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3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sp; 自从我把《丰碑》变成我的“墓碑”之后,我就担心这次《中彩那天》会变成我的“挂彩那天”。所幸从课后大家的评议中,我知道自身担心的事没有发生,这终于让我松了一口气。应该说,本课有几个地方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尤其是师父的肯定,这让我增添了不少信心。现结合评课谈谈自身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出彩”的地方
1.“一石数鸟”的课文内容填空
应该说《中彩那天》的课文内容填空是受了师父《慈母情深》的启发。当时看到师父这个填空设计时,我是暗暗叫绝。那种将字词教学跟概括课文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十分精妙,当然更妙的是师父利用填写的文眼“鼻子一酸”一词展开教学,统领全文。因此,我也设计了类似的填空,使同学填写“拮据”、“梦寐以求”、“飞驰”、“道德难题”、“迷惑疑惑”这五个词,为什么是这五个词呢?有以下几点原因:①这五个词都是新词,有读与写的需要。尤其“德”与“惑”很容易写错,所以校对的时候特别提醒了同学。“拮”与“寐”虽没有书写的要求,但因为这两个词分别是第一第二自然段的重点词,所以也让同学写了。②这五个词是本文的关键词,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拮据”、“梦寐以求”在前,“飞驰汽车”在后,看似“天上掉馅饼”,你缺什么就给你什么,其实是想说“最大的诱惑就是最大的考验”,这就是父亲的“道德难题”之难,而我的“迷惑疑惑”又反衬着父亲的“老实守信”,使故事情节真实又生动。可以说,学懂了这五个词,也就基本学懂了这篇课文。③“道德难题”是本文的文眼,有利于我以此为突破口切入全文,进行层层深入的学习。第一层,了解“道德难题”指什么?第二层,体会“道德难题”难在何处(我家拮据的生活,父亲对汽车梦寐以求,这两种因素使得飞驰汽车的诱惑特别地大,才造成了父亲陷入留车还是还车的矛盾)。第三层,想象“道德难题”如何使父亲为难。第四层,研讨“道德难题”为什么能解决,并从解决后的幸福感中去体会更深层的东西。
师父是这样评价这个填空设计的:“吴学军这里采用一种通过自身编写的填空的方式,实现一箭双雕,一石数鸟。因为这个填空有几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这个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很显然是老师给了一个‘拐杖’,不是同学自身概括出来的。那么为什么要老师给一个拐杖呢?显然他考虑到了中段同学的学习特点。第二个,填空里面要填进去的字词基本上是课文当中要求同学会书写的生字新词。第三个,我个人觉得,就是他今天这个题目的出现,其实给我们一种启示。你说他是学我那个《慈母情深》,有这个影子在,但是他有突破。他的突破在哪里呢?比方‘道德难题’,在第一次填空的时候,他只是书写,是不是啊?掌握字词的音形。但是他有‘复现’,就是在品读课文内容的时候,‘道德难题’又一次出现,而且‘道德难题’的理解具体化为课文中的矛盾抵触。这个就比我进了一步。”师父一眼就洞悉了我的这些“小花招”,目光之锐利令我叹为观止,而他的谦逊和褒奖让我欣喜之余又深感羞愧。
字词教学检查和课文内容梳理一直是第一课时难以防止的环节,如何将两者结合以实现高效,防止琐碎与冗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门教学艺术。从这次的模仿来看,我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今后将继续努力。
2.合理的课时内容划分
我对这篇课文的课时内容划分是这样的: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体味父亲可以留车的理由以和体会并想象中彩后“我”的心理这两个环节,应该说这两者是有联系的,后者是从侧面丰满留车的理由,并没有对前者发生对冲或干扰的感觉,可以说都处在同一个条教学主线上;第二课时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第八自然段想象父亲擦K字时的神态、动作、心理和想象父亲不知去向的补白练笔,意图在第一课时留车理由充分的基础上对父亲的矛盾有更丰满更感性的认知。然后再学习母亲的话,体会深刻的含义,体认到“可敬的父亲”与“善良的母亲”。自身认为这样的课时内容划分是围绕“道德难题”层层深入的,在情感和逻辑上有一种层层递进的效果。
评课时,王艳霞老师说到了第一课时内容划分的三种常见问题,并认为我的内容划分比较合理。这个话题引起了师父的浓厚兴趣。他建议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深入地考虑并展开评议,并高屋建瓴地发表了自身的看法。他说这个话题里面蕴含着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分水岭。他认为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类”和“集中”,实现了对教材内容的逾越,有效地防止了情节分析,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第一课时会碰到的种种尴尬。关于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分类,师父又发表了他的高见,他认为分类有两种,一种是理性分类,另一种是感性分类,它们各有利弊。像我这样的属于理性分类,它的好处是思路清晰、重点突破、便于操作,但是坏处是同学过于关注理据和观点,少了意象和感情。那么,假如从感性分类的角度,如何对《中彩那天》的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呢?师父建议我们可以从本文写法的两个特点入手。第一个特点,本文是回忆录,可以从最后一段切入,去考虑作者为什么没写“我对父亲的做法有了深刻的体会”,而是写“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还可以考虑“童年的事那么多,为什么唯独想起这件事,而且那么深刻,什么原因?”第二个特点,本文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是站在“我”的角度写的,那么可以以“我”的情感变化作为教学主线,这样就比理性分类多了些意象和感情。
其实自身对课时内容的划分是只凭感觉来进行的,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师父的话从理论的层面对我的优秀教案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令我有拨云见雾之感。今后我在进行课时内容划分时,有了理论依据,就不会显得盲目了,考虑的也会更加深入。
二、“挂彩”的地方
1.理答不尽人意
反思自身在这节课上的理答并不如意,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理答是一种能力。它需要长期的锻炼才干使自身的语言变得精练有效,并不是靠优秀教案好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我平时上课时缺乏在这方面的锻炼,还没有形成较强的能力,因此导致我的理答语言大多表示为重复同学的话,或者是比较机械的话,缺乏当下的灵动与生成。按吴丽君老师的话就是说我的理答没有很好地指向到我的教学主线,缺乏一种向心力。的确,琐碎而无序的理答削弱了情感主线,导致了课堂的张力不够。其次,理答是一种智慧。这个智慧建立在两个层面上的,一个是天生的智慧,即教师的思维敏锐而灵动,能在当下利用同学的发言进行生成或进行有效地引导,而我显然愚钝了些,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另一个是后天的智慧,即教学预设。备课时站在同学的角度对自身的提问进行考虑,猜想同学会怎么回答,然后面对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答案再去考虑自身该如何理答。据说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在备课时对理答进行了预设,教学设计长达三十多页。而我显然预设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