用陆游的话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由此再进一步想像,再接下去,还有什么美妙的景致?让人欲想欲觉得有吸引力。
  大家觉得,这两句放在最后,还是有些道理的。
  下面,我们一起把全文再背诵一遍。
  (教室里回荡着琅琅的诵书声。)
  师:大家数一数全文共有多少字?
  生:144字。
  师:大家是否知道王维和苏轼?
  生:知道,都是大文学家。
  师:宋朝的苏轼曾经评价唐朝的王维,说他的诗“诗中有画”。咱们今天读了吴均的骈文书信,有什么感觉?
  生:也是“诗中有画”。
  师:这就是有名的“吴均体”,短小精悍,诗中有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