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教好小学高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学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0:4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教好小学高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学后记
                                         琼山一小    周海强
听了冉茂娟老师第一课时的讲座,我也尝试着她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在习惯思维中,第一课时乏味了些。第二课呢,可以重组文本,品悟文本,容易出彩。然而实践证明,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可见第一课时教学的重要性。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读充分。
“书不读熟不开讲”我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也是这样做的。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其中一点就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课始,我拿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读课文,保证每个学生最少读3遍。然后,挑战逐节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指导学生读通、读顺每一句、每一段。
二、随文识字,随文解词
逐节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时,进行随文识字解词,识解的字词必须是学生不会不解的。真正做到解惑的效果。
我在课堂上的识字解词教学注重扎实有效,解词方式不拘一格,难解词语采用选择词义。
遇到新词,学生的灵活运用非常重要。难写字,让学生自主想办法记形,如“隔”“醉”学生自用拆字法,“隔”除去一半(卩),融化一半(鬲);“醉”小“卒”喝酒酒无水(酉),头重脚轻昏沉沉。
课文中有许多生涩词语,我就提取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
而易解词语忽略不提,真正做到解学生不解词语!
三、整体回归,理清脉络,感知内容。明白课文写什么?
逐节的检读课文中,词语解惑了,节意感知了。那么对于整体回归的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也是迎刃而解。学生的对课文的脉络梳理水到渠成,所以课堂上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也是顺畅而下。
四、课时衔接须明确。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带领学生扫清字词这个拦路虎,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为精读文本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衔接第二课时的教学,在第一课时学完后,便抛出一个与后面文章有关的中心问题: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激发了学生课后预习,实实在在地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工作。
五、讲练结合促有效。
当前,小学语文课提倡低耗高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精讲精练,尽量压缩教师讲的时间,节约出时间带领学生练习。即要求我们分配好时间,做到讲练结合。第一课时,我们要考虑练习什么的问题?当然,这里的练习不能停留在训练朗读课文上,还可以安排练习写字,练习仿写精彩语段等。试想,我们每一节课里,都能进行扎实有效地动笔练习,何谈学生写不出工整美观的字,写不出文笔生动的习作来。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练习环节应该放在第二课时教学中,等学完课文再带领学生练习。这与不少专家、名师倡导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动笔”的理念是不相符的。
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就难求第二课时的精彩。这就要求我们虚心探讨第一课时的教学问题,搞清楚第一课时教什么?怎么教?从而上出与第二课时同样精彩纷呈的课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2 04: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