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追求卓越—常州研修学习心得
林惠萍
为全面提高海口市市、区两级教研员的整体水平,打造一支本土专家型教研队伍,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研究决定与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教研员专业素养提升”主题研修活动。研修活动期望借助常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平台,汇集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成果和常州市基础教育改革经验,深入开展教育同行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教育教学领域的智慧分享,促进教研员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次研修,吴允秀副院长带领海口市50名教研员来到常州求经问宝, 海口龙华教学研究室符影主任、朱文武副主任带领教研员李少珍、李瑞娥、陈文强、侯文献、林惠萍积极参加此次研修活动。研修内容丰富,有专家讲座,有问题研讨,有教研员对接交流,有实地研讨等,研修时间安排紧密,针对性强,收获满满。
我们非常珍惜这一次学习研修机会,因为我们是教育教学的示范引领者。勤学善思,是对新时代的教师和教研员的要求,孔子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作为教研员,“不研修,无以立”,可以这样说,学习是教研员立身的根本,学习才有生命力,学习才能了解教学教研改革的动态,掌握教研工作的基本策略与方法,这样才能做好示范引领者。
通过研修我们学会反思,反思自己固有的教学理念,过去我们无意有意的把我们的学生当成容器,努力地往容器里填充,我们过分地以知识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通过研修我们学会反思,反思我们的课堂.以前的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际上不算是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有效性设计应该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还课堂于学生。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而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往往让学生陷于紧张的的心理状态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地创新。
通过研修我们学会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评价,蜀山脚下,天鹅湖畔,群贤汇聚,研讨盛会。 品质课程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更加注重人文精神,更加注重合作和创新,更加要求责任担当。 只有实践中生长出来的课程,才是老师和学生真正有体验的课程,才能形成本土理论。课程是有生命的,需要我们静心坚持去发掘、构建、管理。比如,有教师教《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为“开庭审判焦母”,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1、开庭。2、法庭陈述,原告陈述理由,被告陈述申辩理由。3、法庭分调查和辩论几个阶段,一一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4、继续法庭辩论(有证人推翻证词的,有向司法人员行贿的,有指出对方作伪证的等等,逼真地进入了一个法庭现场)。5、陈述。6、休庭,合议庭合议,讨论裁决。7、宣布判决结果。
面对这样一堂课,我们不禁思索,这还是一堂语文课吗?是学生对语文课的期待吗?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吗?脱离了语文本味,忽视了学生需要的语文课堂究竟还要走多久?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几种耗时低效的讨论现象:一是讨论内容不合理,对没有必要讨论的内容讨论,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讨论时间不足,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三是讨论没有扣紧目的要求,成了“放羊”,听之任之,老师不作为,名为讨论,实为闲扯;四是由于小组内没有明确分工,没有具体要求,使得一些学生等、靠,自己不动脑,参与度不高。我们的语文要达到有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的教学工作才能真正“有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