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情感”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同学感悟文章中的爱国之情,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那就是语言实践。没有扎实的语言实践,热爱祖国的说教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同学研读文本,反复品味,深切体会,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小朋友自身的情感的文本味来。课刚开始,通过看运动员获奖,升国旗的录象和自身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通过心灵对话:同学初步明白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保护它。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同学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指导同学感悟“我摇摇头,费劲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出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读体验情感。首先同学自由读重点段落,勾画出表示”我“动作的词句,自读、自悟、自得;再让同学默读体会,说说自身对句中哪些词有特别的感受?交流中,我相机引导同学理解、感悟“费劲、趔趔趄趄”,从中品出了留同学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决不向饥饿低头;接着,再给予同学阅读的空间,让同学带着自身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读重点语句,读出自身的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切实地体验到留同学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同学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得到“意”, “我”的爱国情与小朋友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同学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在调控课堂教学发展中,语言机智似乎也有待锻炼,不只抓不住同学问题的实质进行有效的课堂生成,而且问题琐碎,如“哪里体现他很饿?”“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没有人给他吃东西?”“他来到面包店吃到面包了吗?”……这一个个毫无考虑价值的“以教定学”问题扼制了同学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