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5: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张程玉



学习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学习缩写,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1.查找资料,拓宽了解与《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等故事相关的内容。



  2.准备人物形象的服饰、道具。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连续剧《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都是依据小说改编而成的。你们想把课文的内容像演戏那样来演一演吗?这个单元的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就来演演课本剧,通过我们的表演来再现名著中的故事和人物。



二、选择脚本。



1.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你最喜欢哪篇?



  2.分小组讨论:演哪篇课文?需要几个角色?



三、小组合作,研读剧本。



  1.小组一起研读课文(剧本),共同商量,怎样把课文中一些叙述性的语言转化成人物对话?需要加进人物的那些动作、表情?



  2.小组共同拟定一个初步方案。



3.指名小组示范指导:



  (1)演这个故事,你们觉得需要哪些准备?



  师生探讨:



  可以将文中的哪些叙述性语言改编成人物的对话?



  可以利用提示语加上怎样的表情或动作?



  可以准备些什么样简单的服装、道具?



  (2)小组按讨论的结果进行排练。



四、班级表演。



  1.班内表演。



  2.全班同学评议,评出“最佳表演小组”。



  标准: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现故事情景。



  (2)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总结。



  这些人物的形象通过同学们的演绎,真是生动逼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感受,去细细品位。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利用班会时间继续表演其他的故事。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了解“缩写”。



1.什么是缩写?请齐读课文“习作”第一自然段。



2.缩写也是一种写作训练,有利于提高我们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概括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3.缩写的要求: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缩写后的文章语句要简洁、通顺、连贯。



二、阅读习作提示,学习缩写方法



  1.怎样缩写课文呢?请同学们自读习作提示。



  2.同桌互相讨论。



  3.小结:



(1)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2)把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或某些情节删减;



(3)适当改写。



三、阅读例文,体会缩写方法



  快速默读《景阳冈》(缩写),分析例文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1.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



  如,《景阳冈》一文中,写武松喝酒后上景阳冈的一段内容,有三个自然段写了他的心理活动。缩写时,把这些次要部分用一两句话一带而过。第二、三自然段,写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也删掉了。



  2.语言,去掉具体描写的部分:



  课文中写“武松打虎”这一重要情节时,特别是对武松的动作描写,老虎扑剪的动作,都写得十分细致。缩写时,简化语言、削枝存干,进行概括性的叙述,使语言简洁明了。



四、练习缩写《草船借箭》。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修改)



一、师生评议:



  1.出示学生的缩写。



  2.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2)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3)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二、学生修改:



  1.对照评议,修改自己写的片断。



  2.四人小组对照上面3点要求,互相评议修改。



三、誊写习作:



  讲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为本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2: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