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一新课标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观察、发现。
教学伊始,创设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思”,迅速感受到情境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再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用课件生动再现几个蕴涵数学知识的生活现象,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快速得到激活,在思考、讨论中较快地发现“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在动手操作中思考、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质疑,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在积累对圆柱、圆锥特征认识的同时,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培养。
3.在合作学习中内化、建构知识。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去学习新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丰富自己对新知的认识,完成对圆柱、圆锥知识的建构,进而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圆柱和圆锥模型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圆柱、圆锥形实物 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及半圆形纸片 胶水 小棒 直尺 平板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面的旋转(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发现。
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轮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结合“面的旋转”的知识来认识圆柱、圆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行车后轮车条上系上的彩带,并想象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让学生初步体验“点动成线”这一现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起到新旧知识衔接的作用。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页上面的3幅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风筝的运动、雨刷扫过车窗、旋转门转动的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并汇报发现。
发现一 蜈蚣形的风筝在天空运动的过程中,很多小节在天空中连成了一条线。
发现二 雨刷扫过车窗,雨刷在左右摆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扇形。
发现三 长方形旋转门在转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圆柱。
教师小结:通过这三幅图可以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做游戏。
(1)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及半圆形纸片用胶水粘在小棒上,做成一面面小旗。
(2)用做好的小旗做“旋转游戏”,认真观察小旗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可以动手画一画。
(3)学生汇报,明确小旗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3.认识圆柱与圆锥。
师:以前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有曲面。拿出我们的学具一起探索吧!
(1)看: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圆柱与圆锥。(圆柱由两个圆面和一个曲面组成;圆锥由一个圆面和一个曲面组成)
(2)滚:学生拿出圆柱和圆锥形学具在桌面上滚一滚,说说自己的发现。
(3)剪:试着将圆柱和圆锥剪开,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动手操作发现:圆柱剪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圆锥剪开后得到一个扇形和一个圆。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快速旋转小旗的活动,结合想象空间,体会圆柱和圆锥的形成过程,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巩固提升
完成教材3页“练一练”1题。(指名口答,说清判断依据)
⊙课堂总结
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征?
⊙布置作业
教材3页“练一练”2题。
板书设计
面的旋转(1)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第2课时 面的旋转(2)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复习旧知。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圆柱和圆锥,你知道它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吗?(课件出示生活中圆柱和圆锥形实物的图片)
2.导入新知。
(师指着图片提问)圆柱和圆锥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你知道它们各部分的名称吗?怎样来测量它们的高度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初步感知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探究的欲望,为新课作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 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圆柱。
1.小组合作,学习圆柱的组成及特征。(出示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1)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圆柱的各部分分别叫什么?
(3)圆柱的侧面有什么特征?两个底面有什么关系?
(4)圆柱的高指什么?圆柱的高有什么特点?
2.汇报交流。
3.师生总结。
(1)圆柱由三部分组成:上、下两个圆面和一个曲面。
(2)两个圆面叫作圆柱的底面,曲面叫作圆柱的侧面。
(3)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上、下两个底面大小一样。
(4)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活动二 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圆锥。
1.借鉴学习圆柱的方法自主探究圆锥的组成及特征。(出示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1)圆锥由几部分组成?
(2)圆锥的各部分分别叫什么?
(3)圆锥的侧面有什么特征?
(4)圆锥的高指什么?圆锥有几条高?
2.汇报交流。
3.师生总结。
(1)圆锥由一个圆面和一个曲面组成。
(2)圆面叫作圆锥的底面,曲面叫作圆锥的侧面。
(3)圆锥的侧面沿母线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4)圆锥的高是圆锥的顶点到圆锥底面圆心的距离。圆锥只有一条高。
活动三 学习测量圆柱与圆锥的高的方法。
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3页“试一试”,并自主尝试测量圆柱和圆锥的高。
2.边测量边总结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3.教师小结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具体做法: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再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最后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如下图。
4.巩固练习:小组合作测量手中圆柱和圆锥的高。
设计意图:利用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圆柱、圆锥的表象,进一步了解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巩固提升
完成教材4页“练一练”3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布置作业
教材4页“练一练”4题。
板书设计
面的旋转(2)
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侧面:曲面
高:无数条相等的高
圆锥
底面:一个圆
侧面:曲面
高:一条
顶点:一个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