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我觉得:提问是老师上课的法宝,老师常用它来检测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对一些知识的掌握。记得上初三时,我的政治老师贾金治每节课上设计3-5个问题会把本课中的知识点、考点全涵盖进去。一节课下来,我会在这几个问题的引领下标画出答案,并且在三个回合中记住这些要点。这三个回合是:1.老师提问---学生读文圈画答案;2.学生回答,老师针对要点剖析;3.临近下课,老师提示要点,带领学生复述简要内容。我很喜欢这种围绕核心问题的三个回合策略。因为像我这样不大勤奋,不愿牺牲课余时间去读背知识点的人,只要保证课堂时间集中注意力,完全能当堂掌握这些考点,应付考试一定没问题。所以,那时,我是贾老师的得意门生。许多同学说我聪明,当堂就能记住考点。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不然,我觉得这种高效应归功于贾老师,我很赞赏他能够扣住考点设计问题达到课堂的高效。 后来,我也成了一名老师。自认为在问题的设计上做的还不错,至少能紧扣主要内容、能直击重难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我的课堂提问不再停留于知识记忆、理解层面了,开始关注“应用”,关注文本与生活的链接。但是,直到今天,读完这本《优质提问教学法》,我才又一次叩问自己:有多少学生能够参与到我的问题中来?有多少学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让问题成为一个讨论的“导火索”?……关于提问的好多问题,书中都作了详细的研究与论证。我很幸运看到了这些,以下是我梳理出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现象和启示: 1.教师提很多的问题。“本意甚好的教师在一节55分钟的课堂中,大概会提出50个问题”。(P9)“大约一个世纪以前的研究表明,教师每分钟问1-4个问题。在1971年出版的关于提问行为的研究综述中,高尔发现教师通常每分钟会提1-3个问题”(P11)。 启示: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应该提前计划好要问的问题,并保证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相关度强并能促进思考。经过认真准备并精心选择的少量问题比提出很多的问题更可取。 2.大部分教师所提的问题是有关事实、回忆或者知识的,处在比较低的认知水平上。雷德菲尔德和鲁索发现,高水平提问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改善。 启示:我们应该有目的地计划和提出问题,使孩子们参与到高水平的思考中。问题仅仅基于有限的文本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联系相关的知识、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的生活,突出问题的“应用”意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成为伴随终生的一件事情。 3.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所有问题的回答中来。教师经常会叫一些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群体往往比较固定。 启示:我们应该运用一些策略来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我认为咱们现在的叫组叫号发言就很好。期待孩子们的发言,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参与是重要的。 4.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在叫学生回答之前,等待的时间不足一秒钟。在学生做出回答之后,教师在开口说话之前往往几乎没有任何的停顿。 启示:沉默是金!等待时间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并且使更多的学生形成了对更多问题的答案。问题提出后至少等待3-5秒或者跟旧问题的难易程度,等待更长的时间。 5.几乎没有老师专注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身上并给予引导和激发来帮助他们回答完整和正确,相反老师们会叫其他的同学来补充或者自己补充回答。 启示:在奉行每个学生都能给出完整的正确答案的信念的课堂上,我们应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引导和启发来帮助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当学生们既没有给出完整的答案,又没有给出正确答案的时候,我们要通过运用合适的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来逐渐理解这些答案,而不是灌给他们。 6.老师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 启示:真正的好课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求知的欲望。我们应该把“问题比答案更重要”践行于课堂上。 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教师课堂教学“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都需要课前精心准备,而这些问题的准备和自身潜在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今天读了这本书,我们接受了这些理念,那么就要让优质的提问伴随于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