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西门豹》一文时,我颇为迟疑。到底该怎样教学呢?我总觉得不能让同学游离在故事情节之外,只做观众和听众。如何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呢?教学第二段时,我为同学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又到了河伯娶妻的日子了,漳河边上热闹非凡。《法制在线》栏目需要一批记者前往漳河,采访这件事,谁愿意去?同学踊跃报名。接着让同学自由看课文,了解经过。分析内容时,没有逐段分析,而是挑几个重点问题,组织同学讨论:
你在漳河边看到了什么?(人多)听到了什么?(自由想像)新娘命运如何?谁救了她?怎么救的?(出示句子,读一读,议一议,当时你听到西门豹这样说,怎么想?后来怎么明白了?)那些害人的巫婆和官绅有没有受到惩办?(出示句子,读一读,演一演,议一议。在扮演巫婆落水时,要求加上语言、动作。同学很有想象力,嘴里大喊着:“救命,救命!河里没有河伯,那是我骗你们的。快把我拉上来!”然后让其他同学饰演群众,会怎样说,怎样做?同学很有入情入境的感觉。)你作为记者采访了谁?(自由交流,采访了西门豹大人,采访了新娘,新娘家长,采访老大爷,青年、官绅等等,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事件的看法。)最后,你看了整个事件,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请你评价一下西门豹大人的做法。整个过程生动而又重点突出。使同学通过讨论,明白西门豹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以牙还牙,将计就计,使巫婆和官绅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且外表上还跟巫婆和官绅很客气。从而使同学明白西门豹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