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文章交流 对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2: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中成长的最重要阶段,对人的的一生影响非常大。经典古诗诵读能够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内涵,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应提高对古诗诵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采取积极手段提高小学生学习古诗的主观能动性。总的来说,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行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意义深远。  
小学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的反刍、发酵、在默默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众所周知,汉语具有别的语系的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琅琅上口,韵味无穷。采用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声音的抑扬顿挫还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今天的学生要通过文字去了解古诗文作者融化在其间的情感和意思,自然要经历一个识别符号和还原以及转译的过程,为此,学习古诗文关键就是诵读。诵读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粗浅的尝试:  
一、重引领:发挥教师的作用  
“一卷在手,朗朗上口”。传统经典古诗文语言精练、意蕴可感,具有节奏美、韵律美的特点,符合小学生乐读好思的特点。教师应本着“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并行发展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逐步赢得厚积薄发之效。如以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教学为载体,教会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和运用方法。再如小学语文教材基本是按照主题编排的,分别渗透着“爱心、惜时、诚信、勤奋”或者其他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布置学生查询并开展补充诵读活动: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学生被文中“春光无限”感染,教师可让学生广泛搜集并诵读相应的古典诗词。再者,引导学生巧背(表演背、据时背、据意背、据情境背和综合背)诗词,以逐步实现厚积薄发的目标。如“据时背”:在某教学时段,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大林寺桃花》到《夏日》、《小池》,从《秋思》、《山行》到《冬景》、《江雪》,让学生遵循“春夏秋冬”的顺序一路踏歌而行,既可激活学趣,又能事半功倍。  
二、创情境:注意情感的体验  
许多古诗文都有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在诵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并开启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等多个感管通道,选择合适的音乐和画面同时作用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学生的诵读兴趣被激发了,他们就会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来一段精彩的说唱,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享受到了阅读的审美境界。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美妙的情境,学生便会如痴如醉地体验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美妙意境;用饱满的激情吟诵“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诗词,学生体验到的是诗中闪烁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用惟妙惟肖的体态,尽情、大胆地表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句便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大胆想象诗的意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梅花的多与少,“莲动下鱼舟”中“下”的不同意思,“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天上是否真的有人的思考,都能让课堂上出现激烈的思想交锋,智慧的碰撞。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感染,并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去诵读。  
三、入意境:发挥想象的作用  
在诵读中不仅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形象记忆,激发其想象,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因为诗歌的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要借助非常精炼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否则就无法理解作品内涵,就无法走进诗人内心的世界。巴尔扎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诵读,就是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运用想象去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读《江雪》,先以动画渲染,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大雪纷飞的江面上飘着一叶小舟,然后试图让学生扮演渔翁,一个人坐上小舟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当时的内心感受,想象一下诗人为什么会在这样的环境下钓鱼。学生在大胆的想象中,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走进诗人的意境。  
4.巧结合:彰显诵读的魅力  
诵读并不是孤立的,更不是与教学对立的,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使二者有机结合。如若本课内容就是讲解某篇经典古诗文,那么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自读,凭自己朗读理解诗文,再讲解,学生便能找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所在,对模糊地方的理解更加深刻。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再次诵读,便能不断加深理解,通过揣摩诗文字词间的情感调整诵读技巧。如若教学内容不是经典古诗文本身,那么教师可以把经典古诗文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如以赞扬努力、勤奋为主题的课文,教师可以穿插钱鹤滩的《明日歌》,师范:“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指引学生诵读,讲解诗的大意。这样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而且能发现古诗文与现代文的契合之处,加深作品的关联及记忆。  
经典古诗是语言的艺术,集绘画美、意境美、音乐美为一体,是一项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宝库。小学语文中的经典古诗文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又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达到了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但是,当前的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与偏差,为此,深入研究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是十分必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2:11:4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赵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11: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