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15日,我有幸在中原区阳光小学参加了第三届全国数据驱动教学改进专题研讨会。
其中《八年级学生英语学业水平现状及非认知因素分析——我国中部为例》的讲座中提到“体验式学习活动”,我感受颇深。
体验式学习活动是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学习者通过完全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不再使用传统方式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直观教学材料,做好体验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语言。
比如在蹦极中惊心动魄的体验会令人终生难忘,生活中这种刺激性的体验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理,体验式学习也会给语言学习者带来新的感觉和刺激,从而加深对所体验事物的记忆和理解。
在体验式学习中,学习者需要先感知具体现象,在思考中探究内涵,找出典型特征建构出一个概念,最后结合各种实例还原生活。这种学习方式是依据学生能力发展和认知推进过程来进行的。人的认知本来就是先感官后大脑,先感知后思考,先现象后本质。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参与其中的乐趣就可以化为原动力。
这样一想,之前我在备《伯牙绝弦》一课时的烦恼迎刃而解。这一课有着各种各样优秀的教学设计,这次学校同课异构活动,前辈们都拿出了几近完美的设计。但我认为以“知音”的诗句导入的切入点,用得多了难免落入窠臼。听完讲座我有了想法,第八单元主题是“艺术的魅力”,那么以音乐艺术导入不是更切题吗?作为热爱各种风格音乐的人,我最终选定钢琴曲《雨的印记》,因为它能使人产生清晰的画面感,引起一种魔力般的共鸣。
课堂上我这样导入:音乐可以使人快乐,音乐可以使人忧伤,可以使人心醉,可以使人忘我。有人说音乐是情感的语言,心灵的迸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这首曲子,试试你能想象到什么画面。
播放音乐后,有同学说:“这是宁静的夜晚。”有一位同学说:“他可能有心事,在想着什么,有点忧伤。”我赞叹:“不仅想象了场景,你还感知了他的心事。还有吗?”他接着说:“我觉得天气很晴朗。”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了,他们认为曲子中描绘的是雨天。我惊喜万分:“你们真善于倾听,作曲家李闰珉正是在一个星光熠熠的夜晚,因为突如其来的一场雨有感而发作了这首曲子。你们听出了场景,听懂了琴音,可谓是他们的知音。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与‘知音’有关,让我们走进《伯牙绝弦》。”
孩子们眼中光芒闪烁,充满期待,他们亲自感受了音乐的魅力,感受了成为作曲家“知音”的奇妙感觉。我的尝试成功了,更深深体会到要充分信任学生,带动学生亲身体验。他们内心是敏感丰富的,又是有灵气的,因为纯真,他们反而最能排除杂念,感知音乐的美和内涵。
文言文有着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所以要重视朗读指导。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没有什么经验,我认为这种阶段应该发扬“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精神。我要求同学们多读,因为读正确、读通顺是基础。会读以后,还要读好节奏,才能慢慢有所感悟。
展示读书情况时,几位同学都踊跃表现自己,大家认真倾听以后,经过讨论认为适当停顿对朗读出情感很有好处。全班齐心协力,一番讨论和对比就把课文的停顿节奏确定了。
深入感悟和朗读指导相辅相成。在指导“峨峨兮若泰山”一句时,课件出示泰山高耸如云的图片,我问孩子们:“子期眼中可能看到了这样的山,你会怎么形容它?”学生:“高耸巍峨。” “多么雄伟,带着这样的感受,请你再读一读子期的赞叹吧!”学生果然较之前读得更有感受。三张不同的山的图片,读出三种不同的感受,此时再翻译这一句,他们眼中有山,胸中有感,自然能够感受“峨峨兮”是怎样的壮阔。
“洋洋兮若江河”一句也是这样处理,那波涛汹涌、无边无垠的浩瀚江河如在眼前,他们的朗读随着直观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读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想象自己是伯牙,遇到这样的知音,无论做什么对方都能够理解陪伴,他们更替伯牙感到欣慰,能遇到这样的至交好友。接着进一步想象,除了弹琴,他们还会畅谈些什么?孩子们想到的事情虽然稚嫩,但都真情实意,更理解这知音的可贵,明白失去时的痛苦。
最后,我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他们静听中国古典音乐,以之遥想伯牙的琴声,尽情畅想这一对知音之间的绝世情谊。
整节课上完,他们仍津津有味,感受着文言文的独特韵律和魅力。还有些孩子留意到我说冯梦龙把这件事改编成《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来向我讨要原文拜读,我想这堂课真正走进孩子们心里了。
这节课我始终坚持让孩子们先感受,建立对音乐艺术和文言文朦胧美好的印象,再从朗读中逐渐深入体验,有了情感上的震撼和共鸣,自然心生热爱。
今后我还要学习先进的理论,从学生的认知方式入手,带他们更好地感受语文、体验语文、学习语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