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区域组长学校海南省机关幼儿园基地培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3:0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区域组长学校海南省机关幼儿园基地培训
今天的课程有两大课题

课题一:省机关幼儿园年级安全管理主任马仁《幼儿园午睡安全管理》 主讲老师:马仁
课题二:《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主讲老师医护人员:何卓医生
                        《幼儿园午睡安全管理》 课后的感想
省机关幼儿园年级安全管理主任马仁老师,运用自己28年从事幼教工作经验,所亲身经历过的幼儿午睡安全事故和结合引起社会热议的幼儿园午睡安全特大事故的一些案例,和运用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告诉我们,让我们从中学会了要如何防范幼儿午睡的一些安全隐患,如何去提高自己的警觉性。

这些活生生的案列,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没有提高自己的警觉性,也许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将会在我们身上重蹈覆辙。
案列一疏于安检:如:幼儿午睡时教师与保育员没有把幼儿身上的危险物品没收掉:如铁链、珍珠、剪刀、硬币、刀片等等危险物品)
案例二幼儿的身体异常:幼儿身体异常,午睡时幼儿突发四肢抽筋,口吐白沫时。教师应该如何做突发事故安全处理,突发时教师及时发现幼儿掐住幼儿的人中,及时送往医院。若教师没有高度安全意识,没有高度的警觉性,擅自离岗没有及时发现,也许悲剧就此发生了。(所以报名前幼儿园园方必须向家长详细询问每位幼儿的身体状况:如幼儿是否患有羊癫疯,幼儿高烧时是否会抽筋等等特殊病情)
案例三幼儿吃得太撑趴着睡觉引起食物堵塞呼吸道,导致身亡:教师不能强逼幼儿马上入睡,更不能让幼儿趴着睡(注意有些幼儿趴着睡的习惯教师要更正幼儿的习惯)2015年5月15日男童午睡身亡,原因呼吸道呼吸不畅通导致窒息身亡

案例四幼儿擅自离开教师视线发现过晚:导致幼儿走失,也会产生安全隐患
案例五管理不当:幼儿园使用蚊香液,使用不当造成火灾,幼儿园应禁止使用会造成火灾的任何灭蚊器。
案列六幼儿午睡玩被绳勒住自己的脖子导致死亡案例:幼儿无意玩被子上的绳子,勒住自己的脖子老师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及时禁止幼儿的举动,更没有采取正确的营救措施,导

致幼儿窒息身亡。(厦门4岁男童在幼儿园窒息身亡,脖子明显有勒痕2016年9月26日新京快讯,该幼儿园的睡室设为上下铺)

对于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幼儿午睡时我们要作何有效的措施?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解对症下药:幼儿午睡时作为值班老师我们对每一位幼儿睡眠的个体差异必须细心了“解对症下药”。用不同的心态看待不同个性的孩子。
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教师必须来回检查,做到:一听(听幼儿的呼吸是否正常)、二看(看幼儿的神态是否正常)、三摸(摸幼儿的额头是否正常)、四做(给踢被的幼儿盖好被)。
建立幼儿午睡安全管理应急机制:幼儿午睡期间,幼儿园安排行政领导值班巡回检查,检查值班老师是否认真值班,做好幼儿午睡情况记录登记表。此外要及时建立好幼儿午睡突发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针对幼儿午睡的安全事故,马老师向我们传达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又再一次给我们提出疑问,再生动地一一向我们解疑答惑。
问题1:为什么开展幼儿园午睡安全管理?
1、安全是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时时分分秒秒保持警惕,将一切有可能发展成安全隐患的漏洞扼杀在潜伏期,降低危险事件的概率。
2、提高幼儿园里保育质量的需求,能做到保教合一、多方合作、齐抓共管、促进发展。
3、促进专业成长的需求,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
问题2:作为一名班级教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做些什么?懂些什么?
1、明确午睡安全管理制度
2、熟悉幼儿午睡常规要求
3、掌握突发事故处理方法
4、执行午睡检查反馈
总之听了马主任的这堂课后,收获到了许多有关幼儿午睡的安全管理制度。也给了从事幼教工作者的我们,感受颇多,安全是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做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一份责任心,牵一根安全弦,长一双智慧眼。
       省机关幼儿园卫生室何卓医生《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的感想

   何卓医生运用自己幽默风趣的个人风格,给我们展现了这堂《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与

处理》这么的严肃课程。让我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不仅学到了许多对于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也不会因为上课时间长而觉得疲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22: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