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造以听为中心的教室——《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札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11:2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十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倾听的基础上开展指导
倾听这一行为,是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 “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59页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21页
(思考:在日常交谈中,有一类人是不为大家所喜欢的,就是无论你在讲什么,他都没听进去,而只顾自唠叨,你会觉得索然无味,暗自祈求这无聊的对话赶紧结束。这是因为,对话的前提是学会倾听。如果你有过这种经历,就不难理解课堂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从小我们就被鼓励要积极发言,发言要大声清楚,通常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势来丰富和活跃课堂,于是乎,教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形形色色的手势还见缝插针,把课堂塞得满满当当的,然而没有倾听的“对话”只不过是不入耳的喧嚣。我们的学生常常在没有听清教师的话语后就急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只要发言就要鼓励”的信条下,肤浅变得堂皇。发言结束后学生如释重负,对于别人的发言充耳不闻。没有倾听,对话变得缺乏深度,思维变得龟裂而不流淌,根本不能汇成集体智慧的海洋。小学阶段的闹哄哄到了初高中阶段后变成了表情麻木,沉默不语,而美国的情况却相反,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我们原先的对话是没有倾听、急于表现的“虚假”对话。不仅学生需要倾听,倾听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在听学生发言时,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时只需一点点粉饰,而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教师会从容请他再作思考,请其他同学回答。佐藤学认为,在对话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能在有这样的教师的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他提出要创建一个润泽的课堂,润泽是相对于“干巴巴”的教室而言,干巴巴的教室里教师与学生都是紧张的,润泽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每个人的呼吸都是这种均匀、柔和,大家互相倾听,真诚地交流,轻声模糊的发言也是被允许的,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思维正在延续的过程,事实上,真正的创造性的发言往往都是轻声模糊的,如果强迫学生大声地喊出自己的意见,或用手势在对错之间站队都隐含着撕裂他们思维的危险,在“润泽”的气氛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都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而不会为无话找话而紧张地中断自己的思维。)
只有老师学会倾听,孩子才可能认真倾听,所以我查阅了资料。
资料查阅:倾听
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也是一门艺术。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的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狭义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广义的倾听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其主体者是听者,而倾诉的主体者是诉说者,两者一唱一和有排解矛盾或者宣泄感情等优点。倾听者作为真挚的朋友或者辅导者,要虚心、耐心、诚心和善意为诉说者排忧解难。
【倾听要点】
1.克服自我中心:不要总是谈论自己
2.克服自以为是:不要总想占主导地位
3.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千万不要去深究那些不重要或不相关的细节而打断人。
4.不要激动: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要急切地表达建议,不要因为与对方不同的见解而产生激烈的争执。要仔细地听对方说些什么,不要把精力放在思考怎样反驳对方所说的某一个具体的小的观点上。
5.尽量不要边听边琢磨他下面将会说什么。
6.问自己是不是有偏见或成见,它们很容易影响你去听别人说。
7.不要使你的思维跳跃得比说话者还快,不要试图理解对方还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8.注重一些细节:不要了解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东西,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别人讲话的特点。
【倾听秘密】
1.身体前倾,表示对谈话感兴趣。
2.要"所答即所问",这表示你在与人交流。
3.在倾听的过程中,适时加上自己的见解,以使给予和吸收两个方面平衡。
4.以头部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回应说话者。
【倾听禁忌】
1.对谈话内容漠不关心;
2.只听内容,忽略感觉;
3.无故打断对方的谈话。
【倾听心得】
1. 要让诉说者放松,两个人都坐下来,并且在同一高度上,面对面,距离比一般的社交距离稍近些较好。
2. 如果诉说者一开始情绪激动,必然导致无法把事情说清楚,此种情况常见于女性诉说者。此时作为同性,拥抱和拍抚都是很好的稳定对方情绪的方法。
3. 倾听中,目光专注柔和地看着对方,适时给出回应,比如点头和"嗯",表示你正在专心倾听。
4. 没有听懂或弄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出并沟通,以免造成误解。但不要喧宾夺主,更不要把话题扯开。
5. 在对方说完前不要急于发表观点,也不要提前在心中作出预判,尽量避免把对方的事情染上自己的主观色彩,耐心听完。
6. 对方说完后,有条件的话,让他喝一点热茶或热牛奶、巧克力什么的,他需要感受到被人关心,热的东西也容易让人重新振奋起来。
7. 无论对方说的事情在你看来多可笑幼稚,他向你诉说都是表示对你的信任,这是一种对你人格的赞美,所以,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带着高姿态评点他的事。即使你不赞同他的想法,都要给予他他想要的理解和安慰,在困境中支撑对方是作为朋友的义务。
8. 你不需要完全感染对方的情绪,或者想个办法帮他出气。如果对方的诉说内容只是一种莫名的情绪,那么做到第7步时一切已经完成了。但如果这是个尚待解决的问题,你可以帮他把事情从头到尾理一遍,哪些地方是他自己做的不对,哪些地方主要是别人的问题,解决方法123等等。
9. 你可以从他的观点看问题,但提出的建议一定要出于自己的想法,对方想听到的是"你的意见"。如果担心自己的想法太过主观,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问题,如此可以尽可能地确保客观、公正。
10. 当然也有可能,对方在诉说的过程中,自己渐渐有了主意。如果你觉得你的想法会更好,那么作为一个提议告诉他,帮他参谋而不是作决定。决定一定是当事人自己作出的。即使他最终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也要给予他鼓励和祝福。
【倾听要点】
1.要体察对方的感觉。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愈不注意人感觉的真实面,就愈不会彼此沟通。体察感觉,意思就是指将对方的话背后的情感复述出来,表示接受并了解他的感觉,有时会产生相当好的效果。
2.要注意反馈。倾听别人的谈话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查证自己是否了解对方。你不妨这样:"不知我是否了解你的话,你的意思是……。"一旦确定了你对他的了解,就要进入积极实际的帮助和建议。
3.要抓住主要意思,不要被个别枝节所吸引。善于倾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事实背后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4.要关怀,了解,接受对方,鼓励他或帮助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倾听技巧】
1.你必须充分认识到有提高这方面技巧的必要,并且很想改进它。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2.当你很难弄懂对方的表达意图的时候,要问:"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3.要对"红牌"词语加以警惕。这些词语可能会引发过激反应,或造成偏见,比如"女性解放"、"男性沙文主义者"等词。
4.如果你发现你走神了,当你回过神来的时候,你无法接上对方的谈话,那么就注意一下关键词和使用最多的词。当说话的人谈吐不清、词不达意、不切题时,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
5.要尽量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交谈,如果周围有太多容易令你分心的事,就会影响你集中精力,从而使得你很难续接上你的思维链条。
【如何倾听】
1.以获得信息为目的进行每一次交谈,接受并理解别人向你传递的信息。交谈结束时,问问你自己:"这个人或这些人到底打算告诉我什么内容?"
2.用身体语言表示你对别人的信息感兴趣。身体向前倾,保持目光接触,集中注意力,不要让自己因外界干扰而分心。这些动作和态度会鼓励说话人"无拘无束地畅谈"。
3.寻找一个最佳点来看和听。在会议中,你所坐的位置尤其重要。你需要听到别人所说的内容,还要保证获得会议中发送的所有书面材料。
4.通过提问澄清内容,但也不要问太多的问题,以至于打断了说话人的思路。根据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信息,看看说话人是否认可你的解释。
5.别人说的时候不要去想自己下一步该说什么,或寻找一个空隙自己可以"插话"。要集中注意力于说话人所说的内容。
6.做记录以备日后参考,但仅仅记下来说话人的重点内容。过多地做记录反而会分散精力,阻碍你获得后面的信息。
7.观察说话者的态度举止和演讲风格。这一信息对说话者来说有多重要,他是否有情感上的投入?
8.探究信息的实质。这种技能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它要求对众多的材料进行心理筛选,以了解说话者想表达的真正意图。
9.交谈结束后,在自己心里对所得到的信息作个总结。
10.与各种水平的人和群体交谈时,练习前面提到的每项建议。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位心理咨询师,那么心理咨询如何倾听呢?
【概念】
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倾听是个体心理咨询技术之参与性技术之一,个体心理咨询技术包括: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参与性技术包括倾听、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鼓励技术、重复技术(暑期培训学习的很好用的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倾听的作用
1、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
2、倾听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
3、倾听能使求助者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中诉说自己的烦恼;
4、倾听本身就具有助人的效果。
【咨询师怎样听】
1、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
2、适当的表示理解;
3、不带偏见和框框,不做价值评判。 对求助者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
4、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不但要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
5、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
6、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
关键
要求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求助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所呈现出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应该听什么】
1、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
2、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
3、听出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
具体地说咨询师要对求助者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来对求助者的倾诉做出反应,比如,"噢"、"嗯"、"是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不但要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求助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表现
1、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
2、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
3、对求助的言语作出完整的判断;
4、作出适当的反应。
【错误】
1、急于下结论;
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3、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4、做不适当的道德或正确性的评断;
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评判】
一是不要轻易做出评判;
二是尽量少作评判而改用别的方式;
三是不要在求助者还在叙述问题时就讲;
四是不要仅仅只作评判而没有具体有说服力的解释。

回应:点头和言语(是的、噢、确实、说下去,嗯…)。
咨询中,咨询师常用某些简单的词、句子或动作来鼓励求助者把会谈继续下去,这是一种倾听的技巧,简便实用,效果较好。 最常用、最简便的动作是点头。但点头时应认真专注,充满兴趣,并且常配合目光的注视,同时这种点头要适时适度。

倾听倾诉:倾听的主体者是听者,而倾诉的主体者是诉说者。两者一唱一和有排解矛盾或者宣泄感情等优点。倾听者作为真挚的朋友或者辅导者,要虚心、耐心、诚心和善意为倾诉者排忧解难。但是这儿有一点要重视的方法:如果说倾诉者已经下定决心或者准备好做事情的办法,只是因为各中社会或者自身的强大的压力、苦楚,向倾听者诉说时,诉说者只是想排解这种压力而获得亲朋的同情和支持,倾听者可以微笑着认真聆听不必给与其他选择的建议,因为他(她)已经决定了,所以倾听者给他(她)以默默的支持和鼓励足以。这也是倾听者与诉说者之间的有一个微妙的内心交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13: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