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周,学校举行了校内的公开课,在本次的听课中,我听取了同年级的东亮老师所执教的《桥》一课。从整体上来说,张老师的这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师的讲解十分到位。可以看出,东亮老师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的备课的。
在上课之初,东亮老师现实要求学生将课文快速的浏览一遍,然后在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这就说明,学生在课前是经过了较为充分的预习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学生先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的问题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其实,作为五年级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应该是能够对后面的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的,最起码,为后面字词的学习就节省了时间。很明显,东亮老师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在本课的各环节的衔接上,显得紧密而有序。
本篇课文的主题是对一位老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风亮节的赞美。这样的主题,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难理解,关键是人物光辉形象是如何在文本中得到凸显的,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朗读来进行理解。对老汉外形、语言的相关描写的有效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的剖析人物的内心。课堂上,学生也读了,但是仅只是读出了声音而已,不是入情入景的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将人带入到文本之中,对于作品的理解往往可以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所以,在这节课堂上教师如果能用更多的经历去指导学生的朗读,应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