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减负,家长焦虑,折射出减负不是学校一家的事,而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专家认为,当前减负已不是学校“要不要减”的“判断题”,而是一道“怎么减”的“综合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合力破解。
学校:减负还应提质量
“减负是个社会问题,这是第一句话。但学校不能以此为由一推了之,而应当有所作为。这是第二句话。”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认为,落实同学减负,学校的作为,不只在于减少作业、激发同学兴趣,而且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据悉,静安区推行减负举措半年以来,已出现了可喜变化:一些最初反对减负的家长,看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效果后,最终打消了疑虑。
减负,首先应从作业负担减起。据了解,本市不少区县和学校正下大力气提高教师安排作业的能力。闸北区推行“纠错本”,鼓励同学集纳错题,老师重点温习单薄环节,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市西小学推出“作业协调制”,每堂课后任课教师将当天作业量、建议时间抄在黑板上,“接班”教师将会自动调整本学科的作业量,这样同学的作业总量就可以得到控制。威海路三小分层、分类安排作业,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同学的“胃口”。
作业减少,只是减负的浅层次,更深层次的减负应体现在课堂。黄浦区将减负工作重心放在让小朋友“喜欢学校、喜欢学习”上,小朋友喜欢上课、有兴趣学习,学习“负担感”自然减轻。杨浦、普陀等区县纷纷推进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调查标明,减负系列配套措施推行后,不少区县的评价满意度上升。静安区12所小学中喜欢上学的小朋友达到90%,比以往有明显提高。
家长:要学会“留白”
“现在小朋友的学习时间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每天排得太满,缺乏自主支配的时间。”虹口区教育局局长王立强建议,家长应从“增负增效”的老观念转变过来,学会给小朋友减负“留白”,更有利于其生长。
团市委副书记夏科家表示,家长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小朋友的品质上,为其久远发展作谋划。“成人之间的竞争,最终并不取决于当初的学习成果,而是人格独立、心智健全、思维创新、团队合作等”。减负后,家长无妨放手让小朋友体验社会实践,应用知识,锻造品行。
“在小朋友的学习上,家长应让位于学校,而不该越位。”静安小学校长朱萍认为,安排作业、辅导作业,都是学校的职责。家长需要做的,应该是作业本以外的内容,如为小朋友创设恬静的学习环境、帮小朋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社会:让小朋友有地方玩
减负后的时空如何布置?这是广大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减负必需的配套环节。
据了解,本市已经对同学参与校外实践的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同学“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必修课时,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上海近年来新建和改建了32个校外活动营地,开发了41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0个市级博物馆、150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沪上不少区县正逐步建立校内外教育对接的体系与模式,比方卢湾区的周五创新实践日、杨浦推动高校与中小学对接,增加创新实践体验等形式,让小朋友们有地方玩、玩得有收获。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时下各类校外学科补习班兴旺发达、师资充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供小朋友休闲玩乐的校外教育场所,师资数量却少得可怜,百万名中小同学仅“共享”千余名校外教育教师。减负后谁来教小朋友玩、如何教小朋友玩好,成为一个新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