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含“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两部分。本节课的内容是这个单元的起始,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比例、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的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还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遵循“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有效学习情境的创造。 新课伊始,通过谈话激活学生对国旗的已有认识,引出本节课要用的中国国旗的三种不同规格的相关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熟悉的现实情境中,情绪饱满地进入到对比例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先引导学生依据三面国旗的长与宽写出多个比,再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比值相等,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引出比例,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进行归纳总结出比例的意义。 3.重视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探究为例,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又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渗透情感,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国旗画面,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 师:这三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 2.课件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5 m,宽 m。 操场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2.4 m,宽1.6 m。 教室里的国旗:长60 cm,宽40 cm。
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导入新课。 师: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国旗的知识来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在加强学生对国旗知识了解的同时,有效地引入学习资源,为学生探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提供第一手资料。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自主尝试。 课件出示教材40页主题图,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写出不同场景中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2)汇报、交流。 预设 生1:天安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 长∶宽=5∶=
生2:操场升旗仪式上的国旗。 长∶宽=2.4∶1.6= 生3:教室里的国旗。 长∶宽=60∶40= (3)感知比例的意义。 观察写出的比,想一想,这些比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比的式子可以怎样写? 预设 生1:可以用等号连接,因为它们的比值相等。 “2.4∶1.6=”和“60∶40=”可以写作“2.4∶1.6=60∶40”。
生2:可以用等号连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 生3: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2.4∶1.6=60∶40” 也可以写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