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已经预习过,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次?哪就请大家读吧。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
   2.同学自主读书。
   3.进行读书交流,把自身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教师针对同学的读书情况,适时激励评价。
  二、创设情境,合作研讨
   1.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斜而不塌”的比萨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假如条件允许的话,同学们,你们谁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也在这座高塔上做做这个试验。
   2.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他,把他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现在你要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假如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人家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再认真读读书,仔细考虑一下: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方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问些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身的合作伙伴一起研讨。
   3.同学分组合作学习。
   4.进入情境,质疑研讨。
    ①(请—位同学上讲台)现在年轻的数学教授、著名的争辩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大家面前,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②质疑研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A.伽利略为什么有信心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B.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C.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是否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其表示是否是“胆大妄为”、“固执”?
  三、观察体验,交流评价
   1.观察体验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
   2.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项试验说明了什么?通过这项试验,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样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3.评价:你怎样评价伽利略?该怎样认识亚里士多德?
  四、延伸拓展,迁移运用
    现在,假如老师把课题改成“铁球和木球同时着地”你们认为可以不可以?请大家课后研究研究,或者像伽利略一样做做试验。请把你的发现以你喜欢的方式告诉他人,包括老师。
27 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同学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培养同学质疑与解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题质疑,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很好,同学们通过题目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假如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我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认真地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看还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同学自读课文,寻找问题。
   2、交流:
     你们能说说看,自身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多少问题吗?(同学举手,汇报自身提出问题的数量,鼓励提得多的。)
   3、大家开动了脑筋,认真地读了课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不错。请你们把自身提出的问题放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哪些问题大家都提到了,哪些问题你提到了,对方没提到,或对方提到了,你没提到。 
   4、小组讨论
     说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重点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点的请其他同学简单回答后解决)
     小黑板出示:
    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
    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读读课文,与同学讨论)
   2、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能解决几个就解决几个。
   3、同学再读课文。
   4、有些问题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有些问题也许还没解决,大家先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自身的答案与其他同学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
   5、全班交流。
    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因为这位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就像在纸上游动。)
    ②这位青年特别在哪里?
     (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a、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可以看出他总是这样;从“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鱼看得很入神。)
      b、他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练习朗读。
      c、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d、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身。
      e、他告诉我,……忘了回家。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与“先游到纸上有什么关系?”
      (“先游到心里”指青年对金鱼观察很仔细,金鱼的形状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与“先游到纸上”是因果关系。)
  四、总结全文,归纳学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位聋哑青年,但他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从课题和文章内容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读书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读懂课文。
  板书设计:( 小黑板)
  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
  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说课资料:
  同学创新意识与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五年级的课题研究重点,我所选择的《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正是要展示同学的质疑能力与解疑能力。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写在西湖玉泉的见闻,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这篇课文含义较深的词句较多,要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同学逐一加以理解,不能轻易地滑过去。其中,理解“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和它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这句时可联系聋哑青年如何观鱼的内容,并启发考虑他为什么要这样专心致志地观鱼,同时结合“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来体会“游到心里”的含义。
  这堂课的主要设计如下:
  1 、揭题质疑,再寻问题
  通过课题,同学提出质疑“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鼓励同学从课文中再找出其他问题。
  2 、交流数量,讨论梳理
  找出问题后,让同学交流他找到问题的数量,褒扬他们能积极动脑。请他们在四人小组中讨论自身所寻找到的问题,互相补充启发。
  3 、归纳重点,再读讨论
  四人小组将他们的问题面向全班交流,归纳出几个重点的问题,非重点的由他们自行解决或相互解答。同学带着这些问题再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课文,在读中理解。
  4 、全班交流,诵读体会
  通过读课文,小组讨论,同学将自身的答案在全班交流。最后通过诵读来体会文章的中心。
  这其中,对同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示在:
  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学被动参与学习的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它是一种低水平、低效率的学习方式,而主动学习是指同学对学习怀有浓厚兴趣,发自内心想学,有“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是当前学习创新的关键所在,而这堂课的学习方式就是以同学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特点,不只调动了同学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改变同学“迷信权威、死记、死背、死练”为大胆质疑和奇思异想”,维护发展了同学的发明精神。
  2 、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
  事实证明,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只让同学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结论;结论生行动。”在实践中同学易于遇到新困难和发生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这堂课就是让同学在学习活动中实践,促使同学养成主动考虑、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专家评课: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同学大胆质疑, 是培养同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同学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探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刻苦钻研精神,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同学大胆设疑,放手让同学提出问题,培养追根求源、不时探索的精神。其次,要鼓励同学对问题进行质疑,放手让同学讨论,培养他们好求甚解的精神。崔蕾老师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就是依照这个要求设计的。
  1 、崔老师激发同学质疑的兴趣从课题开始:“‘鱼游到了纸上’觉得奇怪吗?奇怪在哪里,你想知道什么?”
  2 、“读了课文,你肯定还能提出很多问题来。认真读一读课文,在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教者的目的在引导同学边读书边考虑,学会在课文中设疑。
  3 、自学后交流:“你提了几个问题?”崔老师没有让同学说提了哪些问题。当一个同学说“提了9 个问题”时,崔老师褒扬说:“真棒,提问的身手真大!”“再读读课文,看还能提出几个问题来吗。”这是进一步鼓励同学认真读书,大胆思维,变无疑为有疑。
  4 、小组讨论:“把个人提出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边交流边读书、讨论,看哪些问题通过读书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不了,需要提出来的。”这是让同学自身梳理问题,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为大组交流做准备。
  5 、大组交流,读书解疑。这是解决问题的阶段,也是展示同学思维过程的阶段。
  6 、存疑,留作同学课后讨论,使同学始终处于“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活动之中。
  分析崔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两个特点。
  1 、教师善于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引导同学对课文中看似无疑,其实有疑之处进行生疑,从而触和同学“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进入思维的高一级阶段,也就提高了同学质疑问题的能力。
  2 、问题提出来以后如何解决,教师又引导同学认真读书,从具体的语境中去找答案,鼓励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说自身的感悟,从而又提高了同学的解疑能力。
  鼓励同学在读书中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从读书中解决问题,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长期坚持这样做,不只能形成同学勇于探究的心理,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又教给了同学读书的方法,为同学的终生学习奠定了的基础
28 父亲的菜园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要知道想获取胜利必需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知道课文中写了父亲什么事,表示了父亲的什么品质;能找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
   能力要求: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有感情的读文。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教具准备:常规、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
     同学发表看法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 学习生字新词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方法解决
   2、 汇报学习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
  四、 理解课文内容
   1、 读第一、二段。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2、 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个词语来说明。
   3、 哪局部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同学默读在书本上批注)
   4、 全班讨论
   5、 结合同学的句子谈谈哪些话语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动词。
   6、 经过父亲的努力结果如何?
   7、 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 同学相互交流自身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 写自身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 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词语。
   5、 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 访问自身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 《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痴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上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 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 拿出自身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任务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 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身身边最敬佩的人。
  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生动具体的同学。
  5、 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小组同学一起协助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全班交流
  1、 各组代表轮流说,劝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得内容是否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浑厚。
  2、 教师引导同学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建议,重说某一局部,也可以椐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 引导同学把自身最敬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人的名字写在黑板报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一起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资料合理布置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愤怒学习的人,这节棵课,让我们把这些任务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同学自读习作要求,通过任务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示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 回忆口语交际时,自身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局部。
  2、 回忆在全班交流是,被老师和同学们称誉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习作
  1、 同学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 依照要求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评议
  1、 把自身认为好的地方做上记号。
  2、 与组内同学互相习作,写几句评语。
  3、 再次修改后在组内朗读欣赏,推选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与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 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 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3、 翻阅类似的课文找出类似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 想想课外的读物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 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 你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3、 自选一个成语说说它的意思。
  4、 开展读的竞赛,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 自由阅读,自同学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 指名朗读。
  3、 交流读后的启示,练习造句。
《文成公主进藏》优秀教案(A、B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
    安排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或文成公主进藏图。
  A 案
  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敬,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身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请同学分局部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方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交流疑问。
  同学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从几方面引导考虑: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b.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可在同学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同学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溢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家长听,你想怎么讲?
  2.自身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同学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识别,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身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身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方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方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衣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协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 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家长,离开长安以后,翻山越岭,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家长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身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和近的^***公路旁。
  作业
  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B 案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宁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就能得到国王牛群的十分之一作为奖赏。不知底细的人以为这定是一宗不会亏本的买卖,其实,国王的牛棚由于常年未修而破烂不堪,里面虽然饲养了3 000头牛,但是不知何故,每头牛都骨瘦如柴,连一头肥壮的牛都很难见着。而且,因为常年没有打扫,牛粪堆积如山,又臭又脏,一个人别说用一天时间,就是用三天时间也根本不可能清理打扫干净。更何况,国王乃一国之主,万一谁要真打扫干净了,又怎保国王不会反复无常。明摆着,国王就是想让那些傻瓜给他白干活。赫拉克勒斯打听到这些情况后,决定戏弄一下这位贪婪的国王。
  他撕下榜文,晋见了国王,国王看到这个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的年轻人,断定赫拉克勒斯就是贪图厚赏而来。国王不作多想,也没有认真打听这位年轻人的来历。
  为了防止国王赖账,赫拉克勒斯与国王谈妥后,找来证人,写下契约,言明双方事后都不得反悔。
  其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早就有了打扫牛棚的锦囊妙计。他把牛棚的隔板拆掉,在牛
  棚旁边挖了一条沟,引来河水,没半天工夫就把牛棚洗得干干净净。他重新装上了隔板,牛棚焕然一新。可是国王赖账了,他不只不履行自身的诺言,反而一口咬定他从没说过要给这么多赏赐。“大力神”一怒之下赶走了国王。长期受到国王欺压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也是他离家后干的第12件他人无法完成的伟业。赫拉克勒斯为了庆祝赶走国王,也为了庆祝自身历尽艰难险阻取得的胜利,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书写练习
  1.誊写生字。同学记忆字形,互相提示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重点提示:“膝”的右下不是水。“焰”的右边笔顺是──撇、横撇、撇、竖、横、横折、横、横。
  2.誊写能表示人物心理的词语和句子。
B 案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以“火”导入
  1.导语:同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比方:火能烧熟食物,火能驱赶野兽,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带来温暖,火能烧开凉水,火能通报敌情,火能传送信息,火能炼造工具,火能协助人们战斗……)
  2.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无一处能离开火。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有了火的协助,人类就开始有了技术发明,向进步和文明迈出了第一步。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板书课题)
  自读自悟,完成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2.边读边考虑: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火为人类带来了什么?为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
  3.提出自身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准备与大家交流讨论。
  初步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和生词。
  2.交流考虑的问题。交流时,先说一说,再读文中相应的句子和段落。试着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交流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火?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忍受那样的折磨?
结合同学的交流,重点引导同学考虑:
  1.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号加以补充。如:
  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平安的猛兽。
  自从有了火,人类不吃生的东西,减少了疾病。
  自从有了火,人类的夜晚就有了光明。
  小结:对,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带来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送去温暖。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们才干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2.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间的变化时,他会怎样想呢?
  指导朗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供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3.从哪里看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
  指名读六、七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结合插图,朗诵六、七自然段。
引导评价,升华情感
  1.导语:尽管最终普罗米修斯结束了他的苦难,但谁又能忘记他所遭受的痛苦呢!作为人类的一员,你将怎样评价普罗米修斯的功绩呢?请写一写吧!
  2.同学自主写。
  3.交流朗读。
  例文:普罗米修斯,你这个盗火的英雄,你是那样的勇敢,你是那样的百折不挠,你是那样的英勇顽强,至高无上的众神之神宙斯也不能让你屈服!人类永远都不会忘记你,永远都会感激你!是你,让人类走出了愚昧,是你,让人类走向了文明。
鼓励拓展阅读
我们不能忘记,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有几个人物,他们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通过故事,你一定对他们也有了个初步的评价。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身的故事,假如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可以读读其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7: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