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会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进行“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思维的过程。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拼一拼,并展示分的过程和分的结果。根据学生的不同分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讨论中发展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引导思考,指导操作,自主探究新知。 “在操作的过程中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本设计在教学例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操作、积极思考,深化对每个人“分饼”结果的理解。教学例题后,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引导学生借助操作经验和联想很快说出用分数表示的商。这样学生就可以自主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形纸片
学生准备 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1)4个是。 (2)3个是。 (3)里面有5个。 (4)里面有3个。 2.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大小。 ( ) ( )
⊙探索新知 (一)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借助现实情境探究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学生讨论并汇报。
2.借助学具,深入探究。 师:在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吃月饼,那么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指导学生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动手分一分。 预设 生1:把每个月饼都平均分成4份,3个月饼就有12份,每人分得其中的3份,就是1个月饼的,即个月饼。
生2:把3个月饼摞在一起,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这个整体的,拼在一起就是1个月饼的,即个月饼。
3.小组合作探究。 (1)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组织各小组任选一个问题进行探究,然后汇报。 4.引导学生直接说出7÷8的结果。
设计意图:由借助学具分月饼到直接计算除法算式的结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5.根据除法算式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预设 生1:除法算式中的商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2: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6.巩固应用。 (1)5÷8= 9÷13= (2)比一比,算一算。 3÷4= = 7÷8= = 5÷9= =
7.拓展延伸。 根据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让学生试一试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a÷b=,强调b≠0,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0也不能作分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