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教10年,也听过很多大师的课。每次听课时,总感觉激情澎湃,也想着能用到自己的课堂该多好。但是到了自己的课堂,效果总是大大折扣,甚至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就安慰自己,自己和大师是不同的,大师不愧为大师。读了《燃荻》22期中的《示弱•忽悠•折腾——教育艺术新理念的三大境界》一文,我感觉自己豁然开朗。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大师的课能如此精彩,正是因为他们达到了这三大境界。
一、因为示弱 增强了学生自信
在教龄上,我还算是个青年教师。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学生是一张白纸,我要在纸上描绘七彩颜色的想法。总觉得学生处于弱势,学生都不会,在课堂上总是忍不住滔滔不绝讲起来。而且在内心深处,我也会想,教师要保持自己的权威地位。我总感觉,如果我弱了,学生就不会信服你。于是我总是很强势。于是,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变得越来越安静。
反观大师的课,学生们充满了自信。经常会听到学生的质疑、反驳。我想,这正是因为大师的示弱,使学生充满了自信。而大师们为什么敢于示弱,是因为他们充满了自信。我为什么不敢?我想其实是因为我缺乏自信。
二、 因为忽悠 提高了学生兴趣
课堂上有40分钟的时间。对于小学生来说,要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并不简单。在我的课堂,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很多孩子在后半节课注意力明显难以集中。但是在大师的课堂上,孩子们能保持一节课都很兴奋,甚至有的课下了课孩子还不愿意走。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关键在于“忽悠”。在老师的“忽悠”下,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弄,课堂气氛越来越好。这点,我想自己需要好好学习。
三、 因为折腾 深化了课堂内外
每次听大师们上完课后,听他们的磨课过程。总是觉得太厉害了,自己肯定做不到一节课反复折腾几十次的。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善于折腾,才能在课堂上呈现出别人想不到的内容,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正是因为他们善于“折腾”学生,学生学得才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好。
“示弱”、“忽悠”、“折腾”,看似是三个贬义词,用好了就是教育上最高的三大境界。希望自己早日能够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