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心得 读《攻心教育 24计》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19:1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期从学校借的《攻心教育 24 计》这本书,书中运用大量教育案例阐释了针对不同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 本书共6章,内容包括:如何树立个人威信、怎样掌握班级情况、唤回迷途学生的方法、改变冥顽学生的手段、引导高才生的妙计、打造高凝聚力的班级。对于我这个新晋级的老师,从中收益很大。

书中提到: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 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办法 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 心服口服, 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 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 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因此,我们主张,学生的教育工作,只可智 取,不能硬攻,以攻心为上。

攻心,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心灵。有一些老师,自己情绪失去控制,当众与 学生发生冲突。为师者决不可如此,否则必败无疑。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 自己的心灵象天空一样开阔。

攻心,还得了解学生心理。不了解学生心理,你怎么去攻呢?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对学生的攻心教育,其实是“治本” 的方法,学生只有在心灵有触动了,行为就会规范,思想就会进步,教师的教育目标也就会顺利实现。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 生, 规定学生必须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对于不同意见, 千方百计打压他,必要时请家长来学校,定会使让学生就范。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 方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 心服口服, 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的贯彻下去。 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 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教师要逐个揣摩他们的心理、性格、脾气等,这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我们的农村。一部分学生父亲或父母都在外做工,把孩子丢给一个母亲或是爷爷奶奶,特别是跟着爷爷奶奶的这类学生,爷 爷奶奶能做到的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辅导作业那就没有办法。到学校后家长就把这 个任务全部交给了老师和学校,而这些学生还都是一些班里的“活跃分子” ,往 往这些学生让老师很伤脑筋。所以攻心在这儿就显得很重要了。

    从书中我还感触到要攻心为上,首先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由于学生理性思维还不成熟,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事情,都会触动他们的内心深处,很容易冲动,这些冲动一旦形成,他们就很难改变,久而久之,就变成冥顽不化,这种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做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多了解学生,多尊重学生,攻心为上策,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内心出发,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分析根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说明原因,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从内心感到错误的严重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还要维护学生尊严,“恩威”运用恰当。维护学生尊严,并不代表放任他们。“严是爱宠是害”,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是不闻不问,就会放纵他们,他们就会不把你当做老师看待,教师的尊严就会遭到践踏,威信失去力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把握“恩”与“威”的度,超了不好,低了不行,对于两者的把握一定要游刃有余,千万不可操之过度,更不可能敷衍塞责。

三要奖罚分明,多鼓励,少批评。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感受到奖励与处罚两重天的重大区别。学生进步要表扬,奖励要到位,学生犯错了,或者学习退步了要处罚,处罚要让学生口服心服,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对于奖罚,并不是指物质与金钱,所谓罚也不是拳脚相加,恶语相向。切记在公开场合训斥学生,绝对不可以拳脚相向,否则,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奖励要与鼓励并行,奖励注重精神奖励,哪怕是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个铅笔盒……对待改正错误的学生,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都可以让学生了然于心。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爱,还要用高超的传授艺术,把自己的知识教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提升自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16: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