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2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1.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3.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不同的变化,下列事件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辛亥革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右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期 D.二十世纪初期 5.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 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6.中国近代史上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7.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 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8. 右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9.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⑤ 1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下列有关新、旧民主革命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命性质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发展前途不同 11.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12.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呀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13.下边两则材料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4.“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15.“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16.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7.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及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上述现象发生于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8.下列观点属于魏源的是 A.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C.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D.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19.《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时事内容有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 ②《马关条约》的评论 ③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④某照相馆刊登一则广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 某教授主张把中国近代分为“l840~l895”、“l895~l919”、“l919~l949”三个历史阶 段。“l919~l949”这个阶段中国革命的重要成果包括:①推翻君主专制 ②实现民族独立 ③人民获得解放④建立社会主义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30分) 21.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屈辱沧桑】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二:扯线木偶 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 (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在割地方面是如何规定的?(1分)哪场战争后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1分)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探索风潮】 材料二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在 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他们掀起“‘自强’运动”创办了哪些近代军事工业?(1分) (3)材料三中“这场思想革命”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后期,宣传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4)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1分) 22.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6分)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2分) (2)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1分)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2分)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23. (3分)中国既有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城市,也不乏知名度极高的“小地方”。请列举如下地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 北京: 南京: 锦州: 井冈山: 延安: 会宁: 24.图片解析题(8分) 图片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 粉出口增长表) 图片二( 轻工业 重工业) 图片三 (1)根据图片一,可以得出什么信息?(1分)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是谁?(1分)提出了什么口号?(1分) (3)根据图片二、图片三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5.温馨提示:请考生选择A、B其中一题作答 A.(5分)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有人说近代前期(1840—1919)的中国梦是“破碎之梦”;有人说是“抗争之梦”,有人说是“觉醒之梦”,又说是“奋斗之梦”……请以近代前期的中国梦为主题,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要写标题, ②要有史实支撑,是一篇历史味道(而不是语文味道)的小作文。 ③150字左右,卷面整洁。 B.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甲午战争期间,民众甚至为了几个劳逸费,帮助日军搬运炮弹。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 来到其寓所共话战局。李宗仁指挥战前一向都拥兵自重的“杂牌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他们放下成见、放下自私,携手共赴国难;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5年4月9日第1624期《抗战地理二》 (1)什么历史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