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 |
| 1.能根据比例的意义要求写出比例 | |
2.能根据“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3.能结合具体情境解释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 |
4.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是实际距离,能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5.能结合具体图形,说明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
| 1.在具体情境中,能辨别变化的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 |
2.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
3.初步了解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能在表明纵横轴相关数据的方格纸上画出正比例图象,能根据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
| 1.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及名称,能正确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 |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特别要注意学生对侧面积的理解),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
3.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 |
4.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 |
5.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 1.在具体情境中,能正确描述一个图形的旋转过程 | |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
3.能正确分析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经过平移或旋转等多次运动的过程 |
4.能正确的将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或旋转等多次运动 5.能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
| 1.理解自然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 |
2.会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比较 |
3.能进行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
4.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会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
5.能理清分数与除法、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之间的关系 |
| 1.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 |
2.能正确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
3.能正确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
4.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 |
5.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6.能用估算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或是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
|
| 1.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或数量关系 | |
2.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
3.能用方程表示情景中的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1.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比例的意义,深化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 |
2.能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
| 1.体会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实际意义 | |
2.会进行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
| 能根据具体情境,找出数之间、图形之间以及生活中隐含的规律,体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 |
| 1.进一步理解线与角、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 | |
2.能正确辨认物体或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形状图 |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 |
4.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的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
| 1.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等概念;会进行周长、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能正确计算或解决与周长、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
2.能正确识图、画图,并进行测量 |
3.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容积)等概念;会进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能正确计算或解决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 |
| 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指定要求画轴对称图形或将简单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或旋转 |
|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
2.能按指定要求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
能结合具体情境,用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
| 1.能读懂各种统计图及其特点,会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 | |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提供的数据,分析问题并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
|
| 1.进一步理解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
2.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
| 1.能运用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等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
2.能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 | | |
评价项目(权重) | | | | | |
| | 1、课前准备(数学书、练习本、文具盒及学具的准备,) | | | | | |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 |
3、合作互动(主要为课堂上同桌间相互合作学习的过程) |
|
| | | | |
2、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举手发言,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3、在学习过程中,有质疑精神,善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和同学讨论数学问题,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数学活动秩序。 |
| | | 分为六个等级 优、良为正确率, A、B、C为书写规范程度(体现一次作业两次批改) | | | | |
|
| | |
4、能及时订正课堂作业中的错题,并主动请老师再次修改 |
| | | | | |
| | | | | |
| 比较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提供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学生进行判断)、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相关知识 |
| 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结合教材学习内容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 | | |
| 每次单元检测分为四个等级:A. 优 B. 良 C. 合格 D. 待合格 | | | |
认真对待每次单元测试,能在测试后及时总结出处错误的原因,做与错题同类型的题目,主动补学不会的知识。 | | | |
| 1、能主动动手操作、独立完成一些实践性活动,如:利用比例尺测量房间大小 | 1、能够独立完成,并整理分类的记为A等级, 2、在家长帮助下完成的记为B等级 3、能够独立绘图的记为C等级 | | |
2、能有创造性的运用所学数学立体图形制作一些小发明,如:圆柱,圆锥。 | | | |
3、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档案袋,实事求是、及时整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突出特点 | 1、采取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的方式,选出优秀的记为A等级;2、内容符合要求,版面有待提高的记为B等级; 3、不符合内容的记为C等级。 | | |
| 教师设置若干情境,让学生稍作准备后,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