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一朵花儿,不同的绽放──《司马光》教学反思
那天,在教学完课文《司马光》之后,我照例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提出了那个不知被多少位老师复制了上千遍的问题: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不出所料,一个个小脑袋里转眼间就冒出一个个好办法:

  王翀说:“我可以用一张渔网,把水缸里的小朋友网上来。”

  章朱祎说:“我可以找来一要大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沈均说:“我用脸盆把水一盆一盆刮出去”

  ……

  听着孩子们自鸣得意的好办法,我心里却想着这一个个“好办法”的不足之处,于是我随机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小朋友们,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比一比,你觉得是司马光的办法好,还是我们想出的办法好呢?请你们和小组里的成员一起讨论一下。”

  于是,轰的一声几个小头已聚在一块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一会儿,各组代表举起了小手。

  首先是第二组的沈一格发言:我们小组觉得司马光的办法好,因为从图上看大水缸很高,要想用绳子把缸里的小朋友拉上来,需要站到很高的地方地,那样拉绳子的小朋友要是一不小心,他自己也可能掉进大水缸里。

  颜漪铭补充说:要是几个人一起用力,把大水缸推倒,但是水缸这么大,缸里双装潢了水,小朋友们哪有那么大的力气呢?

  钟炜炜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想法说:我有不同意见!他们想用渔网捞,用脸盆刮水,这些方法都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找工具。而这时要是慢一些缸里的小朋友就会有生命危险。(是呀,此时时间就是生命。)而司马光用石头咂缸,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缸里的小朋友救出来。

  我不禁为这些孩子有理有据的思考拍手叫好!

  第一小组的许多发言了:我们认为章朱祎的办法好。因为司马光用石头砸破大水缸,水缸的碎片可能飞到或弄伤不朋友。

  “哗……”教室里一下子失去了宁静,许多的话似乎启发了大家,或说使大部分同学产生了共鸣,有的小朋友还站起来补充到“对,还有可能这块大石头也会把水缸里的小朋友的头砸破。”

  看着孩子们为自己犹如“新大陆”般的神奇发现神采飞扬时,我不禁为此动容。看,就连平常上课时常走神的杨行,这回也着实让他专注了一回,这不他正与同桌的王宇洋切磋着他了不起的发现呢!

  孩子们膨胀的热情迅速感染了我!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的回答完全在我预设之外呀!如此热情高涨,有争议的课堂不是天天都有的。我可不能轻易打消孩子们的积极性。对,此时课堂随机生成的这一问题资源可不能浪费哦!

  于是,我接着引导:“小朋友们,你们的想像力越来越丰富了。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刻了。那么水缸的碎片到底会不会飞进大水缸里,司马光的石头会不会砸到水缸里的小朋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想……” 用不着组织,孩子们一个个正襟危坐,一双双饥渴的眼睛盯着我看。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关系到一个物理上的阻力问题。你看!”我随手在黑板上用简笔勾画出大水缸,并说:“这是一口装满水的大水缸,是装满水的哦!现在请你们想像一下,一旦被砸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碎片会不会飞进去,大石头会不会砸进去呢?聪明的小朋友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发挥小组的力量,再讨论讨论,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新的发现。”

  问题抛出去了,可是我的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因为我估摸不准这此小家伙他们能懂这个问题吗?

  可是,孩子们的发言却让我再一次的惊喜不已: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我再也不能小瞧他们了!

  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陈述吧!

  李恬:我们认为这么大的水缸,里面盛着那么多的水,水缸一旦被砸破,水会涌出来,碎片和石头都无法进去。

  张竞锴:我们觉得司马光的方法好,因为很多水冲过来时,会把东西冲走。比如发洪水时连房子都会被冲走。这是一口装满水的大水缸,它一定也会把碎片和石头冲出来的。

  ……

  是的,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在很多时候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远远超过大人,我想只要我们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去想像;解放他们的手──让孩子去实践;解放他们的嘴──让孩子去表达;解放他们的眼睛——让孩子去发现;解放他们的时间──让孩子去交流;解放他们的空间──让孩子去张扬。记得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想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撬地球的“支点”。努力开启孩子的多元思维,让孩子的思维在争辩中碰撞,让孩子的语言在交锋中砥砺,让他们的个性之花在思考中绽放出各自不同的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称象》教学反思
是否具有发散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重点,也一直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本质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大有用处,也使我这个语文教师从中感受到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开阔了,思考问题的方式丰富了。在很多时候,教学中一个简单的设计就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这学期在学习《称象》的时候,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大家都体会到了曹冲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了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加了一个问题“曹冲是借鉴了官员们的方法想出称象办法来的。你能说出他的办法和官员们的办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同学们立刻投入了寻找答案,讨论答案的过程中。很快有人说:“他根据造大秤这个办法把船当成了大秤!”马上有人补充道:“没有人提得起大秤,他就让水来托住船。”我听学生回答到了点上,马上补充说:“对,他利用了水的浮力!”这时的课堂上,学生们只能想到这些了,我又引导他们思考:“还有其他的吗?”教室经过了几秒钟的安静后,又从角落里传出了:“他用石头代替了大象的重量。”虽然这个声音是那么的不肯定,但是我知道她的答案正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我马上说:“你真是太聪明了,一下子就想出了这么难的问题。他正是用石头代替了大象的重量。”学生们顿时豁然开朗。我又告诉他们:“说曹冲聪明是因为他会从别人的方法中得到启发。”这时,我突发灵感追问了一个在备课中没有想到的问题:“你要是曹冲,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这一下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讨论达到了最高潮。“我可以不装石头,还得让人搬来搬去怪麻烦的。直接让人站上去不就行了吗?”“还可以用粮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要是比较沉,又容易计算重量的东西都可以。”这是我们班一个挺不显眼的学生说出的答案。“对,你很有概括性。”“老师,我能不能用弹簧代替水?放几个弹簧然后再在上面放一张结实的板子。这样就可以代替水的浮力了。”“你想得很好,别人都是想办法替换重物,你想到了换一种承重工具。非常独特,只是稍微有点不安全。”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高老师,我曾经见过一种地秤,连汽车的重量都能称出来。我们也可以把大象赶上去。”孩子的答案是对的,只是他没有考虑当时还没有地秤这种东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对的,他没有一味地从别人已经想好的思维角度出发,而是想另辟蹊径。他的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这不正是学生发散思维之后得到的成果吗?“对!你现在是现代版的小曹冲了!”“嗨!要是能这么想的话,直接用计算机对准大象一扫描,再运用一下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同学们听了她的答案都笑了,我也笑了:“我也没有限定这个曹冲的出生年月呀?你能这么想很好。现代技术很发达,这种问题已经难不倒我们了。但是在三国时期,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们才说曹冲是聪明的呀!”就这样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课下我想:要是当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恐怕学生不会对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这个问题掌握得这么牢固。也正是我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去探究更多的称重的方法,使学生局限在一点上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使他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答案的丰富超出了我的想像。从这里我也知道了学生其实是有很大潜能的。只要能通过正确的方法调动学生去积极的运用大脑思考问题,这些潜能就一定能在教学中被释放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吃水不忘挖井人》课后反思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很多老师害怕上这样一些伟人、名人的文章,像二册的《邓小平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觉得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有的甚至觉得没必要选入教材中。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偶然间我发现我们班孩子模仿“奥特曼”的游戏,很多男生谈到长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奥特曼,为什么学生会如此喜欢它呢──那是因为“奥特曼”是他们心中的英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利用孩子崇拜英雄、真诚善良、易受熏陶感染的特点,把我们文章中的“雷锋、邓小平、毛泽东”等名人也成为孩子心中模仿的英雄呢?让孩子学习自己喜欢的英雄故事,肯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来,孩子在课堂上是否动情了是上好这类文章的关键。如何让孩子动情呢?一是树立形象,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要非常庄严、神圣地介绍人物,如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人物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味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二是深化形象,就是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怎样让孩子对人物粗浅的认识走向人物内心世界,体察人物的内涵呢?在这篇文章中我采用把诗歌内容让学生编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在此练习中,学生对雷锋的感动不再肤浅,体验深刻了,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有趣味,才会有神情并茂的倾诉。三是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哪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用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王二小》教学随笔
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有一维是“过程与方法”,也就是强调孩子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需要他们自己探索。但教师的调控必不可少。肯定的是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许多的错误,会出现许多的方向,老师们应作失控时的定海神针,迷途时的导航台,把错误当作一种资源,让孩子们意识到错误并自己克服错误,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最可宝贵的知识和技能!

  《王二小》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我在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如果你是王二小,敌人叫你带路时,你会怎么想呢?

  生1:我会想这些敌人太可恶了,我要杀了他们。

  生2:我会想,我要把他们带入埋伏圈。

  生3:老师,我会想,这次我死定了。(众生笑)

  生4:老师,其实无论王二小有没有把敌人带入埋伏圈,他都会死的。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4:我看过电影,日本鬼子好坏,该死,连老人、婴儿都不放过。

  生5:等我长大了,见一个日本鬼子杀一个。

  生6:是么,前两天我看电视,那个日本首相还说要参拜靖国神社,简直不把我们中国人放在眼里。

  学生们有些群情激昂。我发现情况不妙,小孩子显然把现在的日本人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鬼子,一小撮军国主义者和广大的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搞混淆了,我连忙说:“同学们真棒,知识面真广,但是你们有没有看到前两天的电视里有个日本老人来到中国,跪在中国人民面前痛哭的场面呢?那是为什么?”

  生7:对,我看了。好像那个老人原来是日本鬼子,这次来是谢罪的。

  师:那你们会把他也杀了吗?(学生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师:可见,大多数日本人民是爱好和平的。好,让我们回到课本来进一步地学习王二小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

  课堂中的这一幕,是我始料未及的。它当然不在我的教学设计之中。我想,学生们有自己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课堂上出现的一切都是他们真实的反映,从中,我扪可以发现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课堂教学本来就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设的内容,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情,根据生成性的课堂进行灵活的调控,及时把“迷途的羔羊”引上正确的道路。像课中出现的那一幕,学生的反应是正常的,但又是和课文无关,教师不能回避的。所以,我既面对了这一涉及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又没有陷进这一问题,把学生带回文本,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文本中进行思考、感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碰撞,情感得到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画家乡》教学反思
【教材解析】

  《画家乡》一课在新课标语文第二册的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课文,读着《画家乡》,好像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难得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学生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画笔,用绚丽的色彩,把祖国大花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妖娆。


【教学思路】

  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不少。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结合图,挑自己喜欢的段落加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精神。


一、揭示导入新课

  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并找找课文写了哪些人的家乡

  (让学生根据拼音自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读后,找到了“涛涛的家乡在海边。山山的家乡在山里。平平的家乡在平原。青青的家乡在草原。京京的家乡在城市。”(课文的段落结构相似,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内容。学生的思维力有一定的发展。)


三、再读课文,你喜欢谁的家乡,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非常高兴,显得兴趣极高,但让他说说为什么喜欢时,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或干脆哑口无言。说明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只读了两三遍,生活经验不丰富,还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必须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并结合课文插图,全方位理解课文。指导朗读重点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那么……那么……”这种句式,表达了小朋友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结合学生实际,重点指导平原这一段

  师:“你能说说,我们的家乡在哪儿吗?”学生的回答范围过于狭小,只说了个小地名。我告诉他们,我们的家乡跟课文中平平的家乡一样,也在平原。除了书上写到的这些平原的特点,如: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等。我们这儿还有什么?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如:春天有桃花、梨花、竹笋……夏天有荷花、西瓜……。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课文,能让学生在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能更好地 记住课文内容,理解平坦、宽广的意思,想想我们平时能看到家乡的边吗?让学生通过实际和课文的对比,了解到其实我们的家乡比书上写得更美,物产更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20:00 | 只看该作者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我对本节课的过程进行了反思。教学中,我的意图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让学生读题、读文后提出问题,并以此来组织教学,试图用学生自己想了解的问题钩住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问题意识。面对今天的课堂,我甚感沮丧和困惑。

  课堂教学为什么会不理想呢?

  首先,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老师引导着,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走入课文,逐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而我未作引导就把整首诗“扔”给学生,学生未深入感悟课文,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问题当然是成堆的。虽说这一偏高的要求(“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是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二年级开始渗透也未尝不可,但既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就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作指导,然后师生共同对问题作归并梳理,确定本堂课着重解决的目标,再围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深入学习。而不是不顾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一个劲地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又让学生读文后讨论逐个解决。

  第二,对教材特点把握不透。课文是一首诗,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叙述清楚,诗讲究意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理解时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说学习时比一般文章更困难一些。对于生活阅历浅、语言感受能力还不强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音乐、图象、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第三,对教学理念理解不深。让学生在读题、读文章后提出一些想了解的问题并以此组织教学,确实是一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好方法。但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鲜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适应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则,便会黯淡无光。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继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读诗,唤起生活经验,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自读自悟,领会诗意,然后把诗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也可进行质疑问难。这样操作也同样能体现自主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还更富有情趣。

  如此看来,教学理念从书本从教师的头脑走到课堂,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这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包括学生情况(年龄、知识、能力、兴趣等)、教学内容(课文的体裁、语言特点、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等)、教师情况(文化素养、教学技能、教学风格等);理念在课堂上的体现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实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21:00 | 只看该作者
“情”字的教学故事──《识字7》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断】

  语文课上,学习《识字7》。按照我的设计,学生学习记忆生字“情”。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呢?”

  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

  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清、请”来“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

  生:“我是用猜谜语来记住的──心至令人感动就是“情”字。

  嘿,这孩子,能想起《识字5》里的一个字谜游戏“心至令人感动”,还真不错。

  “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谁可以给这个字口头组词语呢?”我接着往下引导。

  生:“心情”。

  生:“事情”。

  ……

  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学生站起来:“爱情。”这句话可捅了马蜂窝。立刻,学生有的哈哈大笑,有的不好意思的掩嘴偷笑,教室里乱了起来。看来大家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我也没打算多说。可是,我完全没想到的是,突然有人对同桌说:“哈哈,爱情!你和张梦有爱情了,你死定了,哈哈……”同桌一听,气坏了,马上站起来还击:“你才有爱情呢!”

  又是哄堂大笑,我也笑了,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爱情吗?”

  生:“我知道,就是爱一个人”

  生:“爱情就是拍拖(广州话:恋爱)。”

  那位被“嘲笑”的小家伙说:“爱情就是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呗!”

  我说:“哦,是这样子啊。那老师是女人,你是男子汉,老师平时很爱你,这是爱情吗?”

  “是。”不加思索的回答后突然醒悟“嗯?不是吧?你应该和你的老公有爱情的。”哈哈,他们什么都懂。

  马上有同学“帮腔”:“爱情应该是两个人一样大才可以有爱情的。”

  我问:“嗯?那我可就不懂了,我爱你们不是爱情,那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个其它的词语代替呢?”

  这时大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我接着说:“听老师说说,看有没有道理。老师爱同学们,老师把同学当成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这不是爱情,应该是亲情,因为你们是我的亲人。对吗?”

  同学们幸福的点头表示同意。

  我又接着问:“现在再来说说同学和同学之间,男同学和女同学之间的爱,应该用什么词语呢?”

  “友谊!”有位同学小声说。

  “对!非常正确!是友谊,也可以说成是友情。”

  “老师,我可以把同学当成我的兄弟姐妹了吧?那么可以说是亲情呢?还是友情呢?”有个孩子问。

  “当然可以啊!你和同学之间亲如兄弟,有亲情,也有友情啊!”

  “哦,我明白了。”

  看着天真、纯情的孩子们。我说:“同学们,老师希望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好好相处,让我们班级充满亲情、友情吧!”

  “还有真情!”一个孩子高兴得大叫。

  “嗯,对!还有真情!”
 

【教学反思】

  1、在学习一个“情”字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感情”的丰富性,体验了同学、老师、家庭的亲情、友情,比较明白的认识了爱情,也避免了闹剧(你和XX有了爱情,你死定了),对情感,从认知的角度,有了一定的真切的认识。同时,老师抓住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来组织教学,学生兴味盎然,对“情感的丰富性和丰富的表达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学生自然地产生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我们姑且先叫它兴趣吧)更主要的是,老师用对学生的爱,使学生懂得了爱,感受到了爱。

  倘若:不许胡说!后果又会怎么样呢?兴趣、情趣,全没了,对“情”,又怎么会有真切的体验和认识呢?

  2、从冲突入手组织教学,促成了学生认知的积极参与。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冲突、解决冲突,自主建构文字的意义。

  3、丰富了语词(是带着感情色彩和切身经历的语词),学生学会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认识、理解和运用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1: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