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课练习题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逼狭___       险峻___          崎岖___             阻抑___


一___千里(xiè)
___山叠岭(cóng)


绝壁断___(yá)
___流滚滚(zhuó)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狭(   )____浊(   )____境(   )____峻(   )____
侠(   )____蚀(   )____竟(   )____竣(   )____
                                  竞(   )____俊(   )____
三.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整个词语
①浩浩荡荡:
②一泻千里:
③亦复如是:
④奇趣横生:
四.根据课文把下列对象的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①民族生命的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类历史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艰难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①“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②文中“雄健的精神”指什么精神,现在还需要这样精神吗?

③文章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二段与第三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④作者为什么要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联系起来?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逼狭____     崎岖____
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3.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

5.第二段中的两个“其”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6.第三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7.仿写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文中用了很多的比喻,请举例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乐器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___(cuán)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a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明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着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___________”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须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zhàn)___,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渲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枝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b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⑴缄(   )默
⑵擎(   )
⑶人头(cuán)___动
⑷蓓蕾初(zhàn)___


2.结合语境,将文章中画线处空缺的话写在下面。

3.文章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

4.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

6.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7.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8.假如你是“孩子方阵”中的一员,在当时情境中,会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9.土地的誓言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喷涌___       山涧___       默契___      田垄___
污huì___     泛làn___    怪dàn___    斑lán___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涌(   )____谰(   )____饶(   )____诞(   )____
诵(   )____澜(   )____绕(   )____涎(   )____
三.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____我走到哪里,____我睡得很沉,___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___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四.用下面的句式写一段话
当……的时候,当……的时候,当……的时候,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4.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白桦林”“蒙古驹”“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作为描写对象吗?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驹,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炽痛:
②亘古:
2.指出文中加“?”的词语各指代什么内容?
①她:
②这种声音:
③这个:
3.请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4.作者在这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绘的?

5.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联想准确吗?为什么?

6.文中“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必须回去”三者之间有什么细微的差别?

7.将下列句子改为肯定的陈述句,并谈谈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唤我回去。

8.理解下列各句的含义
①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

②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9.文中应用呼告手法,直接对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念、眷恋,并将倾诉对象拟人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课文中有些词语排列过多,可以删除,你的看法如何呢?

2.课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

【实践?拓展】
八.请以“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为题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10.木兰诗
【积累?感知】
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骑(   )____汗(   )____卷(   )____燕(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二.多义字辨析


市: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将: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


帖: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机:不闻机杼声
    万里赴戎机


三.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   )____   戎(   )____   傍(   )____
折(   )____   戍(   )____   滂(   )____
柝(   )____   戊(   )____   榜(   )____
析(   )____   戌(   )____   谤(   )____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______
2.昨夜见军帖______
3.旦辞爷娘去______
4.万里赴戎机______
5.朔气传军柝______
6.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
7.出郭相扶将______
8.出门看火伴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话的段意

2.填出相应的动词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5.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6.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如何理解本诗详略的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八十始得归:
②采葵持作羹:
③兔从狗窦入:
④不知贻阿谁: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②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3.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4.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5.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单元评价与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6:56:00 | 只看该作者
11 .邓稼先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字注音
可歌可泣___   鲜为人知___   鞠躬尽瘁___   锋芒毕露___
热泪满眶___   马革裹尸___   层出不穷___   风悲日曛___
二.据拼音写汉字
至死不xiè___   妇rú___皆知     平沙无yín___    péng___断草枯
家喻户xiǎo___  兽tǐng___亡群    燕然lè___功     常fù___三军
三.词语填空
当之无___     死而后___     ___然不同     知人之___
盖世无___     德高望___     公而忘___     两___清风
四.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写: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邓稼先的伟大贡献和崇高品质有哪些?

4.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
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

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

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

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六.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试从课文中找出具体材料说明:本文作者具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

2.试举例说明对比手法在本文中的应用及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6:56:00 | 只看该作者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忆父亲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员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我就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事。
②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见父亲端端正正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干什么?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③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了灰土或弄褶皱了。
④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过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儿向我道qiàn___。
⑤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忽然,父亲喟叹了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儿,使我、妻、母亲面面相qù___,全家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了么?”父亲说:“不!我很高兴啊!”我说:“那你为什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嗐,那是一句台词”,父亲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_______。
⑥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爱听,其实你愿意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自己说的,会找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吗?一句台词,光是说说的事?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
⑦是呀,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1.根据④⑤段拼音写汉字


道qiàn(   )
面面相qù(   )


2.第⑤段横线上应补出的内容是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

4.对父亲这种坐姿的强调和描述,表现出父亲当时什么样的神情?

5.第⑤⑥两段划线的句子,反映了“我”对父亲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第②⑤段,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这意味着什么?

7.“嘴里说阴,脸上作晴”在文中的意思该如何理解?

8.联系全文看,第⑥段与第⑦段之间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9.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对父亲为什么赞不绝口?

九.读下列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杨振宁和周润发同机抵达上海机场。周润发一下飞机,就被无数的歌迷影迷团团围住,拍照、送鲜花、请求签名……热闹非凡。一位工作人员对身边的青年说:“杨振宁也在这架飞机上!”有青年问了一句:“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18: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