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1 13:52:00
|
只看该作者
始终微笑着面对同学,我认为是注重情感投资。注重情感投资,就能在教学中起“鼓舞、唤醒、激励”的作用。以亲切的态度设置问题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同学去考虑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协助的态度给同学以点拨和启迪,以丰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知识,以亲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同学的回答。这种具有吸引力的教学,能使同学注意力集中,乐于学习,积极考虑,并且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得到提高。 吴海林:
刚才沈老师谈到了在这节课中,老师对同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确是这样,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它的技能包括听、读、说、写。读是为了感知语言文字,体验作者的情感;而说是为了表达出自身的意思让他人听明白。对于一年级的同学而言,在他们正式接触规范的语言之始,如何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崔老师的这节课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诠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联系生活,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同学乐于表达的愿望,使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同学在经历了阅读感悟,同桌合作讨论后,老师出示了这样的一个说话题:我们小组读了第______节,这节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让同学根据此题,结合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进行说话练习。此时同学充沛调动已有的说话经验,积极地练习把话说通顺、说完整。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不时地发现新问题,想出新方法,发生新感悟,因而顺利完成练习。
其实,本节课上,自始至终都贯衣着崔老师润物无声的说话指导:如自身的典范示范,对同学发言中完整、规范的说话加以肯定,对不规范的加以更正、指点。真正做到让同学从学习之初就养成把话说通顺、讲完整,表达明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语言更好地发挥其交际功能。 赵秋芹:
我认为本节课还有一个出色的亮点:即电教媒体的使用,我想,听过课的老师一定会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大家都知道,我们一年级同学年龄小,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直觉地对色彩、图像、动画、故事等感兴趣,崔老师所设计的课件,正符合同学的这些特点。课件集色彩斑澜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等于一体,为同学营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的相融的教学情形。这一切直接刺激着同学的视觉和听觉,使同学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大大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这从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如上课不久,崔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幅“秋叶飘落图”在秋风的轻轻吹拂下,一片片黄叶离开了大树,投入大地的怀抱。动态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再配以悠扬的背景音乐,一下子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崔老师适时提出“你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时?”我们看到课堂上小手如林,真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再如课堂进行到一半左右时,这个时段正是小朋友们学习疲乏,处于注意焕散的阶段,崔老师结合同学的提问,不失时机地展示了小蝌蚪在水里游,水中的大鱼等几幅图,丰富的画面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同学,同学的精神为之一振,真正做到了“课进行,趣盎然。”
还有如在全文结束后,崔老师又利用课件展示了几幅自身搜集的大自然的几种现象:蚂蚁搬家、电闪雷鸣、繁星满天,熟悉生存了情形,再次唤起了同学的热情,大家纷纷走上讲台,展示了自身搜集的大自然奇妙的语言,整个课堂被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效果。 姜梅:
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我觉得崔老师能从同学喜闻乐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同学与自然与社会对话,同学由树的年龄发现了岁月的痕迹,从绿叶、鸟声、放飞的风筝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并能用画笔将自身观察诵读领悟到的内容展现出来。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练就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智慧之眼。 丁品岚:
从课上的情况来看,崔老师不但能综合开发课本资源,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而且能很好地掌握住不同学科知识整合的切入点,抓住有利于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创意,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同学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师生问候的英语对话,用英文数大鱼身上的圈圈,同学展示自身所搜集的“大自然的语言”都是同学自身的绘画作品,教师的颇具匠心自是显而易见了。 杜薇: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生、师生情感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崔老师在这一节课上充沛调动了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大家可能都记得崔老师在协助同学理解“镶嵌”这个词时,用橡皮泥捏成山的模型,并让同学亲手将珠子镶嵌于山的模型中,这样同学将自身对词语的理解与老师提供的实践机会融合在一起,以师助生,以生教生,形象、直观地协助局部有疑惑的同学解决了疑难问题。 钱云霞:
刚才大家从课堂中师生平等对话、小组合作学习和跨学科综合学习相互渗透等七个方面谈了自身听课后的感想,那么假如现在来教这节课,你们认为还可以怎么上呢? 程晓琳:
我提一点不幼稚的意见,在协助同学理解“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也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时,无妨编个小故事,以“三叶虫”的口吻叙述自身从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海中,然后经历地壳运动,最后形成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样一个过程,同学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沈农:
我认为在朗读指导中要注意,一年级的同学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在朗读指导时,采用教师先带表情范读,让同学听后直观感悟用什么语气读,接着让同学模仿老师的表情与语气朗读,比直接说用什么语气来读要好。 钱云霞:
本文是一首诗歌,它兼有音乐美和情境美的特点,这些言语对刚跨入书面语大门的小朋友来说,对他们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觉得这一节课可以多一点让同学自主读书的时间,在自读自悟环节中,让同学在读书中质疑,再通过读书感悟来解疑,这样也许同学会更受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身手,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我想,这句话在我们实施新课程规范的今天更具有实际的意义。把课上到小朋友的心里,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心胸宽广,乐观向上的气质,需要教师具有自尊、自信、自持的精神,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怀,需要教师具有一种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味,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真诚的祝愿,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熟读深思子自明”的自主;多一些“青山正补墙头绿”的合作,多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探究。感谢您参与本期教学反思沙龙,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沙龙
【】【】【】【】【返回顶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