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优教师艺术素养培训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21:3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到郑州,走进二七,我是幸运的。不同学科的培训,让新任教师不仅在自己专业知识方面有了提高,更在其他的学科上有了新的发展。一连两次的名优教师艺术素养培训,让我们随着艺术家们,跟着他们欣赏美的脚步,走进了艺术的天地,聆听音乐带给我们最好的声音。

庆幸在培训会之前,听了学校李教师的一堂音乐课,这样的课堂带给人的是一种久违的身心惬意和感动。大学期间,看过一场电影《音乐之声》,电影讲述了1938年,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以童心对童心,让孩子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的故事。那是一位天真且怀着爱的老师,更是一位可敬的妈妈,她用音乐俘获了孩子和上校的心。而在李老师的音乐课上,她先带领孩子们一起练习发音,平匀吸气,这样的场面在我的脑海中只存在那场电影里,一下子就能勾起我的全部回忆。

一首《秋日私语》,配着秋天的图片展示,李老师分段让孩子们聆听自然带给人们的凄美故事。老师亲切的话语,柔美的笑容,让听课老师也为之陶醉。这是一场未曾见过的音乐课,打破了我对传统音乐课的理解,在这位老师身上,不仅让我触摸到了秋日带给人的温暖,更让我回到了小时候的记忆。这是一场音乐课,而它却能带领着孩子们走进自己的世界,聆听周围鸟语花香的声音。

音乐课之后,在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走进了另外一种音乐的世界。古有丝竹之音,声声宫角而不绝,悠扬着久远的灵光。而由竹制作而成的笙,自古以来,演奏出民间不同的乐曲。故在《诗经.小雅.鼓钟》中也有“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之说。郭老师在给新任教师普及笙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同时,又当场演奏了由不同数量竹制作而成的乐器。那是一种涓涓细流的宁静,又是一种波涛汹涌的宏大气势,那是一场由一个人演绎出来的音乐盛宴,又是一次灵魂的艺术洗礼。

我最早接触的乐器是古琴,而在古代,古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那么简单,它是有着生命的灵性。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借琴寄托幽思,由琴来疏通心中不快,传达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古琴,可以表达人的生命,士大夫总能在山外幽静之处通过指尖的音符跳动达到人和自然的物我合一,这是人道,是对生命的思考,是人生的大智慧。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到这天际传来的声音,古人对琴无比的尊重,他们视它如挚友,故有“五不弹”之说:疾风甚雨不弹,于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操琴是心灵艺术,故在尘世喧闹,嘈杂不静的时候不易弹琴。

在中国,琴棋书画是一个文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静”是古琴的一大特点,它安静悠远的声音,和中国的哲学融合在一起,被称为“太古之音”。庄子“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以琴音带来的至静之地,和老子《道德经》里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样,都告诉我们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是达到极致而不可捉摸的。

民间诗歌集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笙”。在这些最古老的诗句里都离不开对音乐的描述,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声音美的享受,也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继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1: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