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6 19:00: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不错。请大家鉴赏一下这副画,是黄红同学画的,怎么样?
(学生伸长脖子看,议论。)
学生甲:上面画了几只破船,还有阴沉沉的天色、湖水。就是没把“浊浪排空”画出来。
学生乙:还可以,那个颜色好。
教师:我同意,如能画出“浊浪排空”的样子,那就更好。大家继续考虑,作者写“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仅此而已吗?
学生:不,是为了写后面的“古仁人”,写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情。
教师:你能解释这话的意思吗?
学生: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身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跟“迁客骚人”的感情不一样。
教师:很好。(板书)具体说来,“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么理解?
学生:(集体,迫不和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教师:意思是──
学生:(集体,整齐不够)在高高的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老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
教师:不错,你们预习得真不错。我再问大家一句,这“古仁人”整天担忧,他们就没有快乐的时候了吗?
学生:(集体)不,他们在应该快乐的时候才快乐。(有一局部人笑起来。)
学生甲:应该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再享乐”。
教师:对。假如我们来分析两者忧乐的动身点,那么“迁客骚人”是“个人忧乐”,而“古仁人”应是怎样的呢?请用上面对联中的四个字回答。
学生:应是“万家忧乐”。
教师:很好。(板书)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并非单纯写景,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和他们的“悲喜”之情,而这又是为了引出后边的“古仁人”和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思想倾向显而易见。最后自然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句,真正做到了“水到渠成”。
教师: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掌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再来读文章,会读出更好的语气和感情来。
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读。
教师:大有进步。我们想啊,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笞,是一种教育。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绚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相互商量)
学生甲:唐朝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学生乙:南宋陆游的《示儿》说……“但悲不见九州同……”(背不出,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背。)
学生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也是。(集体背)
学生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也是。
教师:多好的例子,典型的“万家忧乐”!
学生:还有屈原。屈原用自身的生命来书写爱国爱民的篇章,令我们肃然起敬!(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
教师: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也应从中受到教益,不时修正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下面是老师给大家搜集的这方面的格言,请大家读一读,品一品,课后摘录下来:(出示投影片,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集体读,情绪激昂。)
儒家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天下为公
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
教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请大家课后以两人小组为单位,口译全文,不懂处作好记号。下课!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文化楼、精神楼
岳阳楼之大观 迁客骚人:个人忧乐
霪雨霏霏------ 悲
春和景明------ 喜
古仁人:万家忧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主旨)
【课后反思】
岳阳楼是我国的四大名楼,但它距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它单凭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于是我便运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发动学生课前搜集,课上展示,大面积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让他们参与课件的制作,学生走上讲台亲手操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让他们品尝课前收获大快乐,充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注重学生语言、诗词的积累,而四大名楼与诗词有着紧密的联系,鼓励学生展示自身积累的古诗词培养了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也给课堂增添了古文化的浓郁氛围。
在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时让学生交流自身的收获则体现了语文与历史的整合,文史不分家,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便得到拓展,注重了学科间的联系。
对课文的主旨,我带领学生研讨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走进作者范仲淹的心灵深处,感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喜观,并从历史、生活中列举这样的名人,鼓励学生不时树立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这节课比较胜利,学生不只在知识上收获不少,精神上、思想上更是一次洗礼。
【评课】(山东省威海市第五中学 柳琳琳)
本节课朴实、淡雅,似乎平淡无奇。
实际上它很讲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教者注意了如下方面的“组合”。
1、内容的组合: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引进课外内容;教材内容中以单纯性理解为主,适当插入思辩性内容。
2、方法的组合: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新课的导入别具一格,实际上是运用了铺垫式的先入为主法(起定向作用)。
3、程序的组合: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推进为主——导入、读讲、辩异归纳、解析等步骤环环相扣,同时注意适当重复和迂回——“归纳中的内容就是“读讲”内容的深化和条理化。
4、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是学生的诵读、反复出现并且不时变化方式,中间插入其他各类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疏密相间、跌宕有致的和谐共振。
所以,本节课看似乎淡平淡却含有丰富的“潜台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