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1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将会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故事的题目是……(师出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木匣是什么东西呀?
  生:是木盒子。
  师:你真棒。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知道的。
  师: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能通过查字典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师:要读懂这个故事,必需先闯字词关,准备好了吗?先开哪列火车?
  (生纷纷踊跃举手)
  (师出示生字卡,生开火车读生字,读对的全班跟读,读错的指名协助正音)
  师:火车顺利地到达终点,有的火车还开得挺快的呢!现在我们把字娃娃带到词语 里来读读吧!
  (师出示课件,生齐读生字词)
  师:“免得”“懂得”的“的”应该读轻声,请同学们再把这两个词语齐读一遍。
  (生读“免得”“懂得”两个词语)
  (课件出示多音字)
  师:谁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或短语。
  (指名读)
  师:你们真棒!都读对了!老师送你们每人一个大拇指。
  (师送给同学“大拇指”,全班齐读那三个词语或短语)
 
三、初读感知,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一定迫不和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那就请你们赶快打开书本,用自身 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假如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就请你们在文中的空白处画上问题泡泡吧!
  (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课文讲科利亚埋木匣的事。
  师:有没有补充的?
  生2:还写科利亚找到了木匣。
  师:科利亚什么时候埋下木匣?什么时候找到埋下的木匣呢?
  生3:科利亚四年前埋下木匣,四年后又挖到了木匣。
  师:很好!四年前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什么时候?
  生4:战争开始的时候。
  师小结、板书:战争开始 埋木匣
         四年后 找木匣
  师:同学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大胆地提出来吧!
  生1:老师,什么叫手锯?
  师:老师这儿刚好有图片,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手锯”图片)
  师:这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斧头”“冰鞋”图片让同学认识。)
  生齐答:斧头、冰鞋。
  生2:科利亚为什么要把木匣埋起来?
  生3:因为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里来了,东西不能都带走。
  生4:法西斯是什么?
  生5:是一座城市。
  局部生答:不是。
  生6:是一个人。
  师:也不是。法西斯是德国侵略者的代号。
  生7:这场战争是怎样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不错。老师送你个“大拇指”。
  (送给生7一个“大拇指”)
  师:是这样的。这场战争指苏联的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苏 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战争的胜利。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生8:老师,我想提个问题。为什么科利亚走十步找不到木匣,妈妈走三十步却能找 到木匣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考虑价值,老师送你一个“大拇指”。谁能解答?
  (送给生8一个“大拇指”)
  生9:因为妈妈过了发育期,个子不会长高,步子也不会再变了。
  师:你的回答真精彩。老师同样送给你一个“大拇指”。
  (送给生9 一 个“大拇指”)
  生10: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改为“科利亚挖木匣”?
  师:哎呀!连老师都不会想到提这样的问题。你可真会考虑!
  生9:老师。我知道。因为课文除了写科利亚挖木匣,还写到他埋木匣。假如以“科 利亚挖木匣”为题,那就不完整了!
  师:真是了不起。老师由衷地称誉你们,问得好,答得妙,每人各得一个“大拇 指”。
  (送给生9、生10每人一个“大拇指”)
  (生情绪高涨,踊跃举手要求发言)
  师:还有一些同学要发问,你们暂时把问题存起来,先帮老师解决个问题,行吗?
  (课件出示: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子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师:自身再读读课文,在文中找找答案。然后到小组内和其它同学交流交流。
  (生自由读课文,考虑。小组讨论、交流)
 
三、突破重点,感悟交流
  师:谁先来说说。
  生1:科利亚是通过认真考虑找到木匣的。
  生2:科利亚量了五步找到木匣。
  师:你们回答得都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看科利亚是怎么考虑的?
  (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的内容,齐读)
  师: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和我做个跨步竞赛。谁愿意?
  (生踊跃举手,点一名同学上台)
  师: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请你按平时走路的步子向前走十步。老师也走十步, 下面的同学一起数。
  (生和师一起向前走10步)
  师:从刚才的演示,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1:老师十步走得比较远。
  生2:老师的个子高,步子大,洁兵的个子矮,步子小。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科利亚就是这么想的。战争开始时,科利亚从家门口 向前走几步埋下木匣?
  生齐答:十步(师用“脚印”演示)
  师:当时他的步子怎样?
  生齐答:步子小。(师板书:步子小)
  师:四年后,科利亚的步子怎样?
  生齐答:步子大一倍,(师板书:步子大一倍)
  师:所以现在只要走几步就可以找到木匣呢?
  生齐读:五步。(师用“脚印”演示)
  师:最后科利亚有没有找到木匣呢?
  生齐答:有。
  师:文中哪个词语说明结果和他想的一样?
  生:果然。
  师:很好。请同学们一起把第十二自然段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齐读)
  师: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课件出示第十三自然段,齐读)
  师:是啊,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师板书: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师:这个故事使我们很受启发。同学们愿意再来读一遍课文吗?
生齐读:愿意。
  (生齐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观察发现
  师:我们的周围哪些在起变化呢?请同学留心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新发现。下节 课我们再来交流交流。
【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上得轻松洒脱,同学学得开心自在。
  我想问题是小朋友们学习的动力。我设计了让同学大胆质疑,师生一起解疑,把提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同学兴致高涨,踊跃发问。分别提出一些意想不到且很有考虑价值的问题,令我惊喜。这不由使我想起保守教学,以前老师一问一答,同学围着老师的问题转,老师的答案是唯一的规范,同学的思维经常被束缚。可怜的小朋友只能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没有争议,没有创新,不懂的问题只好“珍藏”在心里。
  “教师应越来越多地激励考虑,越来越成为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协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句话,让我回味无穷。
【同行研讨】
  这是《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别具一格的语文课,教师和同学都体验到了课堂生活的快乐。剖析这堂课,我们发现,这节课,有几个亮点值得一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在识字教学上,能遵循三年级同学识字的水平、特点,让同学预习,通过查字典等多种渠道,运用以前学过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自学能力。课堂上,教师采用“开火车认字学词”“多音字重点提示”的方法,检查同学预习情况。这样,真正做到把同学的主动权还给同学,教师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花的时间少,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初读感知”这个环节,布置“质疑问难”培养同学问题意识。“问题 ”,是开启同学智慧的钥匙。由于问题的存在,同学思维活跃,课堂上,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答,让同学的思维发生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我们惊喜地看到,同学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以和精彩的回答,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在这个教学环节,同学的心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同学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再次,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个环节,以“重点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段落,协助同学理解课文内容。《科利亚的木匣》篇幅较长,段落较多,假如按保守的教学方法,逐段讲解,所费时间多,效果也不好。这节课,林老师抛出问题:“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子的?”通过讨论交流、引出重点段落(9~11),在反复诵读中,采用“比跨步”“摆脚印”的方式,知道了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子的,并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总之,这节课,林老师始终用赞赏、尊重、呵护的语言点燃同学学习的热情;同学始终以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与教师平等相处,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对话,在语文学习中感知自身、发现自身、提升自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2
  师:昨天,教师已经请大家预习了课文,大家做了没有?
  生:做了。
  师:下面老师写课题,大家也可以在下面写。
  (师板书课题,边写边讲解)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一定发生了许多疑问,很好,今天,老师把科利亚了带来了,你们来问问他吧?
  生:你为什么要埋那个木匣?
  生:为什么你迈的五步有大有小?
  生:为什么不选其他东西,而选木匣?
  生:你是怎么想到埋木匣的?
  师:同学真会提问,而且还很有礼貌,科利亚可愿意回答了。请大家打开课文第96页,答案都在课文里呢。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科利亚都对你说了些什么?
  (生读课文)
  师:刚才,老师听到的是朗朗的书声,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小朋友。
  师:说说看,科利亚都对你说了什么?
  生:法西斯打到他们村子里了。
  生:因为科利亚把埋在地下,所以用小匣子里。
  生:我懂得科利亚的木匣里装着许多小玩意儿。
  生:他告诉我一个道理: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生:我明白他不服气小伙伴说的话,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师:你真细心。
  生:我知道科利亚是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知道了很多,那你想对科利亚说些什么?
  生:你很聪明。
  生:你很爱动脑筋。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是从哪里看出科利亚爱动脑筋,很聪明的。从课文中勾画出相关的句段,老师建议你们默读。
  (生默读)
  师:谁能把找到的读给听一听?勇敢点!
  生:……小斧头、小手锯……
  生:从铺上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生:……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了木匣。科利亚看见了妈妈的做法,就学着做,真聪明。
  生:他会学妈妈,做得比妈妈还好。
  师:我们来读一读,把科利亚的聪明读出来。
  (生读课文)
  师:科利亚很聪明,你们也找到相关的句段,也很聪明。还有吗?
  生:……现在我9岁了,……应该走五步。因为旁边的伙伴都没想到,他想到了。
  生:他用手摸着脑门想,而没有去问妈妈,说明他爱动脑筋。
  师:为什么科利亚一想就想到挖不出木匣的原因,看来,想是很重要的。那么,他到底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读第五到十八自然段,假如你就是科利亚,你会想什么?
  (生读课文)
  师:现在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是科利亚,我想,这个小盒子是四年前埋的,现在已经是九岁了,步子也大了,就不应该是十步了。
  生:我想,这个木匣是四年前埋的,每个人都会长大的,我的步子也会长大的,会比以前大两倍。
  师:咱们班的科利亚真会想,那么想的对不对呀,从哪里看出来?
  生:从科利亚找到木匣子看出来,(读句子)
  师: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已经告诉我们了,从哪个词语看出来。
  生:果然。
  师:作者用词很准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
  师:科利亚的想法,你们明白了吗?
  师:我们用学具把它埋木匣──挖木匣──找到了的过程摆出来。
  (在黑板上摆学具,先摆上四年前埋的过程)
  师:那么四年后挖木匣还能不能用这样的一个小方块做为一步呢?大家来摆一摆第一次和第二次挖的过程。
  (同学在自身座位上试摆)
  (一同学上台摆,摆得不对)
  师:刚才我发现有一组同学摆得和他人组不一样,现在看黑板,有没有不同意见?
  师:读第八到第十二自然段,他这种摆法对吗?(出示词语:仍然一倍不是……而是……果然)
  (同学自由读)
  师:他们这种摆法对吗?
  生:第一次还应该再加上十块,第二次还应该加上五块。
  生:我认为不对。
  生:我认为是对的。第一次还应该再加上十块,因为他步子大了一倍。第二次还应该加上五块,因为他的五步比原来大了一倍。
  师:谁还有疑问?
  师:那第一次挖木匣和第二次挖木匣的想法变了没有?
  师:他找到了木匣,也就挖到他的宝贝了,他高兴吗?同学们笑一笑,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师:还能从哪儿看出来他聪明?
  生:今天我不光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师:我留给同学们作业:考虑科利亚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假如你是科利亚,你第三次会说些什么?假如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说明你读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3
 随着教改的全面实施,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新的追求。新课程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其实也是一次全新的考验。
  前不久,我上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第一课时我是这样布置的:
  上课开始,我在简单介绍背景之后引出课题,然后同学针对课题来提问。同学的问题有:
  1、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2、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3、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接着,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初步感知课文。其中我布置了三次朗读课文。第一次,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读自身喜欢的段落。这一局部同学的朗读方式很多,有一个人读的,有四人小组读的,也有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三次,是请同学协助老师完成下面的板书:(  )木匣→(  )木匣→(  ),让同学再一次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在完成板书的同时,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讲读埋木匣的局部,为了不使教学过于呆板,我没有逐段逐句来讲读,而且从同学最感兴趣的,科利亚怎样埋木匣入手。出示第二自然段,联系同学提示的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来找找木匣里的东西。其中,对于“小玩意儿”还展开了想象,"木匣还有什么东西?"同学的想象很丰富。第二步,是让同学来看看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我首先让同学找出用了哪些动词,同学很快找出了“放、盖、踩、撒”这四个动词。然后请几位同学来读好这句话。接着请同学说说从这里你可以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与前面问题相联系)同学回答他是个细心、善于考虑的小朋友。在这基础上请同学再读这一句,然后齐读。这样在同学感知的基础上在去读,那么同学的体会就更深刻了。
  在讲完《科利亚埋木匣》之后,我让同学比较一下科利亚和他妈妈埋木匣有什么不同?同学也找了四处不同。之后,我又顺水推舟问:“那为什么他俩都把木匣埋到底下呢?”同学很容易的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联系刚才提出的问题)
  最后,我让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自身来画一画科利亚的木匣在哪里。这一局部其实也是为下一堂课作铺垫。同学兴致很高,大局部能准确地画出木匣在哪里。
  这就是我的优秀教案和大致的思路。
  我市教科室赵主任也听了我的这堂课,并且用新课程规范的基本理念对我这堂课作了全面深刻的评价。赵主任这种运用先进的理念的发展评价观,让我陷入了深思,使我不得不来重新审视我的这堂课,感触很深啊!
一、以同学的学习活动为线索
  好的优秀教案不应该是严谨的教学流程,更不应该是问答式的教师提问,同学解答的单一形式。而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对当下实态的过程的有效对策。是“以学论教”,以同学的学习活动为线索的优秀教案。
  重审我的优秀教案,假如我以同学当初提的三个问题为教学主线,紧扣这三个问题让同学在课文中自身寻求答案,然后来讨论通过读课文你可以解决哪个问题了。这样就可以把埋木匣这一局部,在三个问题中得到讲解。既防止了同学过于被动,由老师提问同学找答案的局面,又使整堂课的内容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在展开,收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得以融会贯通。
  新的教育观认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自我构建的一种实践活动。有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教师所担当的角色:“教师的职责表示在越来越少地传送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考虑;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为,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协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这次课程实施的要求是改变实施的方式,其要点是构建起同学学习的方式。学习方式的构建协助教师从教为主转到以学为主。同学有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到主动地探究知识。那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在其中也得以体现:以同学学习活动为主线,同学自主地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同学身心愉悦,学习的积极性强,同学的情感得到体验,最后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以同学学习活动为线索,强调学习活动的发明与运演,实现主体参与教学事件的最佳整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啊!
 
二、教师深刻地掌握教材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条是提高自身的功底。我想这方面包括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基本功、语文素质、专业技能等,才干给予同学更多。有句话说:“要给同学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而到现在我们不得不反思:
  教师有没有一桶水?即使有了这一桶水,那么是桶清水还是浑水?
  重新审视我的优秀教案;在第二次朗读课文时,我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自身喜欢的自然段,同学兴致很高,读的方式也很多。当我正陶醉在自我感觉不错之时,赵主任的点评一针见血点醒了我。是啊,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前后的逻辑性很强,我怎么能让同学东挑一段西捡一段地读,最后给了全体同学一堆支离破碎的东西呢?问题是出在我啊,我没头掌握好教材的叙述顺序,更没有去考虑这样的文章用怎样的方式来读更合适。
  在讲读第二段时,我让同学来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讲的那几个东西外,科利亚的小玩意儿还可能有哪些?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个个都能讲出许多东西。而赵主任的一句话又问得我哑口无言:“课文主要是让我们了解科利亚是个聪明、善于考虑、做事细心的小朋友,你这一段的设计和课文的主旨有没有很大的联系呢?”对呀。既然和课文主旨没有太大的联系,花这么多的时间来讲读没有太大的价值的东西又有何意义呢?
  教育活动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简单的“教”+“学”的活动,而是教育者→教育中介客体←受教育者。从教育活动的目的看,教的活动是为了学的活动,教育着具有引导受教育者活动的意向和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假如引导者一方发生了偏离,那么必将影响到受教育者,使之无法很好地完成实践活动。
  看来,要同学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对教材的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自身全面、深刻地掌握教材,才干正确地引导同学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情体验。
  新课程的理念,真让我如沐春风,它给了我甘泉雨露,它唤醒了我沉睡的教学思想和意识,它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教改天地,它将带领这支教师队伍走进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课程的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次考验,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它将是我全新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8: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