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建构与实施》
乐东县实验小学 吉训英
一名优秀的教师,贵在具有自己别具匠心的教学见地、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这是我多年来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而努力追求的目标。这要求我在时时反思、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之外,还要努力去学习和领会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涌现出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基于体育课教学现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的考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并在教学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动爱乐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故事、音乐、表演、歌谣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事例,结合身体锻炼,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身体发生影响,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结合,以激起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自动而乐、自乐而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其中的“动”是指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和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结合具体教科书内容,采用科学、有效、适宜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注重以动激趣、动中求趣;其中的“爱”即“趣”,是指结合小学生求新、求异、求趣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其中的“乐”是指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或进步)的乐趣、与同伴互助的乐趣,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小学体育情境教学中,只有将“动”“爱”“乐”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互促。
动爱乐情境教学法通过师生扮演角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它的构成具有多维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其基本构成因素大体有:
1.主体情节,即所创设的情节构成教学的主体活动;
2.动物模仿,即各种派生的角色,通过形象动作表现出来;
3.道具演示,即利用体现情境效果的体育教具、设备或其他器材、玩具等作道具,进行象征性演示;
4.图画显示,即用图板标示活动路线、方向,挂图显现动作形态、过程,利用景物烘托活动环境氛围;
5.语言描绘,即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活动情节、过程,以及角色对话等,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尽情参与;
6.声音渲染,即结合特定情境,配以相应的乐曲或拍手声、铃声、鼓声、劳动的“哼唷”声、战斗的“冲杀”声、胜利的欢呼声,以及大自然的风声、雷声、鸡鸣鸟叫声等,以增强创设情境的真实感。
二、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在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计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用语言描述、提问、音乐、场地等各种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
操作程序如下。
首先,根据教科书内容和学生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然后通过动物形象模仿、生活动作模仿等形式,使学生进入到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接着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动作技术体验,激发起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兴趣,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的喜悦,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该操作程序可以表示为:语言描绘,创设情境—模仿练习,进入情境—动作体验,激发兴趣—突破难点,解决问题—体验成功,达成目标。
实际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科书特点和学生实际状况(身体及心理方面)进行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