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a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的第一课。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同学感悟伟人的生长。文章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广博胸襟和远大志向。整节课上,同学们情绪高涨,积极地投入学习。课后细想,记录下几点想法。 
一、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再现时代背景与人物形象,让同学有身临其竟之感
   1、通过对“租界”的理解与当时时代背景的介绍相结合,使同学对发生在20世纪中国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有了所了解。为下一步理解周恩来的另人刮目相看的言行作好铺垫。
   2、词语的理解与展示人物形象相结合:
    ⑴ 从对“疑惑”、“打破沙锅问到底”、“疑惑疑惑”这些词语的理解,展示少年周恩来从小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品质来。
    ⑵ 从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等词语的理解,展示出当时中国社会租界这个畸形社会中折射出其代表人物洋人和巡警的畸形心态,一方面洋人凭借自身国力的强大名目张胆地欺凌中国百姓,而那些巡警竟也狐假虎威地在自身的同胞面前显示威风,真是另人作呕。
    ⑶ 从对“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漤缕”等词语的理解,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受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无能政府欺压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的真实情况写照。
二、通过对文自己物神态的分析,形象再现了人物形象,有效地指导了同学入情地朗读
   1、对第一局部内容中周恩来与伯父对话局部的指导,再现了伯父当时悲伤与无可奈何的神情以和少年恩来疑惑疑惑与刨根究底的神态,同时通过理解词语展示人物的神情,促进了同学入境入情地朗读对话。
   2、同时,第二局部在理解“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漤缕”这些词语的基础上,租界里洋人、巡警以和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跃在纸上,非常有利于同学入情入境地朗读好这一局部内容,并为理解周恩来为什么因此而受到“刺激”激发立下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原因。
三、教学环节布置环环相扣,达到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从对课题的质疑到时代背景的介绍,到少年恩来与伯父对话的指导和学习恩来亲眼所见事件的学习,让同学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直想揭开谜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小小少年周恩来会立下如此伟大的志向。
   而到谜底揭开时,同学也已能正确地读写理解文中的许多重点词语,并已深入地体会到周恩来一步一步烙下“中华不振”的原因,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文本过程中,同学已入情地进行了对话和课文朗读,这些教学目标已在同学“探根溯源”中实现。
b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示了少年周恩来的广博胸怀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做到:
   1、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本文涉和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疑惑与困惑;中国妇女的凄惨遭遇;周恩来的考虑;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因此,我设计让寻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来反映中华不振。同学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考虑。
   2、抓住重点内容,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维护。这件事充沛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同学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同学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但由于课堂掌握还不够幼稚,感觉朗读还不够到位。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为同学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小朋友们直面历史,让小朋友们心海难平,让小朋友们心有所向,让小朋友们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并在行动中去努力落实。
   4、本节课原准备把课文的第三局部也上进去的,但又担心时间紧促,所以就舍去了,造成了本课时文本内容较少而课外知识交叉过多,人文性过强而工具性弱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教师、同学、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更深刻,课堂上没有达到想像的深度。有待考虑。
   课堂粗糙,应不时优化。请老师们指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11: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