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注重情境创设,产生认知冲突。 本节课结合学生学过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进行教学。新课伊始,提出问题: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上表示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制作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然后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 2.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并结合上节课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感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知道中国最南和最北的位置吗?你知道两地的天气情况吗? (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自由交流) 2.你还记得折线统计图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3.以表格形式出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 提问: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上表示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制作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检验已学知识,为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猜想复式折线统计图:请大家迁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想一想,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呢?(学生自由交流) (2)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84页4月7日~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观察、汇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组成。 ②讨论怎样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得出: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相同,可以横向观察、纵向观察、对比观察等。 ③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说一说获取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用知识迁移法来学习新知,使学生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时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
2.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出示课前制作的曾母暗沙和漠河县两地2011年4月7~10日最高气温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填写下表。 | | | | (1)有标题、横轴、纵轴、单位名称。 (2)确定每一格代表多少单位。 (3)先描点,再连线,连线要用直尺。 | | | |
(2)小组合作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通过对比,你发现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优势? 预设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读统计图,解决问题。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漠河呢? (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认识、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