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研论文 语文教育,该给学生留下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9:3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语文组的展课在12月2日终于结束了,但是我和不少年轻教师一样的困惑却还依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慨:看别人的课都挺好,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我记得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年轻的时候,不会教;会教了,又老了”,那么,在这日月长久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到底该给学生留下什么呢?

这个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终于在看到于永正老师文集之一《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的开篇似乎明白了真谛。于老引用的爱因斯坦的话我也多次听说过,想想也真是有道理: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若干年后,学生再回忆起他的求学时光,估计不会记得课堂上老师是如何的讲解与分析,也或许不会记某个课堂上他的回答是多么出彩,甚至连学的课文名字也一点也记不起来,但这些并不代表这些年的语文学习就是空白,要不你看我们自身或强或弱的语感,我们或强或弱的书写与表达总不应该是凭空出现,那么多年的语文学习到底给我们、给学生留下了什么?

我一直认为语文老师的眼光应该是最长远,不能仅仅只顾眼前满足于学生能把书上的知识在试卷上优秀作答,更不能自豪于满嘴的解析和学生看着辅导书煞有介事地精彩讲演,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应该以课文为跳板提升学生相关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备他在成长过程中有用不完的人生底气,最起码也得能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话,作一篇有自己想法的好文章,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能唯教材是教,只有我们的视野宽广,学生才不会被圈定在狭窄的条条框框。

如今,看到于老的经验解读,我更加明确了语文行进的方向:

1、语文课要灵动多样,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2、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将重视朗读与写作工作进行到底

3、要有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于老的导师张庆先生说:“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写字、读书、作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毕业生,能把字写好,书读好,文章写通,并养成了读写的习惯,就可以向家长、中学老师、社会作交代了。”目标明确重在小学六年不间断地适时落实,只有这样我们才算送走了一批合格的毕业生,任重道远的工作迫切需要年轻教师卖力前行。

4、不能满足于“教过了、教对了”,而要追求“教会了”。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小孩子学语言、用语言的,“会运用”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以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实实在在地教,扎扎实实地教,真教,不搞花架子,我们要对学生、、对语文有责任、夯实的精神。

5、不能只教一本书,要注重开发课外教学资源。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一辈子的事情。著名学者陶继新先生说:“现在很多学生,包括一些教师,之所以写起文章来捉襟见肘,关键是读书不多,特别是读经典不多。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如果拘泥于教材文本,肯定教不出有水平的学生来。只有在学好课文的同时,有‘海选’一些经典进行诵读,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学水平。”我们以文本为原点,尽可能多得向外辐射拓展,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其鉴赏力与思考力。

6、语文老师要能“有一手”,能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书写、朗读、表达等都要有扎实的功底,还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尤其是我这种非专业人员更应该加强自己专业的修炼,这是工作需要也是我的生存需要。

于老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得是个‘文化人’,以‘文’化‘已’。这里的‘文’,主要指读书。不读书,正如黄永玉教授所说---就‘就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职业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是个读书人,成为终身阅读者。‘文化人’另一个方面是以‘艺术’化‘人’,语文老师要有点艺术细胞。艺术细胞多的人,语文教学一定会充满灵性。”怪不得于老师的语文那么灵动,肯定是和他自身过硬的艺术本领有很大关联。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是个‘思想者’,前思后想才能长心眼、长智慧;还应当善于与人交流,与同事、与书本、与报纸交流”,要不怎会有顿悟一说呢?

语文教学,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还需看看语文老师有什么,又需要有什么,在教学相长中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在语文学习中收获各自长久绵延的生活力量,眼里有学生,心中装长远,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在学生的世界中留下精彩绚烂,语文的价值才会淋漓尽致地体现。语文教育的路上,且行且远,需要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12: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