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只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身的劳动,换取了事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1.誊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同学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咙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同学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1.讨论:年轻人的表示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考虑,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同学深入体会老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绩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同学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身的老实劳动来获取自身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同学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安排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同学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同学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和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8 将心比心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身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同学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考虑: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小学语文第八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实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他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和古诗文名句。激发同学待人诚实、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同学排练一个小品:一同学在学校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同学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他人有事情找你家长,家长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学校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扮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同学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假如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同学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身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同学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同学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同学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同学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身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身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他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同学明确:写的是自身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考虑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身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同学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同学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同学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同学轻声交谈。
  4.同学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同学自读。
  2.同桌互查。
  3.同学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同学,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括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身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保守美德。
  2.自读。
  3.师生一起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9 自然之道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扮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弥补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和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3.指名或推荐同学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一起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和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扮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假如你会扮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同学扮“幼龟”,带头饰上台扮演,大家边听边看。扮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同学抓住“欲出又止”“迟疑”评议“幼龟”的扮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同学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扮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同学通过范读、模仿读、竞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扮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同学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和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和”。然后范写“愚蠢”,同学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誊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身的感受。
   4.指名读自身写的片段,表达出自身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哀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假如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哀叹:“假如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假如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同学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假如不依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发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布置,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同学分头行动,教师和时了解情况。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同学维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像
   课前让同学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和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和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发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局部
   1、4——6自然段,边读边考虑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假如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导读第6自然段。
   3、同学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  两大原因的关系  严重后果  治理方案
     自然原因
     人类的破坏
   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维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维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身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身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和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000年中  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  数据
      数千年前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后来    含沙最大     是长江68倍   查资料
      原因    气候变寒     暴雨集中
      开垦放牧  森林草原
      治理    维护森林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提出读写要求。
   1、播放影像资料,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观看影像资料后,指名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板书:灾难摇篮原因治理
   2、复习电子文稿制作方法,提出读写要求。
     指名回答电子文稿的制作方法,教师相机投影:
     一、筛选、浏览资料;
     二、整理、编辑资料;
     三、完成并存盘;
     四、展示、介绍电子文稿。
    然后教师提出读写要求,要求同学选定主题后,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中阅读、筛选有关资料,进行资料重组,制作出一个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电子文稿,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二)检索阅读资料,协商制作文稿。
   1、分组选择主题,自主查阅,筛选资料;
   2、分组协商讨论,进行探究学习;
   3、教师监控学习过程,开展个别化教学;
   4、分组完成电子文稿的制作。
  (三)分组汇报展示,指导评议修改。
   1、同学分组汇报,展示电子文稿;
   2、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从筛选文本、音频、视频资料,围绕主题重组资料,推敲文稿结构、语句、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评议修改;
  (四)引导同学总结,升华学习体会。
    总结本课的收获,并希望同学对电脑的学习,为读写一体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优秀教案思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已不可回避地面临着挑战与革新,就我们的阅读与写作而言,其革新更为巨大。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革新突出表示在: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在同电子资料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对保守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的挑战突出表示为: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从教学模式到师生关系到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都必定进行一系列的革新。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大胆的探索。《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活动课教学就是我们这种实验探索中的一次尝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教育人们要维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处分。课文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课文就黄河变化的前因、后果和相关知识点到即止,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意犹未尽。因此,我们抓住同学余兴未了这一时机,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向课外、向校外、向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延伸、拓展,同时为了充沛体现信息技术时代阅读写作方式的开放、灵活、高效等特点,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制作了一个存有黄河视点、防汛、水文源头、治理黄河和黄河风情等内容的,包括文本、音频、视频、静画等多种形式的电子资料库,根据教材特点和同学认识水平,我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同学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中学会方法、获取信息资料,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过程中,通过快速检索资料,学习面对未来信息社会中大量的信息,能够迅速检索、筛选处置信息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使同学充沛自主学习,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同学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开课时,我就提出了读写一体要求——自主检索阅读资料,完成一个图文并茂的有声有色的电子文稿。有了这个富于发明性的学习任务,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明性给激发出来了,我抓住时机指导同学理清课文的框架,引导同学围绕主题自主构建读写框架,再打开资料库,逐段进入学习资源、小学部、语文、四年级、黄河,然后通过“关键字检索”窗口输入关键词语,如“黄河”、“泥沙”等,几秒种后,电脑就在通读资料库中所有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出相关资料,供你阅读。各小组再根据各自的选题,抓住联系,利用键盘、鼠标输入等方法协作完成一个图文并茂的电子文稿,虽然文稿内容主要是由资料库中浏览的文字,图片或者是影音资料组合成的,但其文本结构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属于同学们的“创作”效果,这种读者与资料库之间的人机对话,显然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阅读——写作能力。
  各组再选派代表介绍并展示各自的电子文稿,每组介绍、演示完毕,其他同学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修改完,再把各小组的电子文稿组合成一篇完整的图文并茂的文稿。
  这样的优秀教案,实质上就是在尝试将信息技术课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11 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教学两例
教法一
自读自悟做中理解
南京朱瑛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可以使飞机平安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平安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平安飞行了呢?……)
4.引导同学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自身读书自身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身手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同学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身手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快速阅读4、5两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
2.分组试验。
第一组:负责试验场地的安排
莫二组:负责第一次试验
第三组:负责第二次试验
第四组:负责第三次试验
各组都要填写好试验报告
和试验报告:
试验次数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证明
1 蒙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不靠眼睛
2 塞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靠耳朵
3 封嘴巴
铃铛响个不停
靠嘴巴 (楷体字由同学填)
3.同学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介绍试验情况,同时展示试验报告所要填写的内容。
5.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嘴巴呢?
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屏示、齐读。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质疑过渡:对这个结论你们满意了吗?
发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疑问。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2.读懂了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指名贴卡片。
4.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5.拓宽知识。
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获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6.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①指名进行比较。
②师生评议、补充。
③各自进行比较。
七、编演童话故事
1.创设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飞出来找吃的,突然它,发现了一架飞机在空中飞翔,非常奇怪,仔细观察原来是雷达协助飞机夜间飞行。他是如何协助飞机平安飞行的呢?蝙蝠决定去访问雷达。见面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讨论准备)
2.同学扮演。
八、总结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发明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时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发明。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考虑、学会发明,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教法二
问题导读读中感语
福建尹世凤
一、导入新课
1.指名两位同学上台竞赛走路,其中一位同学蒙上眼睛。竞赛完说说自身的内心感受。
2.全班同学谈谈眼睛的用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3.谈话导入:人夜间行走,如同被蒙上眼睛一样不方便。有一种动物,它不只善于夜间飞行,而且还能捕获飞蛾和蚊子,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板书:蝙蝠)蝙蝠在夜里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是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灵巧地避开。(多媒体演示)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对蝙蝠进行了试验。(板书:试验)老师想请同学们协助科学家们完成一个试验报告。请打开课本第103页,自由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用笔划出有关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实验报告单)
二、学习课文第4、5、6自然段
1.同学自由读4、5段,划出有关内容。
2.指名回答完成的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8: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