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一)》公开课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2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因为简单应用题是一切应用题的基础,所以今天我们从简单应用题入手,进入解决问题的复习。[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

⊙回顾与整理

1.简单应用题。

(1)明确: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①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找出应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正确解答并标明单位名称)

③检验。(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及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2.复合应用题。

(1)引导明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解决复合应用题常用的方法。

①分析法。从问题入手逆推,寻找解题条件,直至所需条件都已知。

②综合法。从题中已知条件入手,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求问题。

③图解法。把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用线段图或其他图形表示出来,使分析的问题具体、形象。

(3)常见复合应用题的类型、特点及解法。

①“平均数”问题。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或者已知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②“归一”问题。文字中常带有“照这样计算”的字样或暗含着单一量不变。


③“归总”问题。题中暗含着总量不变,即乘积不变。

④“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计算路程、时间或速度。

⑤“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⑥“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⑦“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

(4)明确每种类型应用题的解题关键和解法。

①“平均数”问题。

解题关键:确定“总数量”和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


解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②“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种对应量中求出单一量(即归一),再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解法:总数÷份数=单一量

单一量×份数=总量(正归一)

总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③“归总”问题。

解题关键:找到题中隐含的总数。

解法:单一量×份数=总数

总数÷另一个单一量=这个单一量对应的份数


总数÷另一个单一量对应的份数=这个单一量

④“行程”问题。

关键要先弄清速度、时间、路程、方向、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解答。

[结合图示,引导学生弄清行程问题的一些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总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的总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速度快的在前):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28:58 | 只看该作者

⑤“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先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再求另一个数。

解法:(和+差)÷2=大数 大数-差=小数或(和-差)÷2=小数 和-小数=大数

⑥“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来说,题中说是“谁”的几倍,就把“谁”确定为标准数。

解法:和÷(倍数+1)=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⑦“差倍”问题。

解法:两个数的差÷(倍数-1)=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典型例题解析

1.课件出示例1。

一个学习小组有12名同学。在一次语文考试中,小红请假,其余11人的平均分是86分,后来小红补考的成绩比12人的平均分还高5.5分,小红考了多少分?

分析 这道题可采用“移多补少”法先求出12人的平均分。由题意可知:12人的平均分比11人的平均分高5.5÷11=0.5(分),12人的平均分是86+0.5=86.5(分),则小红的成绩为5.5÷11+86+5.5=92(分)。


解答 5.5÷11+86+5.5=92(分)

答:小红考了92分。

2.课件出示例2。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一段时间过后,两车在距两地中点10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分析 要求A、B两地的距离,必须知道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甲、乙两车在距中点100千米处相遇,也就是说在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的应该是200千米。由题意可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0千米,从而能够求出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进而求出A、B两地的距离。


解答  100×2÷(60-40)×(60+40)

=200÷20×100

=1000(千米)

答:A、B两地的距离是1000千米。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题目。

3台织布机一天织布720米,照这样计算,增加15台同样的织布机后,一天共织布多少米?


2.小组合作,探究解法。

3.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及解法。

预设 

生1:先求出一台织布机一天织布多少米,然后求出(15+3)台织布机一天织布多少米。

720÷3×(15+3)=4320(米)

生2:先求增加的15台织布机一天织布的米数,再加上原来3台织布机一天织布的米数。

720÷3×15+720=4320(米)


生3:15是3的5倍,那么15台织布机一天织布的米数也是3台织布机一天织布米数的5倍,因此可以用倍比法解题。

720×(15÷3)+720=4320(米)

生4:也可以用倍比法直接求(15+3)台织布机一天织布的米数。

720×[(15+3)÷3]=4320(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29:09 | 只看该作者

4.小结。

这是一道“正归一”应用题,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抓住“工作效率”不变这个条件来思考。无论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用乘法求出总量,还是用倍比的方法来解答都可以。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类型的复合应用题的特点和解法?

⊙布置作业

1.教材78页1、2题。

2.教材80页8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一)


解决问题(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2 01: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