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武侯祠位于南阳城西卧龙岗上,是纪念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十年躬耕和受刘备三顾茅庐之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文明风景。
武侯祠占地12万平方米,丛竹飒飒,松柏森森,潭水清碧,花草相映,景色宜人。总体格局婉转盘桓,结构幽雅精致,氛围古色古香,意境如诗如画,既不失名士祠的严谨肃穆气氛,也保留了故居园林的活泼清新景象。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诱人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位于祠院后部正中,是后人在诸葛亮故宅基址上新建的一座八角尖顶茅亭。前额“诸葛草庐”,为1973年郭沫若手书;内额“诸葛草庐”是1940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所书。后额“南阳诸葛庐”为清(1894)南阳知府傅凤飓所书。
南阳武侯祠主要体现的是诸葛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一直被誉为忠诚的楷模,勤政的榜样,廉洁的典范,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青年时期,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后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辅佐刘备。修身正己立德是古人为人处世和为官理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诸葛亮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他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在任期间,他能够举贤任能,严于律己,赏罚分明,也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廉洁之心,苍天可鉴。白帝托孤,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等一系列故事,是“忠、正、勤、廉”的写照,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万世景仰的伟大任务。
从诸葛亮身上,体现出古代官德文化“忠诚、正直、勤政、廉洁”的各个方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借鉴传统官德文化,践行党的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方面,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南阳武侯祠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近三百余通,在全国诸多武侯祠中当居首位,被誉为“卧龙碑林”。其内容纷繁丰富,记人记事歌咏题记,其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汉《张景造土牛碑》、汉《李孟初碑》、汉《赵到碑》为世所罕见的珍品,在书法艺术和雕刻技巧上都有较高水平。“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武侯祠大门于右任题联)。武侯祠的“出师表”草书碑刻,笔法龙飞蛇腾,苍劲峭拔,堪称龙岗一景。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武侯祠,感慨万千,挥泪手书“出师表”,以抒胸臆。其字铁划银勾,体势潇洒。丞相撰词,名将手书。游人驻足观摩,既能见武侯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之翰墨神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