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08:2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发言稿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召开的是一年一度的教学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既有在家的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还有部分学生代表。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不断凸显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大家对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今天还对一年来在教学工作方方面面取得优秀成绩的代表进行了表彰,这也表示了我们的敬意和尊重。我今天关于教学工作一般性的话语,包括如何重视教学、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以及教学改革的意义、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环节、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等等,就不准备讲了。我想讲几个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个观点:怎样理解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大家知道,学科的概念来源于科学研究。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知识的创新,对研究的深化,开始了对学科的分类。就国内而言,现有13大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目前博士生、硕士生的招生或培养,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和大学的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这样的学科划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大学的建立是以学科的划分作为起点的(在中国古代的学校里面,如私塾教育是没有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的,只有所谓的门类划分,如经、史、子、集、六艺之类的;西方中世纪以前的大学也没有严格的学科划分)。所以学科建设,我的理解是基于科学研究,它构成了大学的逻辑起点。那么,专业建设该如何理解呢?专业建设是基于人才培养包括课程设置所带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主要通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来实现。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的理解,我们讲学科建设的时候,更多地是讲科学研究的内容;讲专业建设时,更多地是讲人才培养的内容。当然,在实践中,也经常把两者混在一起用,如学科专业的发展、学科专业的建设等等。还有,它们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对队伍建设来讲就是一样的,没有人,没有很强的研究队伍、教师队伍,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都无从谈起。学术研究的水平、科学研究的深化,无异会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专业培养、专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无异会为学科实力的增长提供人才储备和知识储备。在xx大学的有些学院,如地科的资工专业,它的学科与专业就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比较强的。但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除了有相通的地方,更多的是不同的地方。讲这种不同,对如何去理解像xx大学这样大学里面的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意义重大。如前所述,我们学科建设的目标,来自于科学研究,来源于学者对某一个未知世界领域的探索。但是,专业建设不一定是这样的,它是按照人才培养、社会需求来做专业建设的工作的。我们大学里设置的很多课程,有100多个学分,三四十门课程,所谓的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通识课、职业教育课等等,这些都属于专业建设的内容,但不一定是学科建设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发展的动力也不太一样,我们讲学科建设,学者研究的动力在于他们对于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关注,包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科学技术领域的专注和对这些问题的解释、研究和探讨;同时还有学者的兴趣,他一定是对这个领域有研究、有兴趣,通过人与自然的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思考和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专业建设可能不一定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否有很多的精力去关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呢,他不一定有这样的一种动力,或者即使有这种动力也是出于一种良心所做的事情,没有硬指标去考核,他不一定是出于热爱,可能是应付差事。因此,专业建设的一种内在动力的要求,更多的是出于教师的责任感,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他把学生的培养、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还有,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结果也不太一样,学科建设是每天在那里做研究,每天写文章,一天哪怕写200个字,最终总是有东西可以积累下来。但是,专业建设作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却不一定,你讲高等数学的,你讲英语口语的,讲体育课的,这些基础课程,他能有什么成果体现?他的成果体现是学生的成长,但是学生的成长又不是那么容易被量化和说明的。我这样来讲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不同,有什么意图呢?是想说明,教学工作在今天来讲,——立足于专业建设开展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事情,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是需要我们的教师和管理者,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极大热情的。具体到专业建设来讲,我们可能没有给予太高的关注和太多的关心,教师可能也不自觉地忽略了这一方面。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讲,专业建设的工作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也不可能做好,学科建设的工作也同样可能做的不太好,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08:23:3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观点:xx大学应该怎样去准确定位我们的专业建设?
刚才郑军副校长分析了专业建设的现状。全校现有96个专业,按照十三五规划,我们希望在十三五的末期减少到50个左右,减少到50个左右的专业不是拍脑袋,是有依据的。从各个方面的需要和我们的办学实际来讲,存在着少数就业率低、第一志愿率低的专业,甚至有的专业被黄牌红牌警告;还有一些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的要求不相符、不太适合,需要调整。但是,专业的调整又有许多的困难。这也涉及到第一个话题中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如地科的个别专业,学科实力和专业建设的水平是相匹配的,大农学学科实力与专业建设的水平也应该是相匹配的,但即使在这些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匹配的专业中,却又碰到另一个困难,即我们的一些专业,就业形势不好;我们的某些专业设置,专业性很强,社会需求量并不大。比如农学专业,虽然需求比较好,但生源质量不高,招生有很多困难;大石油专业,随着这个行业的不景气,我们不断地在压缩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有些专业,比如招生排在比较前的经济管理类、城乡规划、护理等等,这些专业在xx大学的学科实力并不是很强,但社会需求量很高,它们专业建设任务又非常的重,所以我要谈的第二个观点是在xx大学这样一个学校里面,我们一定要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既有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又有对新兴专业的建设,同时还要有对这两种专业发展之间发展平衡的思考。我们既要通过专业建设来集聚一批人才,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大学生,同时我们也要通过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来为人才培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新的品牌,包括提供研究成果和师资保障,这是我们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所以我也多次提请学术委员会,要从学校发展的高度出发,结合学科建设和专业的实际,认真研究专业建设的发展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冷静,也要面对现实,我们不能固守原来的那些学科发展思路,需要认真加以分析。有些强的学科,有时候生源吸引力并不高,有一些不强的学科,专业的社会需要又强烈,但它们在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非常多,队伍薄弱,培养目标也不明确,教学体系还很落后。当然,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发展中共通的一些问题,比如队伍建设,基础平台的建设,我相信在这一点上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希望学术委员会和各个学院的专家老师们在这个问题上多做文章,这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xx大学作为一所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的需要。
第三个观点,如何把专业建设、专业发展与教学工作做到有机统一?
首先,不能孤立的去讲专业建设,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去讲,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也是需要并且可以体现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的。比如在职称评定中,谈到科研的核心竞争力,在讨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的遴选的过程中,总是有些委员有些老师希望把条件放低一点,强调自己专业的情况特殊性,我觉得恐怕不太合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发展应该把研究的水平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或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在一些学科建设比较强的学院要注重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队伍的力量来服务于教学工作,在一些学科实力不那么强的学院,这也是一个目标。专业建设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也是一种研究,教学本身也是可以作为研究来做的。今天国内很多的教学改革成果,恕我直言,不只是我们这样的学校,大多是做包装,做表面文章,搞概念,对付国家的各种检查。但是真正做专业建设的研究,如把课程体系或者教学研究的内容,作为专业建设的课题来做,作为一项研究来做,还是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08:23:34 | 只看该作者

其次,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围绕质量环节,并以此为中心考虑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立德树人”。不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的环节来抓,我们就无法有效理解并执行学校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比如完全学分制的实现,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比如对基础课通识课、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比如我们强调基础平台的建设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乃至于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人格教育等等。如果不把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来抓,那么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恐怕都是挂一漏万,甚至是失败的。我们经常议论自己培养的少数学生,说他们的道德水平下降,实际上就是背离了质量这个环节,使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变得支离破碎,使所谓的大学教育走向了它的反面。今天,许多学者包括大学校长都在讲,要回归大学教育的本性,回归大学的初心,我理解,就是讲人才培养,讲“立德树人”。因此,我讲专业建设,要强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的改革,要进行统筹设计。
最后,有效的管理如何实现?关于教学,我们有许许多多的管理制度,也有不少的考核体系。这些管理手段、考核体系、激励政策最终靠什么来实现?包括我前面讲到的一些目标如何实现?我想,恐怕还是要回到教育的本质上,回归到教师和管理者的本分上来。就是我经常讲到的:要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给每一个学生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就是开展我们所提倡的完整的人格教育,实施”三百名师”计划,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与此同时,我们也强调通过各种激励的方式,表扬鼓励我们的一些教师,——不仅仅是制度方面的激励。让我们一起努力,唤起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校、社会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对教师职业的挚爱,共同来做好这样一份工作,更好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老师们,同志们,在最后,我要再次特别感谢全体老师,特别是刚才受到表彰的老师和团队一起为xx大学的人才培养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我相信,有大家这种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xx大学一定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我更相信,有这么多默默无闻、坚守在一线的老师、教学管理工作者,xx大学一定会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上发出我们的声音,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21: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